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平刚把炒好的青菜端上桌,围裙还没来得及解,搁在沙发扶手上的手机就嗡嗡震了起来。一看来电显示是儿子刘天,她赶紧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拿起手机,脸上己经先笑开了:“喂,天天啊?吃饭没?”
电话那头,刘天的声音带着点刻意压低的兴奋,又有点藏不住的傻气:“妈,吃着呢。跟您说个事儿……您可千万稳住啊。”
李玉平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攥紧了围裙边:“咋了?出啥事了?你俩吵架了?” 她脑子里瞬间闪过儿媳妇郭新霞那张总是带笑的脸。
“哎呀不是!”刘天在那头乐了,“是好事儿!大好事儿!妈,您要当奶奶啦!新霞……新霞她有了!”
“啥?!”李玉平只觉得一股热气猛地从脚底板首冲上天灵盖,耳朵里嗡的一声,手里的锅铲差点没拿住掉地上,“你……你说啥?新霞有了?真……真的?”
“真的真的!刚查出来的!妈,您说这是不是天大的好事?”刘天的笑声透过听筒,震得李玉平手心发麻。
“哎哟!我的老天爷!”李玉平猛地一拍大腿,声音陡然拔高,震得厨房窗户都嗡嗡响,“好事!天大的好事啊!哎哟我的好儿子!我的好霞霞!”她激动得在小小的厨房里首转圈,眼睛亮得惊人,嘴角咧到了耳朵根,恨不能立刻插上翅膀飞到儿子家去。
她转了两圈,猛地刹住脚。不行,得做点什么!霞霞现在可是两个人了!她一把扯下围裙扔到椅子上,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卧室。床头柜最底下那个带锁的小抽屉被她哗啦一下拉开,里面躺着一本深红色的存折。她手指有些发颤地翻开,目光在几个数字间飞快地扫过,最后定格在一个数额上。她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又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劲头,拿起手机,点开那个绿色的图标,找到置顶的“霞霞”。
李玉平的手指在屏幕上戳得飞快,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急切。转账金额:5000。确认。输入密码。看着屏幕上跳出的“转账成功”提示,她才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完成了一件顶顶重要的大事。
她立刻拨通了郭新霞的电话,铃声只响了一下就被接起。
“霞霞啊!”李玉平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妈刚给你转了点钱过去,你看到了没?哎哟我的好孩子,这么大的喜事,怎么不早点跟妈说呀!”
电话那头,郭新霞的声音柔柔的,带着点初孕的羞涩和疲惫:“妈,刚看到……您别破费,我们有钱的……”
“什么破费不破费!”李玉平打断她,语气斩钉截铁,“你现在是一个人吃两个人补!这钱你拿着,安心在家养着,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千万别省!听见没?”
她不等儿媳回答,就自顾自地、絮絮叨叨地叮嘱起来,像是要把积攒了半辈子的育儿经一股脑倒出来:“早上啊,去菜市场买条活鱼,就那种鲫鱼,让摊主给你现杀,回来炖汤,炖得白白的,那个最补!水果也要多吃,苹果啊,葡萄啊,橙子啊,别嫌贵!对了,牛奶!牛奶每天早晚都得喝一杯!还有啊,别老坐着,也适当走动走动,但千万别累着!有什么活儿就让刘天干,他要是敢偷懒,你告诉妈,妈收拾他!”
李玉平一口气说了许多,说得自己都有些口干舌燥,才停下来喘了口气。电话那头很安静,只有细微的呼吸声。
“霞霞?你在听吗?”李玉平放柔了声音。
“嗯,妈,我在听……”郭新霞的声音有些闷闷的,鼻音有点重,“谢谢妈……您说的,我都记下了。”
“傻孩子,跟妈还说什么谢!”李玉平心里软得一塌糊涂,“你就放宽心,什么都别想,把身体养得壮壮的,妈就最高兴了!”
挂了电话,李玉平还觉得心口热乎乎的,那股兴奋劲儿还没完全下去。她走到客厅,拿起桌上刘天和新霞的结婚照,手指轻轻抚过照片上儿媳温婉的笑脸,嘴角又忍不住高高扬起。她得好好琢磨琢磨,明天是否该买张车票去望都市好好的照顾一下霞霞,一定让霞霞生出一个白白胖胖的孩子…
望都市附院家属楼,郭新霞握着手机,屏幕还停留在那条醒目的银行通知上:“李玉平向您尾号XXXX账户完成转账人民币5,000.00元。”
婆婆刚才在电话里那连珠炮似的、带着浓浓乡音的叮嘱,还在耳边回响——“买活鱼炖汤”、“多吃水果”、“牛奶早晚喝一杯”……每一个字都沉甸甸的,砸在她心口最柔软的地方。
她想起第一次跟着刘天回家,婆婆李玉平并没有因为她是农村出来的而怠待她,也是这样,拉着她的手,塞给她一个厚厚的红包,嘴里念叨着“姑娘别嫌弃”。那时她还觉得有些生疏和客气。后来每次去,婆婆总是变着法儿地给她做好吃的,婆媳两个总是有说不完的体己话。她曾以为那是婆婆对儿子爱屋及乌的客气。
可现在,看着屏幕上那实实在在的五千块,听着电话里那急切得有些语无伦次的关心,郭新霞才真正明白,这份“客气”背后,是婆婆把她当成了自家人,当成了要用心去疼的孩子。那五千块,不是什么阔绰的施舍,是婆婆从自己牙缝里省出来的、沉甸甸的心意,是怕她委屈了自己,怕她肚子里的小家伙营养不够。
一股暖流混着酸涩猛地冲上鼻腔,视线瞬间模糊了。她吸了吸鼻子,手指在屏幕上敲打,想回一句“妈,钱收到了,您别担心”。
字还没打完,手机又是轻轻一震。
婆婆李玉平的头像再次跳了出来,一条新的信息安静地躺在对话框里:
“霞霞,钱不够就跟妈说,别心疼钱。”
郭新霞的指尖顿住了,悬在冰冷的屏幕上。她看着那行朴素的、没有任何修饰的字,每一个字都像带着温度的小锤子,轻轻敲打着她心底那层薄薄的、因远离家乡和初为人母的忐忑而筑起的壁垒。
她慢慢放下手机,抬起头,望向窗外渐次亮起的万家灯火。她的目光好像透过这遥远的距离,看到了东宁的万家灯火,其中有一盏最温暖的灯光,是婆婆在的那个小小的、温暖的家。她抬起手,用手背用力蹭了蹭眼角,那里一片湿热。嘴角却不由自主地向上弯起,一个带着泪花的笑容,在她脸上缓缓漾开。
手机屏幕暗了下去,映出她模糊的、带着笑意的倒影。那句没打完的回复,静静地躺在输入框里。她想,明天,她要亲自和刘天去一趟菜市场,买一条最新鲜的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