努力的活着

第四十五 章 竹编工艺的变迁

加入书架
书名:
努力的活着
作者:
半夜鸡叫叫半夜
本章字数:
5154
更新时间:
2024-12-23

祥子招来的两位五十多岁的老大爹,大明舅和阿发舅。他们瘦高的身影和稍矮的身姿,犹如岁月的守望者,见证着这个村子的变迁。

大明舅瘦高个儿,走路带风,仿佛带着一种坚定的力量。阿发舅稍矮一些,却有着沉稳的气质。他们与祥子的外公都曾是村里手艺精湛的竹编匠人。如今,外公虽已离世,但他的手艺却如同璀璨的星光,在后人的心中闪耀着。说起这两位老大爹,那可是村里的竹编手艺最好的人。

在过去的岁月里,竹编是一项充满艰辛的手艺活。两位老大爹回忆起当年,那场景仿佛历历在目,每一个细节都如同一幅古老的画卷,承载着岁月的沧桑。

他们要亲自上山砍竹子,那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清晨,天还未亮,他们就背起沉重的斧头和绳索,踏上崎岖的山路。山路蜿蜒曲折,布满了大小不一的石头和坑洼。他们小心翼翼地走着,每一步都充满了谨慎,生怕一不小心就摔倒受伤。沉重的斧头在他们的背上仿佛有千斤重,压得他们的肩膀隐隐作痛。但他们没有丝毫怨言,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竹子是他们生活的希望。

终于来到了山上,他们开始寻找合适的竹子。这需要敏锐的眼光和丰富的经验。他们仔细观察着每一根竹子的粗细、高度和笔直程度。只有那些笔直、粗壮且没有病虫害的竹子才是他们的目标。找到合适的竹子后,他们便小心翼翼地砍伐下来。斧头在空中挥舞,每一下都需要恰到好处的力度,否则竹子可能会破裂得不均匀。他们全神贯注,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砍倒竹子后,他们还要费力地将其扛回家中。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竹子沉重而又庞大,他们只能一步一步地艰难前行,每走一段路都要停下来休息片刻,喘口气。

这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工作更加繁琐。破竹子打竹节,那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他们坐在简陋的院子里,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却无法驱散那份辛劳。一把把锋利的砍刀在他们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他们小心翼翼地将竹子破开。每一下都需要精准的力度和角度,稍有偏差,竹子就可能破裂得不成样子。他们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手中的砍刀稳稳地落下,发出清脆的声响。竹子在他们的手下逐渐被分成两半,然后再分成四半、八半……每一次的分割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

打竹节更是需要耐心。竹节坚硬如铁,他们要用小刀一点点地剔除那些坚硬的部分。这是一个细致的过程,稍有不慎就可能划伤手指。他们的手指上布满了老茧和伤痕,那是岁月留下的印记。他们小心翼翼地剔除着竹节,仿佛在雕琢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每一个竹节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专注和认真。经过一番努力,竹子终于被分成了竹条,但这还远远不够。

削篾丝是整个竹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最考验手艺的一步。老大爹们拿起小刀,仔细地将竹条削成篾丝。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因为篾丝的粗细、光滑度直接影响着最终竹编作品的质量。

他们坐在小板凳上,膝盖上放着一块木板,竹条放在木板上,小刀在他们手中灵活地舞动着。他们的眼神紧紧地盯着竹条,手中的小刀轻轻地削着,每一下都小心翼翼。然而,那时的工具简陋,篾丝不光滑不说,还经常折断,长短不一,特别不美观。他们只能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和手感,尽量让篾丝变得更加均匀。

削篾丝的过程中,他们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有时候,竹条太硬,小刀难以削动,他们就得用力握住小刀,一点一点地削。有时候,篾丝会突然折断,他们就得重新开始。而且,篾丝的粗细很难掌握,一不小心就会削得太粗或太细。他们只能不断地调整手中的力度,尝试着找到最合适的削法。

往往削好篾丝,半天时间就过去了。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他们一直保持着专注和耐心,不敢有丝毫的松懈。他们的脸上布满了汗水,衣服也被汗水湿透了,但他们依然坚持着。而且,一天下来,一个人能编出两件东西出来就算不错了。

那时候,他们没有先进的设备,一切都靠双手和简单的工具。压篾片起篾丝的时候,他们只能用脚趾头压片,身子随着篾丝转。这种方式不仅费力,还容易让篾片跑位。

他们坐在地上,将篾片放在脚下,用脚趾头紧紧地压住。然后,他们的身子随着篾丝的转动而转动,手中的小刀不停地削着。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体力和耐力,他们的脚趾头常常会被压得生疼,但他们只能咬牙坚持。为了编出一个精美的竹编作品,他们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地调整篾片的位置,确保篾丝的紧密结合。

有时候,篾片会突然跑位,他们就得重新开始压片。这个过程非常繁琐,需要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专注和认真,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编出一个完美的竹编作品。

而如今,走进祥子的竹编手工作坊,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棵竹子往破片机一送,不用几秒钟,出口处就齐齐吐出八片竹片。这些竹片整齐划一,边缘光滑,仿佛是经过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接着,几秒钟的时间,一竹片又变成了又光滑又粗细均匀的漂亮篾丝。这速度和质量,让两位老大爹惊叹不已。他们站在那里,看着机器不断地运转,心中感慨万千。

他们又来到竹编操作间,这里的景象更是让他们大开眼界。独立操作台上,篾丝从细到粗整齐地放置着,还有那能下压固定转动、编制齐膝高的圆台,更是让他们感到无比新奇。与他们当年的简陋工具相比,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先进和高效。

阿发舅看着这些现代化的设备,不禁想起了自已年轻时的日子。那时候,他们没有这样的操作间。大明舅则感慨道:“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幸福啊!有这么好的设备,做起竹编来肯定轻松多了。”他们深知,时代在进步,传统手艺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祥子的竹编手工作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手艺相结合,为竹编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在这个手工作坊里,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现代科技与传统手艺的完美融合。破片机的高效运转,让竹子瞬间变成了整齐的竹片和光滑的篾丝。操作台上的篾丝整齐排列,让人一目了然。圆台的设计更是巧妙,它可以下压固定转动,为编制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这里,竹编手艺不再是一项繁重的体力活,而是一种充满创意和乐趣的艺术创作。年轻的工匠们可以更加轻松地完成竹编作品,他们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设计和创新上。他们可以创造出更加精美、独特的竹编作品,让传统手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然而,尽管设备先进了,但竹编手艺的精髓却从未改变。祥子深知,竹编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他邀请两位老大爹来手工作坊,不仅是为了让他们帮忙编制竹编作品,更是希望他们能将自已的经验和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