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巧香五六岁,祥子十四五岁,稍显懂事的他也有着这个年纪特有的青涩与纯真。巧香的爸爸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每天都在田间辛勤劳作。
巧香永远记得那一天,爸爸从田里回来,妈妈不在家,只有巧香在做作业。爸爸的脸有点苍白,他强忍着身体的不舒服,看着认真做作业的巧香,轻声说道:“乖女儿,好好学,好好学习长大成为一名医生。”那时的巧香只以为是小问题,小小感冒而已,她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去关心和照顾爸爸。令巧香没有想到的是,正因为她的这次疏忽,错过了爸爸最佳的送医院的机会。
下午,妈妈回来了。一进家门,妈妈就发现爸爸情况不对,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妈妈吓坏了,赶紧把爸爸送到卫生院。卫生院的医生检查后告诉巧香和妈妈,这是被一种蜱虫叮咬之后出现的典型症状。现在送来晚了,叫家里要有思想准备。听到医生这句话,巧香的心中涌起无尽的懊恼。她的小拳头紧紧握着,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在心里不停地责怪自已:“如果我当时知道蜱虫叮咬会这么严重,如果我有这方面的知识,能赶紧送爸爸来医院,就不会变成现在这样了。都怪我,都怪我太不懂事了。”
巧香的愧疚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常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默默流泪,心中满是对爸爸的愧疚。她想起爸爸平日里对她的疼爱,想起自已当时的不在意,悔恨的泪水就止不住地流淌。她暗自发誓,一定要努力实现爸爸的期望,成为一名医生,不让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祥子也陷入了深深的愧疚之中。他想起前一天,自已因为觉得爸爸给他的零花钱少了,还十分恨爸爸。如今,爸爸却永远地离开了他。祥子的心中充满了懊悔和痛苦,他恨自已的不懂事,恨自已没有好好珍惜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光。他默默地站在爸爸的病床前,泪水模糊了双眼。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照顾巧香和妈妈,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不辜负爸爸的期望。
随后,爸爸被转到了医院住院治疗。然而,爸爸的病情却越来越严重。被蜱虫叮咬后的症状不断显现,爸爸开始持续高烧不退,整个人昏昏沉沉的。身上还出现了一些红斑,并且逐渐扩大。他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每一次的喘息都像是在艰难地挣扎。巧香看着病床上的爸爸,心如刀绞。她多么希望自已能有办法减轻爸爸的痛苦,可是却只能无助地守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爸爸被病痛折磨。
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有一次,爸爸在间歇性清醒的几分钟里,看着围在病床边的祥子、巧香和妈妈,他的眼神中满是眷恋与不舍。他艰难地抬起手,轻轻地摸了摸巧香的头,声音微弱却充满慈爱地说:“巧香啊,爸爸以后不能看着你长大了,你一定要好好读书,成为一名医生,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要怕困难,要勇敢坚强。”接着,他看向祥子,目光中带着期望:“祥子,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以后要多照顾巧香和你婶婶,男子汉要有担当。”然后,他紧紧地握住妈妈的手,眼中泪光闪烁,深情地说:“亲爱的,这些年你跟着我吃了不少苦,我却没能让你过上更好的日子。这辈子能和你携手走过,我很幸运也很幸福。以后没有我在身边,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已和孩子们。不要太伤心,我会在天上看着你们,守护着你们。”说完这些话,爸爸又陷入了昏迷。
可是,尽管他们付出了所有的努力,爸爸的病情还是越来越严重。爸爸的病情时好时坏,有时会间歇性地清醒几分钟,然后又陷入昏迷。
最终,在一个寒冷彻骨的冬日,天空阴沉得仿佛要塌下来,又冷又下着雨。冰冷的雨滴无情地落下,打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就在这样的一天,爸爸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巧香在爸爸去世后,小小的身躯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她呆呆地站在那里,泪水不断地涌出,模糊了她的双眼。她不敢相信那个总是温柔地看着她、鼓励她的爸爸就这样走了。她的心中充满了悔恨和痛苦,悔恨自已当初没有重视爸爸的不舒服,痛苦于失去了最亲爱的人。她紧紧地抱着自已,仿佛这样能找到一丝温暖和安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巧香变得沉默寡言。她常常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看着爸爸曾经用过的东西发呆。她会想起爸爸在田里劳作的身影,想起爸爸的笑容和温暖的怀抱。每当这个时候,泪水就会再次夺眶而出。她努力地想要坚强起来,因为她知道爸爸希望她好好读书,成为一名医生。但内心的悲伤却总是如影随形,让她难以释怀。
祥子十二岁的脸庞上满是痛苦和哀伤。他默默地站在一旁,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想起曾经和爸爸一起在田间玩耍的日子,想起爸爸对他的关心和教导。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回忆。他紧咬着嘴唇,努力不让自已哭出声来,但内心的悲痛却如潮水般汹涌澎湃。祥子觉得自已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他想要为巧香和妈妈做些什么。他开始主动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照顾巧香,关心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