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直播刚刚缓缓拉开帷幕的时候,时间仿佛凝固,气氛起初是凝重而压抑的。每个人的内心都紧绷着一根弦,尤其是阿发舅和大明舅,他们的紧张简直是一目了然。
当镜头对准他们时,那满脸的局促与不安,就如同被放大的特写,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这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直播,那种对未知的陌生和对新事物的恐惧,毫无保留地写在了他们的脸上。
他们的动作显得极为笨拙,每一个细微的举动都透着小心翼翼,畏畏缩缩,仿佛生怕犯下一点错误。
但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直播逐渐深入,他们的紧张情绪如同晨雾在阳光照耀下渐渐消散。阿发舅和大明舅的动作开始变得熟练起来,那种最初的生涩慢慢褪去。
要知道,阿发舅和大明舅这一生都在与编制背篓打交道,编背篓是他们最为拿手的活儿。
但对于实时视频互动直播这种前所未闻的新鲜模式,他们如同懵懂的孩子,全然不知其中的门道,更不明白还有流量收益和互动打赏收益这些新奇的概念。他们的心思,全然倾注在手中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篾片之上。
此刻,主镜头在阿梅的引领下,来到了阿发舅和大明舅的身旁。透过镜头,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阿发舅和大明舅精心挑选了接近正方形的背篓起底方式。
他们双手默契地配合着,篾片在他们娴熟的交替抬压之下,仿佛有了生命一般,背篓的底部开始一点一点地成形。阿梅则稳稳地站在主镜头前,用那充满浓郁乡土味道的方言,仔仔细细地解说着编背篓的每一个步骤和方法。
她不光把每一个动作都讲解得详尽透彻,还巧妙地抓住时机,向观众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村寨里独特的风水人情,以及那些美到令人心醉的迷人景点。
而在另一边的角落里,祥子正独自承受着冷落,仿佛是被世界遗忘的孩子,无人投来关注的目光。在那个小小的镜头之下,祥子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自已的工作之中。
只见他先是将八片篾片精准地等距离摆成一个规整的圆圈,然后小心地放下压柱,左手迅速而又准确地抽来最细的白篾丝,仔细地将其头部藏好。紧接着,他双手配合,篾丝在篾片一上一下交替有节奏地转动台面,开始编织果盘的底板。他的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一丁点儿拖泥带水。
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仿佛经过了千锤百炼。还不到五分钟的时间,果盘的底板就已经接近收边的阶段。
就在这关键的时刻,阿梅终于将目光投向了自已未来的老公祥子。主镜头随之切换到了祥子这边。
阿梅的脸上瞬间绽放出骄傲和喜悦交织的神情,她充满激情地介绍起来:“坐在这边竹编操作台这位竹编师傅,是一位怀揣着理想的有志青年。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城市里优越舒适的生活条件,毫无反顾地回到了咱们的农村。
凭借着他那高超精湛的竹编手艺,充分利用村寨里丰富充足的竹子资源,正带领着我们一步一步坚定地走向灿烂美好的明天。”
阿梅的这番话语里,饱含着深深的情意和满满的期待,将祥子塑造成了一位自带主角光环、能够拯救村寨于困境的高大英雄形象。
在后台那里,罗主任、王村主任、张敏,还有移动小段,在听到阿梅这一番慷慨激昂的介绍后,几乎是同时地朝阿梅竖起了大拇指。
他们是打心眼里觉得阿梅说得实在是太精彩了,这番话语不仅把祥子的出色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更是让大家对村寨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希望。
阿发舅和大明舅在听到阿梅的话时,手上编织背篓的动作微微停顿了一下,脸上随即绽放出欣慰的笑容。
他们心里十分清楚,村寨里的年轻一代能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和坚定决心,那是大家共同的福分。仿佛受到了这份喜悦的感染,他们手中的篾片变得更加顺从,背篓的形状也越来越清晰完美。
祥子在听到阿梅那满是夸赞的话语后,脸颊不禁泛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但他手上编织果盘的动作却一刻也没有停歇。
他心里十分明白,自已的肩头承载着大家沉甸甸的期望,容不得有半点儿的疏忽和懈怠。于是,他更加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竹编工作中,一心希望能够用自已精心制作的作品来证明阿梅所说的绝非空话。
直播间里的观众们也纷纷被阿梅的介绍所深深吸引,留言区瞬间热闹起来。“这个小伙子真不错!”“为你们村寨的未来加油!”“期待看到更多精美的竹编作品。”一条条充满鼓励和期待的留言不断滚动着。
阿发舅这边,他的手指灵活地摆弄着篾片,每一次的穿插都精准无比。那篾片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灵魂,顺从地交织在一起。
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却顾不得擦拭。旁边的大明舅也不示弱,双手配合得天衣无缝,篾片在他的掌控下有序地排列,背篓底部的形状越来越规整。他们的呼吸平稳而有节奏,仿佛与手中的篾片融为一体,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门古老的手艺之中。
祥子那边,果盘的底板已经接近完成,他开始进行最后的修饰。他用手指轻轻按压着篾片的边缘,使其更加平整光滑。
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饱含着他的用心和专注,他的眼神紧紧盯着手中的作品,仿佛在雕琢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发舅和大明舅的背篓已经初步成型,线条流畅,结构稳固。阿梅在一旁兴奋地解说着:“看呐,这背篓编得多结实,多漂亮!
这可是咱们传统手艺的精华!”而祥子的果盘也完美收工,精致的纹理,圆润的边缘,让人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