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坊那古色古香、宽敞明亮的包间里,萧江一脸惊愕地望着眼前空空如也的餐盘,整个人都有些发愣。
要知道,他刚刚可是点了整整两只色泽、香气扑鼻的烤鸭啊。
可如今,这两只烤鸭竟然只剩下寥寥几片,其余部分全都进了于莉的肚子。
再看看坐在对面的于莉,只见她心满意足地拍了拍微微鼓起的肚皮,眼神中还流露出一丝意犹未尽之色。
萧江心下暗自嘀咕:
“照这样下去,等她真有机会去了香江,恐怕非得吃成个大胖子不可。”
一想到这里,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于莉日后变成肥姐模样的画面,呃……他突然觉得有点难以想象,同时也开始稍稍能够理解秋哥平日里所承受的那种心理压力了。
就在刚才,萧江已将自已精心策划的商业蓝图详细地讲述给了于莉。
此时此刻,由他掌控的生产线上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大屏幕电视机和录像机的出货工作。
这些高端电子产品,在目前的国内市场来说,即便以成本价格出售,那也是名副其实的奢侈品。
然而,在遥远的西方国家,它们却仅仅属于中低端的日常消耗品罢了。
正因如此,极具商业头脑的萧江早早便在香江以及西方数个国家成功注册了相关商标。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这批货物顺利抵达香江,那么一场大规模向西方市场全面倾销的计划便可正式拉开帷幕。
只要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足够出色,萧江坚信,当第一批电视机和录像机成功开启品牌效应之后,后续推出的其他家用电器、各式各样的车辆以及各类工业产品定能在西方市场上形成强大的垄断态势。
关于可能面临的反垄断调查,萧江可一点儿也不担心。
他精心布局设立了众多公司,这些可不是吃素的,一旦国内技术实现全面领先,那些数量繁多且种类相同的公司便会纷纷投入到同类型产品的制造当中,表面上看似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但实际上所有的一切都牢牢地掌握在萧江的手中。
萧江打算借鉴老美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针对第二世界国家所采取的策略手段,逐步削弱西方的技术实力,使其渐渐落后于华国。
最终,让西方的技术完全受到华国技术的压制,甚至不得不面对来自华国的专利剥削。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发展。要么成为那个吸血者,从他人身上获取利益;要么沦为被吸血的对象,任人宰割。
即便是对待自已人,也不过是尽量减少被吸血的程度罢了,绝不像老美那样,连自已人都要拼命压榨至干,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内部矛盾冲突。
萧江之所以对于莉青睐有加,正是因为她身上那股生意人特有的精明劲儿。
每当人们观看相关剧情的时候,都会忍不住嘲笑于莉,不明白她为何会将酒楼里的大厨何雨柱辞退。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就不难发现,在八十年代初期那个物价水平与六十年代相差无几。
工人平均工资仅有三四十元的时代背景下,何雨柱竟然每月有数千元的高薪,这难道不是一件极其离谱的事情吗?
虽说电视剧中确实如此描绘,但在那样的时代条件下,酒楼究竟需要经营多长时间,才能赚取到足以支付何雨柱数千月薪水的利润呢?
且不提其他方面的因素,单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于莉所考虑的无疑是这笔支出与收入之间严重失衡的问题。
倘若何雨柱每个月能够为于莉带来数万元的盈利,估计他也就不至于被扫地出门了。
当然啦,关于这些情况,萧江都无法确切地予以判断。也许在于莉嫁入阎家之后,逐渐养成了吝啬小气的习性,而这很有可能才是导致她开除何雨柱的真正原因所在。
不过话说回来,那都是没发生的事了,又跟如今的于莉有着多大的关联呢?
萧江目光灼灼地盯着眼前这个聪明伶俐的女子,心中暗自盘算着。
他深知她的精明能干,如果能将其招致麾下,必定会成为自已事业上的得力助手。
于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萧江决定让她充当自已的代表,负责与国际商人接触并完成货物的出售事宜。
只要她能够出色地完成这项任务,那么未来成为身家亿万的富豪对于她来说简直就是易如反掌之事。
此时的于莉正轻轻地抚摸着自已那微微隆起、略显鼓胀的肚子,脸上不由自主地泛起了一丝羞怯之意。
她抬起头,含情脉脉地望向萧江,用轻柔而又略带颤抖的声音低声问道:
“我从来都没有到过这大名鼎鼎的便宜坊品尝过烤鸭呢,还有啊,您刚才所说的那些话都是真的吗?真的可以让咱们国家生产的商品通过香江远销至世界各地,进而赚取巨额的外汇用来购置各种各样的宝贵资源吗?”
听到于莉的疑问,萧江微微一笑,然后微微颔首,表示肯定。
接着,他语重心长地解释道:
“华国虽然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但所谓地大物博只不过是人们一种习惯上的说法罢了。
实际上,我国真正的能源和矿产储量相对而言只能算是中等水平。
在当前这种情况下,这些资源还足以维持几亿人的生活需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数量要么急剧增长,要么迅速减少,资源的消耗速度将会越来越快,其稀缺性也会愈发凸显出来。
因此,若想要确保国家在未来无论是人口激增还是急速下降的时代里都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我们真正需要去做的并非单纯地进行控制,而是应该着力调整整个社会的结构布局、优化工业的发展模式以及创新经济的运行方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于莉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她犹如一座连接国内与国际的坚固桥梁,致力于推动国货走向世界;
而萧江,则宛如这座桥梁的缔造者以及掌控其运行的核心人物。
正如一座宏伟壮观的大桥,若想要让尽可能多的车辆安全、顺畅地通行,必然离不开精心且合理的规划布局。
此刻,萧江正一脸严肃地阐述着他的想法:
“你仔细想想看,像原油、煤炭这样的能源物资,还有包括钢铁、铜等各种各样的金属矿产品,甚至包括数量庞大的粮食进口等,无一不需要耗费大量的外汇来实现。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获得充足的外汇呢?答案只有一个——将我们自主研发的先进产品成功打入全球市场。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源源不断地吸引海量的外汇流入,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
稍作停顿之后,萧江接着对于莉说道:
“因此,当你抵达香江之后,首先要做的便是尽快融入当地社会环境之中。
尽管我可以为你伪造一个全新的身份,但真正关键的还是在于你自身的个人习惯以及与人交流、处理事务时的方式方法等等方面,这些都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才行啊。
只要你能够切实做到上述要求,那么不出一年时间,你便可以全方位地开展相关工作,并为咱们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出属于自已的一份强大力量。”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萧江本是有意安排娄家来负责操办此事的,至少娄家算得上萧江的嫡系力量。
然而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又觉得娄家目前在外贸领域已然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成绩,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全球航运业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综合考虑之下,萧江认为此时再让娄家分心于此恐怕并非明智之举。
要是再让他们掌握这些工业产品的销售,他倒是不怕尾大不掉,只是这样的巨型财团可能被西方各国针对打压。
于莉见识短没关系,放在香江一年,她的见识就会远超许多人,萧江需要的是她做生意的脑袋,赚取更多的外汇,这样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而不是一昧依靠萧江自已的力量推动发展。
在这个特定年代,萧江不能完全照搬未来的市场和经济模式,甚至说那在这个时代根本行不通。
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百姓没有知识,大部分人连报纸都看不懂,听广播都是别人说什么是什么的时代里,他们缺乏后世百姓的见识和信息了解度。
所以萧江只能依靠推动上层思想变化,从而逐步推动信息大爆发时代的来临。
当绝大部分老百姓对世界,对国家,对民族,对生活都有了了解之后,那么大家接受新模式的社会发展就会很容易。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他能让社会发展进步,能让高层看到这种模式不影响主体变化,还能让所有人得到实惠,这就需要他手下所有人为这个模式创造出利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