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误杀袁术

第233章 鱼蚌两收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开局误杀袁术
作者:
三国老高
本章字数:
8152
更新时间:
2025-01-12

司马懿以其超凡的智谋,稳坐中军帐,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今日,他麾下的两员猛将——张辽与李义,于曲家拐这处战略要地相遇,执行司马懿的鱼蚌双收之计。

“张辽将军,久仰大名!”李义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敬意与激昂,他深知眼前这位比自已大四岁的张辽,此人不仅武艺高强,更兼谋略过人,是军中公认的名将。张辽闻言,亦是微微一笑,回应道:“李义将军,彼此彼此,你近年来在战场上的表现,亦是令人刮目相看。”两人的对话简短而有力,透露出同袍间无需多言的默契与信任。

随着话题转入正题,李义首先展现出了他的谦逊与大局观:“同为主公麾下,我们自当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此战,我提议由文远兄全权指挥,我则甘愿为副,全力配合。”此言一出,不仅是对张辽能力的认可,更是民军战略执行力的深刻体现。张辽心中虽感意外,却也深知这是李义的一片真心,于是点头应允,心中暗自赞叹这位年轻将领的胸怀与气度。

接下来,张辽根据曲家拐的地形特点,详细阐述了作战计划。他手指地图,目光如炬:“曲家拐之地,形如狭道,泗水潺潺,两侧丘陵起伏,易守难攻。我军当充分利用这一地形优势,布下天罗地网。我意将主力分为三部,李将军率精锐骑兵扼守北面,以防曹丕残军逃窜;两侧丘陵则各遣万人,化整为零,以百人队为单位灵活布防,相互策应。而我则亲率骑兵自南面发起总攻,形成合围之势。”

张辽的部署条理清晰,环环相扣,尽显其深厚的军事素养。李义听后,更是连连点头,随即补充道:“将军所言极是,但末将以为,作战时机亦不容忽视。我军应静待陶谦伏兵与曹军激战至双方疲惫不堪之际,再以三支红色焰火为号,三面夹击,如此方能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同时,两侧伏兵需密切注意战场动态,一旦发现敌军溃散,立即出击,抓捕俘虏,扩大战果。”

李义的建议犹如点睛之笔,让原本就无懈可击的作战计划更加完善。张辽听后,不禁对这位年轻将领的敏锐洞察力与战略眼光刮目相看,他再次拱手致谢:“李将军之策,实乃高瞻远瞩,某受益匪浅。此战若能成功,定当与将军共饮庆功之酒!”

言罢,两人相视一笑,那份对胜利的渴望与对彼此的信任,在这一刻凝聚成了坚不可摧的战友情谊。随后,李义领命而去,迅速集结部队,按照既定计划部署兵力,而张辽则留在中军帐中,继续细化作战细节,确保万无一失。

“将军,曹丕大军与陶谦大军的战斗已经开始!”斥候急匆匆的走进张辽的军帐报告。

“时刻关注战场态势,传令各部耐住性子,看信号行事!切勿提前发动!”张辽叮嘱一句百里将目光再次投向地图。

曹丕,这位年轻而深沉的曹曹氏掌门人,在得知我军四面楚歌,徐州军如潮水般涌来的消息时,心中虽有惊涛骇浪,但面上却是不动声色,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他深知,作为家族的领袖,任何一丝慌乱都可能动摇军心,唯有冷静,方能寻得生机。

“元让叔父,此战关乎我大军安危,望叔父能一马当先,为大军开路!”曹丕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目光如炬,直视着面前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夏侯惇。夏侯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深知自已肩上的责任重大,不仅是为了突围,更是为了维护曹氏一族的荣耀。他大喝一声,翻身跃上战马,犹如一头雄狮,率领着精锐的先锋部队,向着徐州军的包围圈猛冲而去,其势不可挡。

“三叔,你的任务是确保元让叔父的安全,一旦前军受阻,务必以雷霆万钧之势,为大军撕开一道生路!”曹丕紧接着又向曹洪下达了命令。曹洪,这位同样勇猛善战的将领,没有丝毫犹豫,领命而去,他深知自已将是这场突围战中的关键一环,任何懈怠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而曹丕自已,则亲自坐镇中军,他不仅要指挥全局,更要确保中军的稳定与安全。他命令曹植、曹休等一众年轻将领随他左右,夏侯霸、夏侯德则随曹洪行动,负责侧翼的防御与突击。这样的部署,既保证了突围的锐气,又兼顾了后方的稳固,每一环都紧密相连,构成了一个无懈可击的战斗体系。

反观徐州军一方,陈登站在陶谦身旁,望着远方那被夕阳映照得格外凄美的战场,心中既有即将胜利的喜悦,也有对即将逝去的生命的感慨。他深知,此战若能成功,自已必将名垂青史,但眼前的这一切,又何尝不是无数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呢?“州牧大人,时机已到,让我们用火与剑,彻底终结曹军的嚣张气焰吧!”陈登的声音坚定而决绝,他的话语如同号角,激励着徐州军士气高涨,准备发起最后的总攻。

陶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丧子之痛让他对曹军充满了刻骨的仇恨。他大手一挥,命令全军发动攻击,先以火攻扰乱曹军阵脚,再趁势杀入,誓要将曹军一网打尽,不留一个活口。

一时间,战场上火光冲天,喊杀声震天动地,徐州军与曹军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展开了殊死搏斗,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生死较量与智慧碰撞的火花。

“随某冲出去!”夏侯惇的怒吼如雷鸣般响彻战场,他身形矫健,一骑当先,犹如黑色闪电般穿越火海,熊熊燃烧的火焰被他的长枪轻易挑开,四溅的火星映衬着他坚毅的面容。他身后,是曹军精锐的一万铁骑,尽管在陶谦军第一轮火箭的密集攻击下,已有近三千勇士倒下,他们的盔甲被火焰吞噬,身上燃起不灭的火焰,但他们的眼神中没有丝毫退缩,只有对生的渴望和对胜利的执着。这些勇士们咬紧牙关,忍受着火烧的剧痛,紧随夏侯惇,誓要冲破这死亡的牢笼。

“弓箭手,给我射!”曹豹在北面指挥若定,他深知此战的重要性,五万大军严阵以待,箭如雨下,直指曹军。他手持长弓,目光如炬,锁定了冲锋在最前的夏侯惇。嗖的一声,一支锋利的羽箭划破长空,直奔夏侯惇的咽喉而去。

“噗!啊!”箭矢精准无误地穿透夏侯惇的左眼,鲜血瞬间喷涌而出,染红了他的战袍。夏侯惇身形一颤,剧痛让他不禁发出了一声怒吼,但他没有倒下,反而更加疯狂。他单手拔出箭矢,只见箭尖上竟还挂着他的眼珠,这一幕令所有在场的士兵都为之动容。夏侯惇怒吼道:“父母精血,岂可丢弃!”言罢,他竟一口吞下自已的眼珠,这份决绝与勇气,瞬间点燃了曹军的士气,他们爆发出更加猛烈的攻势。

“围上去,他们人少,夏侯惇已经重伤!曹军要败了!杀!”曹豹见状,心中虽有惊异,但更多的是对胜利的渴望。他大声呼喝,指挥大军向曹军逼近,企图一举将其歼灭。然而,夏侯惇的勇猛无畏,以及曹军将士的誓死抵抗,使得这场战斗远比想象中更为惨烈。

曹军在夏侯惇的带领下,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他们虽然人数处于劣势,但每一个士兵都像是愤怒的狮子,不畏生死,与徐州军展开了殊死搏斗。然而,随着战斗的持续,徐州军的人数优势逐渐显现,曹军逐渐被包围,形势岌岌可危。夏侯惇也因流血过多,战力大减,但他依然屹立不倒,被剩余的千余名曹军将士紧紧护在中央,与蜂拥而至的徐州大军进行着最后的抗争。

“将士们勿忧,曹洪来也!”在危难之际,曹洪、夏侯德、夏侯霸率领的一万曹军加入战团,曹军形势稍微扭转,便被超过自已数倍的徐州军团团围住。

“第次掩护,稳步后撤!”曹仁的指挥,让一度混乱的曹丕后军,逐渐的稳住阵脚,他们利用弓箭手压制,步兵徐徐后退,来应对陶谦亲自指挥的十万大军的进攻。铺天盖地的羽箭,让曹军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敢死队,随某擒杀陶谦!”曹仁被打出了怒火,立即组织五千人的敢死队,并亲自带人冲杀,目的是阻挡徐州大军的进攻。一旦后军被击败,曹丕的中军携带大量粮草,如何应对,况且中军也要抵御来自两边丘陵上的徐州军的攻击。

打反击,是曹仁想到的迟滞徐州军进攻的唯一办法。

“他们人少,弓箭手给我射,刀盾兵冲上去围住他们,杀光他们!”陶谦苍老的声音在战场上响起,徐州军士气大增,虽然他们战力不如曹军,但是五个人打一个总可以吧。于是,曹仁的五千敢死队,也就迟滞陶谦军半个时辰的进攻便以曹仁受伤拼命杀出,敢死队全军覆灭的战果,结束了曹仁的这次反攻。陶谦军为此战死一万多人。但是,在陶谦的命令下,徐州军如潮水般的追击已经溃逃的曹军后军。

“弓箭手,射!”陈登出现在曹丕的中军位置,指挥的三万伏兵利用手中的弓箭远程射杀曹军;无独有偶,陈登的父亲老陈硅也出现在战场上,指挥三万大军在曹军的右翼展开攻击。

“全军丢弃辎重,快速追赶前军!曹休带人回去接应二叔!”曹丕根据战场态势,觉得该是拼死突围的时候了。

“别人曹丕跑了,追啊!”陈登,陈硅几乎同时下到了追击的命令,徐州军排山倒海般的冲下丘陵,杀向已经惊慌失措的曹丕中军。

“元让叔父如何了?”曹丕曹仁、曹休、曹植及不到五千曹军与激战中的曹洪前军汇合时,得知夏侯惇重伤昏迷,立即大声喝问。

“子恒,元让只是昏迷,暂时无碍。现在是我军危急时刻,要快拿主意!”受轻伤的曹仁还是比较沉稳,展现出大将风范。

“二叔、三叔、夏侯霸率军拼死突围,曹植、曹休、夏侯德保护元让叔父!全军死战!冲!”曹丕抽出倚天剑发布命令。随即指挥不到一万人以曹仁、曹洪、夏侯霸三人各帅两千人做箭头,自已率领四千轻伤的士兵在后面紧紧跟随,全军以决死的姿态,全力冲击陶谦军大阵。

此时,陶谦已经追到跟前,左边是陈登大军二万、右边是陈硅大军二万、前边是曹豹大军二万,身后是陶谦大军七万,曹丕这是才感觉自已似乎掉进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具体是什么,他目前还不清楚。

“曹丕,还我商儿命来!”陶谦发动了总攻。

“结圆阵防御!”曹丕见到徐州军如潮水一般冲过来,立即命令一万士兵结成圆阵,现在也只能是能拖多久便拖多久了。

随着战况的延续,入夜的时候,陶谦军在损失近六万人的代价下,将曹丕身边剩余不到一千人的残军紧紧包围在一个狭小的平缓地带。

突然,天空出现三支火红的焰火出现在夜空,在曲家拐南北两侧出现雷鸣般的马蹄声,四周山上也出现了火把。

“民军大将李义在此,投降不杀!”

“民军大将张辽在此,投降不杀!”

随着骑兵密集的连弩,精疲力竭的徐州军不到一刻钟出现了溃败之势。

“陈先生!”随着身边死士的呼喊,陈登身中十余箭绝气身亡。陈硅一见,便知道从一开始就中了民军司马懿的奸计,悔之晚矣,随即挥剑自刎。

“怎么是民军,不是我们的盟友么?”陶谦在身中五支弩矢后仍然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呵呵,这一切都是司马懿的安排啊,我们趁乱杀出!”曹丕现在终于明白了,他被当枪使了,成为民军取徐州的助手,只不过自已目前生死难料,只能拼死冲出去。

“兄长,我们不妨换上徐州军服饰,趁乱逃跑!”这时候,曹植突然说了一句。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