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虽然当时的普通食物以玉米和咸菜为主,但对于高龄老人而言,适当增加营养是必不可少的。
他付给贾张氏的钱远超聋老太太每日所需,即便是每天买些肉食也绰绰有余。
“没错,以前马桂琴天天变换花样为我做饭,还帮着洗衣服泡脚,贾张氏啥也不干!”
说到最后,聋老太太几乎流下了眼泪。
曾经的舒适生活被遗忘,现在却让她无比怀念。
易中海听罢,无奈地问道:“那老太太,您看该怎么解决呢?”
“我还想要马桂琴来给我做饭!”
聋老太太直接表达了自已的要求。
易中海的面容上浮起一层为难的情绪,他不是没去找过马桂琴,但她就是不愿意,总不能硬是去恳求吧?
“老人家,我不是不去找她,可是人家不答应啊!”
“你再去劝劝,人都有心软的时候,我就不信桂琴会看着我这样受苦无动于衷。”
易中海虽然无奈,也只能应允。
在把老太太送走之后,他来到了院子后面,正好看见马桂琴在门口忙碌做饭。
熟悉的气息令他心生感触。
“桂琴。”
他唤了一声。
马桂琴听到后回转身,见到是易中海,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
“有何贵干?”
“老太太刚刚来找过我,说还是希望你能继续照顾她,因为你的照顾让她感到舒服得多。”
马桂琴甚至未加思索便断然拒绝:“我不去!我现在很忙,哪有空管老太太的事!”
易中海意识到这是自已又一次请求马桂琴了,心想对方总该给自已点面子,没想到对方如此果断的拒绝对方,以至于剩下的理由说不出口。
“马桂琴,这你也有点不近情理了吧?”
“怎么不合理了?我只是不做我不想做的事而已!”
“你……”
易中海再度被气得说不出话,赌气再也不来这儿见马桂琴了。
目送他离去,刘秀英出现了。
“马姐,那位大爷是为了让你回去照顾老太太?”
马桂琴点头答道,“对啊,我才不要回去!”
不过说到这儿时,马桂琴的表情透露出些许迟疑。
毕竟,她照顾老太太这么长时间,之间也建立了一种情感。
她是个好人,若换个人来说,她或许就能接受了。
这时,沈星插话道:“马阿姨,您照顾老太太这么多年,老人家给过您什么特别好的回报呢?”
这个问题直接戳中了马桂琴的心,令她一时之间无法反应。
确实,这么些年她倾注了无数心血,却始终得不到认同或奖励。
当老年人有问题需要商量时,总找的是易中海,而所谓的好东西也首先想到其他人,对她来说,这种无私似乎是理所当然,几乎像是她天生就应当这样去做。
沈星的话语让她警醒过来,她不能再如此盲目地付出,像之前那样,最后只是帮别人做了一身漂亮的新衣服。
她勉强挤出一丝微笑:“老太太可没有给我多少好处。”
沈星歪着脑袋,天真心直地问:“我爸爸每月工作都有不错的收入,照看老太太不就跟找工作上班一样吗?”
这个问题使马桂琴长期以来对自我牺牲的习惯产生了疑问。
她觉得照顾老太太似乎是份义务,但沈星的话却如同当头棒喝。
“没错,我和老太太既非亲属又无血亲,且老太太对待我也不好,我这些年到底有没有得到相应的价值?”
听到她低声自言自语,沈星淡淡一笑,心中颇为欣慰,看来自已的话语起到了作用,使得眼前这位一向善良的妇女终于开始反思。
老太太听闻马桂琴第二次谢绝后,这才意识到她对自已有多么的重要。
以前她觉得自已的亲儿子傻柱比亲生的孙子还要贴心,但是现在呢?一周多的时间里,别说帮助照顾她,就连来问候一声的人都没有。
而从前她是易中海背后坚不可摧的支柱,但现在呢?连自已都自顾不暇,更别说是去照顾别人了。
聋老太太认为易中海与傻柱不错,前提是马桂琴对她照料周全。
若没有经济支撑,哪来的上层建筑呢?
什么子孙啊,什么易中海啊,什么院子里的地位啊,都不及自已生活得好真实。
聋老太太还期望能多活一些年。
第二天清晨,聋老太太喝完贾张氏送来的仅比白开水浓些的稀粥后,便拄着拐杖到了后院东侧。
此时,马桂琴正与刘秀英忙碌着糊制火柴盒,沈星安静地在一旁阅读。
“桂琴。”
聋老太太唤道。
一见到是聋老太太,马桂琴迅速起身,扶老太太坐下来:“您怎么过来了?”
聋老太太一副悲凄的模样说:“有段时间没看见你了,很想念啊。”
马桂琴虽感内心里确实有情感牵绊,更多的却是愤怒与不满。
“桂琴啊,太太希望你能继续照顾我,其他的佣人合我心意的没几个。”
她说。
“您也看到了,我在这里工作以维持生计。”
马桂琴指向面前的火柴盒,“毕竟不能光靠坐吃山空啊。”
“我知道,这日子你也过得很不易,中海不是有意为之,谁能不犯点错?宽恕他吧,回到他的身边,也总比这般劳累要强。”
马桂琴的脸色瞬时冷下来:“若只是来为这事说情,您就不用费心了。”
见此情形,聋老太太不敢再多言,心中更加明确,与易中海的关系远不如她的生活重要。
经过反思,她明白了一点:不论傻柱如何花言巧语孝顺她,也不及马桂琴多年来的尽心尽力。
“既然这样,那你就来继续照顾我吧,我可以每月付你报酬。”
老太太提议。
然而,老太太那每月十余块元的预算又怎么可能负担得了呢?马桂琴再次拒绝了这个建议,老太太急得直冒汗。
若是再继续吃贾张氏做的饭,可能连夏季的阳光都享受不到。
想到自已仍有许多年的日子想过,她决定为自已的利益奋斗一把。
“那么桂琴,假如你能如同往昔那般细心照顾我,等我的时日结束后,我会把这套房子留给你的,你看怎么样?”
此刻的马桂琴面容显出了一丝苦楚。
聋老太太能够提出用房产作为保障自已的老年来交换护理,而反观自已的将来,既没有儿女也无房无产,老去之际又能指望谁人照料呢?
这时,一个意料之外的举动让在场的人都愣住了——沈星轻盈地走到马桂琴前,温柔地说:“马阿姨,您别伤心,当我长大了,一定做菜请您吃,我会照顾您的。”
这天,聋老太太头一次认真观察了沈星,从前对于这个孩子的印象几乎都是来自易中海和傻柱的话语——认为她是一个邋遢不讲理,外貌也难以取悦的小家伙。
但现在面对面看到沈星后,老太太震惊地发现,这孩子的实际模样与那些描述截然不同,非但相貌可亲可近,更在静心读书之余表现出了难得的理解力与体贴,这与自已家族中的某些成员形成强烈的对比。
这位聋老太太可是一位头脑清醒之人,若非如此,在附近的几个机构也不会获得如此高的声誉。
要不是她处理傻柱的事上失了水准,她或许早已成为受人尊敬、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沈星的话语令马桂琴顿时泪流满面,即使是简单的安慰之词,也能让她感到从未有过的暖意。
刘秀英感到十分意外,儿子居然能说出这种体恤的话来。
她对此倒是心怀好感,如果儿子有能力,日后能帮衬着关照马桂琴,也不算坏事。
马桂琴拭去了泪水,带着温柔的笑容面向沈星,接着转头向聋老太太开口:“老太太,让我来照顾你并非不可接受。”
聋老太太面上显出难以置信的惊喜,她深知以往马桂琴不仅会变换方式为她做饭,还会每晚帮她泡脚,更换四季衣物和被褥。
内心如明镜般的老太太很清楚,每月十元绝不足以涵盖这一切,光是饮食花费就不止这么多。
“桂琴,你说吧,不管你的条件是什么,我都答应!”
马桂琴继续说:“老太太,我依然会按照以前的方式照顾您,我们共同进食。
不过,不能只让我付出而让院子里的其他人坐享其成啊。”
聋老太太陷入沉思,曾经她坚决认定,即便自已的日子走到头,也要将房产留给傻柱。
如今,这个决心动摇了。
她不顾自已的名声去帮助傻柱,但这小子却是朽木不可雕,脑子里只想着重院那个寡妇,连带着从厂子里带回的剩菜剩饭从没往自已这里带过一片叶子,倒便宜了邻居贾家那几口人,养的肥头大耳。
常言道得好,当一个人处于最艰难的时候,往往才会想到一直默默帮助他的人。
此刻,聋老太太的心境也是如此。
“桂琴,你还想要些什么?我的一切,在我离世后全部都归你!”
马桂琴轻摇着头,答道:“老太太,要不这样吧,您写下一份文书,百年后将房屋留给星星。
我承诺像从前一样细心照料您,甚至会更好地照顾您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