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带领轧钢厂走向世界

第48章 嗯,真是一言难尽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带领轧钢厂走向世界
作者:
北泽的刘家人
本章字数:
6190
更新时间:
2025-01-01

仅仅是几句话的交流,他就彻底无言以对,这也让他逐渐变得更加信赖和尊重李易的意见。

“行,我明日找个时间就问他,我就不相信这事儿。”

吴超坚定地说。

事情就这样定下了。

随着时间悄无声息地流淌,到了第二天早上,阳光明媚,天空一碧如洗。

李易早早起了床,打理好一切之后,手持着昨晚小军送来的引荐信,走出了家门前往知青点。

关于新知青的到来,昨晚他已经有所耳闻。

但他没有特意去找新知青认识,因为今后总有机会相见。

眼下,他只有一个念头:赚更多的功德点,以便早日购置一台收音机,改善生活质量。

怀着这样的目标,

他朝知青点的方向稳步前行。

行至中途,突然记起昨日岩石村的事情,便急急忙忙地赶回队长家中,将这一情况如实告知。

“你说要教岩石村的村民学习采药?”

王队长听后眉头轻皱,带着几分不解地望向李易。

“正是如此。

岩石村距离太远,我们自已采集药品也不可能深入到那边,与其让那里的药材白白浪费,何不教授他们技艺,让他们赚这份收入?到那时再请他们派十名劳动力来为我们开发一天田地作为回馈,岂不两全其美。”

李易条理清晰地阐述了他的构想。

王队长稍作思考,眼前仿佛豁然开朗,“这方法很不错,的确能达到双赢的目的。”

李易进一步补充:“不仅限于岩石村,我们可以扩大到全公社内的其他村庄,都邀请来学习采药技术,每个村派十名劳动力给我们开垦土地,这些都是额外的好处。”

“说得有道理,这样一来,我们总共能得到上百个劳动力的工作量,这真是个极佳的提议!”

王队长的眼睛里闪烁着赞许的光芒。

与其让药材白白浪费,倒不如教会村民们这门技艺,让他们自已去赚这笔钱。

等到时候,再让他们派遣十个人来帮我们开荒一天,这就算是我们的酬谢了,这样一来,大家都会满意。”

李易提议道。

“嗯,这个方法不错,确实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王队长思索了片刻后,觉得这真是一个很好的点子,双方都能得到好处。

“队长,不止是岩石村,我们还可以召集所有公社的村落来这里学习采药的技术。

每村派十个人给我们开垦土地,这些都是我们无成本的收益啊。”

李易补充道。

“是啊,这样一来,十个村子合起来,就能为我们提供上百个工作日,真是一举两得。”

王队长兴奋地说,眼睛也亮了起来。

如今村里既要采集药材,又要忙着秋收,同时还要组织巡逻队防止野猪的侵袭,这一切使村里的土地开垦工作几乎陷入了停滞。

如果能得到一百位壮劳力的免费帮助,村子里的开垦进程无疑将大大加快,这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队长,我记得您曾提到过我们村还欠别的村一些粮食,

如果他们想学习采药技术,也许可以用这技术换取减少部分甚至全部的债务呢。”

李易提出了另一条建议。

“对啊,我们村确实还欠着山羊村一批粮食。

一旦他们意识到采药有多么赚钱,或许愿意减免粮食的偿还,甚至是全数免除都有可能。

这实在太棒了。”

王队长越想越高兴。

毕竟,这完全是额外收获。

不管是一对一人教授还是面对一群人教授都一样费心,但能够不劳而获当然要尽力争取。

再说根据他的了解,

附近这几个山村,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每天能赚到的钱不超过两角的比比皆是。

即使后来采集药材的收入有所下降,保持在两角也是相当不错的收入。

这无疑会受到周边生产队的欢迎,

它们一定会乐意参与这项合作,甚至还可能非常感激他这位队长。

想到这里,

王队长的心情愈发愉悦,激动地说:“李易,你这个办法真是太好了。

我这就吩咐小军明天就出发,前往各个村落通知他们派人来学习。”

“队长,您安排就好,我先回去了。”

李易微微挥了一下手便离开了。

王队长独自一人留在现场,心里满是喜悦。

回家后,他立刻向家人详细叙述了这一计划,大家都对此赞不绝口。

小军听完更是立即动身,马不停蹄地奔向周围各村。

与此同时,

李易来到了知识青年居住的地方,正准备和齐大志一起去公社。

可是此时,

一位穿着绿色军装的年轻人映入了李易的眼帘。

此人神情中带有几许自负之色,皮肤白净,明显不是务农之人。

如果不猜错的话,眼前这位应该就是新来的知青——吴超。

见到李易,吴超本有心想上前交流一番,

想要检验李易的能力究竟如何。

但两人刚一对视,吴超立刻感到了一阵怯意,只因李易的装束实在太具领导范。

李易穿着一身干部式的服饰,脚踏皮鞋,手上还戴着一块手表。

在这年代,手表价格高昂,普通人根本无力购买。

如此一身装扮,在当时至少价值200多元,这令满怀期待的吴超感到极大的心理负担。

原本他想要提出的问题突然卡在喉咙里,竟不知从何开口了。

“吴超,你怎么了?你不打算向李易请教问题吗?”

“你怎么忽然就不说话了?”

杨秋风疑惑地问。

“刚才想起了一些家里的事情,走神了。”

吴超回过神来,赶紧找了个理由解释。

“是这样啊,那快说你的问题吧,正好他在场。”

“好的。”

吴超立刻点头,然后转向李易开口:

“你好,李易。

我是刚来的新知识青年,名叫吴超,同时我也是一位大学生。”

李易点头致意,心中猜测着吴超要问什么。

“李易同志,我来到这里后仔细观察了村庄的状况,发现村里的交通状况非常糟糕,严重影响了村落的发展。

我觉得我们可以考虑改善这个问题,比如开凿一条通往山外的道路。

只需要打通那一座小型的石头山,连接起外面的世界,我想山沟村很快就能富起来。”

吴超滔滔不绝地说出了自已的想法,仿佛看到了实现梦想的可能。

然而,在旁人听来,他的提议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幻想——依靠村里的人力就想打通那座小山。

但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工程,即便全村动员起来也难以完成。

因此,李易提出了质疑。

“打通石头山的确能够促进山沟村的发展,但是这个项目至少需要两千人参与,并且还需配备多种机械设备、工具以及食物和药物。

此外,工程技术层面的问题也不可忽视,比如排水设施等,这些将耗费大量的资源。

你是否有想过怎样应对这些挑战呢?”

面对李易的话,吴超感到惊讶,“需要那么多人吗?”

“是的,两千人才是最少的数字,并且还得使用机器协助施工。

在选址开挖过程中,如果山体滑坡埋压工人,你会怎么办?考虑过医疗救治和紧急应对措施了吗?”

李易再次追问。

“这个……”

吴超一时答不上来,因为这些问题他确实没有仔细思考过。

“这不像过家家那么简单!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

李易严肃地提醒他,使吴超陷入沉思,无言以对。

的确,事情远比他想象中复杂,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将带来严重后果。

过了一会儿,吴超似乎灵机一动,“我们可以向公社或者国家请求资金和支持啊。”

对此,李易显得有些无奈:“王队长已经尝试了很多次,但都没有成效。

目前国家财力有限,自身负担已经很重,更不用说额外的大型工程了。”

吴超皱起眉头,“那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李易摇摇头,“目前没有办法,只有等时机成熟了再看吧。”

李易知道这是一项极其昂贵的任务,村庄里的那点积蓄根本不值一提。

说完,他便没有多作交流,与齐大志一同离开了山沟村生产队。

在遥远的北京城内,位于东城区南锣鼓巷95号的小院子里,有两位妇女正在交头接耳。

她们谈论的话题围绕着秦淮茹和贾张氏之间近期的矛盾——两人因某种原因断绝了来往,秦淮茹不再从贾张氏处拿钱购买粮食,反而开始 ** 行动,且每次回家时都会带回一些吃的。

尽管她没有正式工作,却总是保持整洁的形象,这也引来了院子里居民的私下议论。

两位大妈猜测秦淮茹可能是找到了什么靠山或新朋友。

“大姐,你平时和秦淮茹接触较多,最近她是出了什么事?”

一位妇女轻声询问另一位。

现在大家都在议论这件事,有人言辞相当刻薄。”

三大妈说。

“我也一头雾水,秦淮茹没跟我提到过。”

一大妈摇头表示困惑。

但她清楚,如果这样继续下去,秦淮茹可能真的会另嫁他人。

一想到这和睦的四合院即将 ** ,一大妈也不禁叹了口气。

“唉!这场 ** 真是搞得院子里一片混乱。”

三大妈感叹。

“确实,真是怀念从前的日子。”

“嗯,真是一言难尽。”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