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里,大明舅和阿发舅都早早来到祥子的竹编手工作坊,准备认真学习编制小背篓。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决心,尽管略显疲惫,但那股子想要学好手艺的劲头却丝毫不减。
每天清晨,太阳还未完全升起,大明舅和阿发舅就匆匆赶到了祥子的竹编作坊。
作坊里弥漫着竹子的清新香气,那是一种让人感到宁静和安心的味道。
操作台上的卡槽里,整整齐齐地放满了各种粗细不同的篾丝,它们就像是等待被唤醒的精灵,等待着能工巧匠赋予它们新的生命。
他俩一进门,先是仔细观察了放在一旁的小背篓样品。
那小背篓高宽约四十分,小巧而美观,线条流畅,无论是比例还是细节,都恰到好处。
他们闭上眼睛,一遍遍在脑海中重放着昨天祥子编制的步骤,试图将每一个动作都深深印刻在心里。
没一会儿,大明舅和阿发舅就按捺不住,开始尝试动手。
他们从准备篾片做起,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开头却让他们显得有些笨拙。不是篾片厚了,就是宽了,怎么都达不到合适的标准。
祥子则在操作台上专注地编制着自已的作品,同时分神留意着他们的操作。
“大明舅,阿发舅,你们看啊,这篾片可不是随便弄的。
根据竹编产品整体大小决定厚薄宽窄不一的篾片,咱们要编的这小背篓尺寸不大,用的自然得是细篾丝。
篾丝的选择决定了篾片的厚薄宽窄,要是小物件用了宽篾片,那整个比例就失调了,肯定不会协调美观!”祥子耐心地讲解着。
大明舅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说道:“祥子,我明白了,这就像是搭房子,根基没打好,上面怎么能建得漂亮呢。”
阿发舅也跟着点头:“是啊,看来不能心急,得一步一步来。”
一天下来,两人累得腰酸背痛。他们的双手被竹条划出了一道道细小的口子,汗水浸进去,火辣辣地疼。
可看看他们编出来的东西,却离目标相差甚远。那歪歪扭扭的形状,不均匀的缝隙,让他们自已都不忍直视。
他们看着自已手中不成形的作品,心里有些失落。
晚上回到家,大明舅和阿发舅都顾不上休息。大明舅坐在昏黄的灯光下,手里拿着竹条,一遍又一遍地比划着。
他的妻子走过来,轻声说道:“累了一天了,早点睡吧。”大明舅摇摇头:“不行啊,今天没做好,明天得赶上。”
阿发舅则把白天的步骤写在一个小本子上,旁边还画着简单的示意图,嘴里念念有词:“这篾片到底怎么才能弄好呢?”
第二天,他们又早早地来到了作坊。有了第一天的经验,他们的动作稍微熟练了一些。当他们把合适的篾片和篾丝搭配在一起时,真的感受到了那种通泰的舒服手感。
就像祥子说的,两者软硬合适就达到了平衡,编织起来既省力又顺利。
祥子适时地鼓励道:“舅舅们,你们看,只要找对了方法,是不是就没那么难了?这手艺啊,就是得靠琢磨,靠实践。”
大明舅和阿发舅听得连连点头,眼神更加坚定,继续埋头编制。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仿佛在和这些竹条较着劲。
到了第三天,情况开始有了明显的好转。大明舅能够较为顺利地编织出小背篓的底部,那底部的篾片排列整齐,紧密结实。
阿发舅编的侧边也渐渐有了形状,线条开始变得流畅。他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看来咱们这两天没白辛苦,有点样子了!”阿发舅兴奋地说道。
大明舅也笑着说:“是啊,不过还得继续努力,不能松懈。”
这一天,他们在作坊里待的时间比前两天更长。太阳渐渐西斜,余晖洒在作坊里,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可他们还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活,仿佛被这竹编的魅力深深吸引住了。
第四天,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作坊时,大明舅和阿发舅已经开始了最后的冲刺。他们的双手快速地舞动着,篾丝在他们手中交织着,仿佛在演奏一首美妙的乐曲。
祥子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几天舅舅们付出了多少努力,也希望他们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终于,在临近中午的时候,大明舅和阿发舅几乎同时完成了他们的作品。两个小背篓摆在祥子面前,精致而结实,无论是尺寸还是形状,都达到了祥子满意的标准。
祥子挺惊讶的,他没想到这两位舅舅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进步。
“大明舅、阿发舅,你们这手艺,进步得太快了!”祥子赞叹道。
大明舅长舒了一口气,说道:“这几天可真是不容易啊,晚上做梦都在想着怎么编这小背篓。”
阿发舅也感慨道:“是啊,为了生活,咱们不得不努力啊。不过,这转变的过程,心里还真不是滋味。”
祥子点了点头,他深知这种转变对于手艺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虽然大部分成分是为了生活,但是转变工艺其实是对以前自已的否定,那就是说明以前的自已活得多么不值得,那种心里的痛苦只有经历过的手艺人知道,外人无法理解。
大明舅回忆起过去的日子,他以前靠着传统的竹编手艺,虽然也能勉强维持生计,但随着时代的变化,那些老手艺渐渐不受欢迎了。
“以前啊,总觉得自已的手艺还不错,能养家糊口。可现在发现,市场变了,需求变了,咱要是不跟着变,就只能被淘汰。”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和伤感。
阿发舅接着说:“刚开始决定来跟祥子学新的手艺时,心里别提多别扭了。感觉自已以前那些年都白活了,好像以前的坚持都没有了意义。”
祥子安慰道:“舅舅们,别这么想。手艺这东西,也是不断发展的。咱们能勇敢地迈出这一步,就是一种进步。”
大明舅和阿发舅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相视一笑。
阿发舅说:“是啊,现在想想,虽然过程痛苦,但跨过了这一步,还真有一种一窍通百窍通的感觉。就像重新打开了一扇门,看到了新的世界。”
大明舅也点头赞同:“没错,以前觉得自已被困在一个小圈子里,现在感觉视野开阔了,能做的东西更多了。”
祥子看着他们,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每一个手艺人在经历这种转变时,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勇气。
而大明舅和阿发舅的成功转变,不仅是他们个人的突破,也为作坊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