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星在心里默默赞许,他深知人性如此,在达到了某个层次之后,人们的思考方式便会变得更加机敏灵活。
赵国生无疑是这类人的典范。
昔 ** 仅是一名车间焊工,即便是想要扩大社交圈也没有这个实力;然而调入厂办工作后,他的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现,只要行为不偏激,稳步升迁几乎是一定的趋势。
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填饱肚子啊!
胡大海或许不会收受别的东西,但对于赵国生带来的猪肉与鸡,肯定会接受,甚至还可能转赠给自已的上级以表心意。
刘秀英迅速备好礼物,挑选了一只好鸡,还特意称出了十斤五花肉。
即使家里仍有将近两百斤猪肉库存,她仍然感到非常不舍。
未等前来拜访的邻居离去,赵国生就独自骑行出发了。
他将准备好的礼品捆扎好放在自行车后座上,向着胡大海住处前进。
然而让刘秀英和沈星颇感意外的是,接下来敲开他们大门的竟是闫埠贵。
依他往常的身份地位,应该是等到大家来给他这位‘三大爷’祝贺,没想到他竟是最先来到赵家。
只见闫埠贵进门后的第一反应便是四处打量,眼神闪烁不定,这不禁让沈星洞悉了他的真正意图。
显然昨日士兵送来的丰厚礼金已经被所有邻舍知晓,特别是那十几斤的大袋花生更是吸引人的眼球。
闫埠贵此行八成是为了顺手捞些好处而来。
尽管此刻家中没有赵国生在,但这并未使闫埠贵久留。
他仅仅寒暄了几句吉祥的话便匆匆告别,临走时还不忘从刘秀英手中接过一大袋花生。
闫埠贵推脱了几句,随即迫不及待地将花生握紧,那副表情仿佛自已刚中了一注小彩一般,看得沈星暗自发笑。
接着他也不急着再去别人家中拜年,急忙折回自家院子。
当着全家人的面,闫埠贵将怀中的花生一一倒出展示,场面令人大吃一惊。
“爹,这花生你是怎么搞到的?”
儿子闫解成不解地质问。
“去给赵国生拜年后拿到的。”
闫埠贵满脸得意地回答。
闫解成立刻眼睛一亮,立刻拉着妻子就要出门。
老邻居们纷纷询问:“你们这是要干嘛呢?穿上衣服,小心着凉!”
为了尽可能多带东西,闫解成返回取来了厚重的棉袍。
“妈,我和于莉要去赵国生家拜年。”
听到这话,闫埠贵嘴角微微上扬:“这小子,跟我当年一个样!”
说着,闫解成带着妻子于莉快速前往赵家。
“婶子,新年快乐!”
刘秀英正为沈星剥着花生,抬头见到闫解成来访不由得愣了一下。
才刚送走了闫家的长者,为什么他又来了?难道是不知道其父亲已经光临过吗?
见状,沈星险些憋不住笑,显然闫氏家族个个精明过人。
如果不出所料,闫解放、闫解旷和闫解娣稍后也会上门。
“新娶的媳妇儿,快来坐,尝尝这花生。”
见客来访,主人刘秀英十分热情地邀请。
于莉依着沈星坐下,手紧紧拉着沈星。
“星星的新发型很帅气呢,长大了定是个人人称赞的帅小伙。”
她说。
“莉莉姐姐,你也真的漂亮。”
沈星认真的话语,逗笑了周围的人们。
不得不承认,于莉确实是个美姑娘,而对比之下,她的丈夫闫解放显得颇为滑稽,两个人站在一起实在不成比例。
不同于同龄人的短发造型,沈星的发型留得较长些,今日刘秀英特地为他整理了一个三分偏头的样式。
闫解放说话滔滔不绝,嘴边不停地祝福语伴随他一边咀嚼着花生,桌上的花生壳也渐渐堆成了山。
见此情景,新进门不久,还不善于应付这般尴尬的于莉面颊微红,轻轻碰了碰她的丈夫。
对此,闫解放似乎也有点自觉,打算告辞离去。
刘秀英自然再次送上满满两捧花生作为告别礼,二人这才满意地离开了。
谁料,送走闫解放夫妇不久,又有一批客人不请自来——这回是闫解旷带领着弟弟妹妹,一踏入门槛便满脸甜蜜地向赵婶祝新年好。
这样全家出战的贺新年方式,对刘秀英来说也是首次见到,以往大多只是每家派出一位代表而已。
在闫家长兄的引领下,三人坐下不久,又打算离开,而此时闫解旷、闫解娣的目光却始终未曾离开桌上那些花生。
似乎刚才吃的十几颗完全不能满足他们。
看透孩子们的小算盘,刘秀英大方地分给他们每人一大捧花生瓜子,另外还特别给了闫解娣一些糖果,这才使得三人大满而归。
至此,刘秀英总算明白过来——“唉,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对于一年中的这个时候是有多期盼,可能也就是一顿饺子就能让他们开心许久。
三大爷如此苛刻,真是让这些孩子的日子难过了,新年之际连多吃几颗花生也要吝啬。”
其他的邻居则要脸皮薄许多,拜年时都只会派出一位家人,尽管时间先后不同,却也络绎不绝。
“咔!任务触发‘闫家人丁兴旺,全家总动员’,意外收获白色标签[心思缜密]。”
*
按照最新指示,新的一年将不停工生产以全力推动工作进程。
但这家轧钢工厂相对仁慈,只安排了一少部分员工留下,允许其余职工短暂休假一天。
转瞬之间,年初二来临,工厂再次回归日常的运作模式,节日的气氛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散去。
初二当天,刘秀英特意邀请了一大妈、于翠梅、王小虎与王小兰来家 ** 享午饭。
商量过后,一大妈还顺便捎上了正在休假的何雨水一起赴约。
对于这个安排,刘秀英毫不介意,她认为添一副碗筷不是问题,何况家中储藏丰富的食材,在春季来临前若不吃掉也会过季坏掉。
怀揣着紧张与些许不安,何雨水小心翼翼地跨过了刘家的门槛。
“小雨你来了,快坐,去吃点瓜子花生,饭马上就好了。”
刘秀英亲切地问候。
“弟妹,如果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您就告诉我吧?”
何雨水询问道。
“不必客气,有我和大妈、还有小虎妈妈就够了,不用你来操劳。”
边说,刘秀英边温柔地引领何雨水进入内室。
“姐姐好。”
见到何雨水进来,懂事的沈星礼貌地打了声招呼。
何雨水上前温柔地拍了拍沈星的头,首次认真地端详着这位最近搅动整个院子风云的少年。
她作为傻柱的妹妹,日常交往中多以易中海和贾家人关系亲密,而棒梗则是与其往来最为频繁的男孩子。
在何雨水的印象里,男孩子就应当是像棒梗那样,整天从早玩到晚,满身尘土。
然而,沈星完全颠覆了她的印象——他衣着整洁,肌肤 ** ,一头整齐的三分头发显得老成持重,见到何雨水还会主动打招呼,显得特别的乖巧懂事。
初次见面,何雨水便已经十分喜欢沈星了。
“小星现在应该五岁了吧?”
不料沈星伸出手指做了一个“六”
的手势,“雨水姐姐,我已经是六岁了呢。”
这一句话让何雨水略感意外,随后才想起春节刚过,大家都长大了一岁。
“小星,你现在在做什么呢?”
沈星展示着手中的书籍说道:“我现在在阅读。”
阅读?
这下子,何雨水愣住了,接过程书后粗粗扫视了一遍,竟然是世界文学经典《战争与和平》。
“你是说你现在在看这本书吗?”
沈星自信地点了点头。
“上面的字你能认得?”
“能呢。”
沈星并未对自已识字之事有所隐瞒。
何雨水轻笑,但她根本不相信这是事实,认为只是沈星为了装模作样而已。
她在这个年纪时别说出读书,就算是最简单的1+1也未必了解其含义。
“小星真是太优秀了,竟然能读懂这样的书。”
何雨水故意用夸张的表情逗孩子开心。
沈星则斜着脑袋问:“雨水姐姐,你其实不信我吧?”
何雨水笑了两声回应:“我相信,当然相信啦!”
沈星便没再多话,再次拿起书本翻开到了刚才的位置,接着开始大声诵读起来。
看着沈星一字一句地流畅地朗诵出来,何雨水震惊了。
这个仅仅6岁的孩童竟然能够无障碍地理解和念诵这部含有大量罕见词汇的世界文学名著。
“小星,你真的可以认出书上的每一个字吗?”
面对提问,沈星满脸的得意,充分展现了六岁孩子应有的那份骄傲之情。
“我对认字早就有自已的心得了!”
看到炕上还散布着各类中西方的名著图书,何雨水好奇地挑选了几本,其中包括像《论语》《庄子》这样的国学著作。
她难以置信地问道:
“小星,这些都是你看过的书吗?”
沈星肯定地点了点头,并且重新沉浸在《战争与和平》的世界中。
何雨水在心里嘀咕,这个孩子哪里是正常的六岁孩子,简直是天才儿童。
难怪大娘对沈星疼爱有加,连带着她也开始有所偏袒。
对比之下,即便是像棒梗这样的孩子也会逊色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