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祖国,我的系统能穿三千世界

第30章 大雍朝-两位教授能量大

加入书架
书名:
报告祖国,我的系统能穿三千世界
作者:
深海阳光
本章字数:
4090
更新时间:
2024-11-14

陛下一口气把宝物全都充值到网购系统,甚至有点无事一身轻的感觉,这次回去都不怕被抢劫了,反正御林军带的车马里,空空如也,真不怕人抢。

而他们的陛下坐车上瘾,又赖着祁铭远的车,让他给送回皇宫。

这次封阳要留守璧山,完成璧山重建活动,生物学的吴敏教授,会带着陛下给她安排的本地学生六百人左右,留下来搞研究,顺便给封阳帮忙。

大雍朝虽然是封建王朝,也是男尊女卑、男子三妻四妾的文化,但对女性迫害不是很严重,朝中虽然没有女官,但各地都有女学,亦有很多女子抛头露面,经商种田的都不少。

但吴教授这样,以女性身份,被陛下御笔提名“仙师”称号,亲派各大书院的教习和优秀学子们去跟随听课的,还是头一份儿。

人家仙界甭管男女都做学问,林仙子就与大雍朝女子不同,跟林仙子同样来自仙界的吴教授,自然不能以大雍朝本地女子的标准去判断。

听说吴教授和太子新拜的王教授两位仙师,都是林仙子的师长,连林仙子和封太傅那样的人物,都要恭敬地喊他们一声教授,虚心向他们学习。

教授这个外来词,很快成为比太傅、国师更尊贵的名词,被大雍朝的文人们追捧。

书院的教习、学子们,心里再无半点不痛快,拿出虔诚的态度,前往璧山求学

三日之后,吴教授笔记,经她本人允许后,被传回各大书院,学子们见识了吴教授的大才之后,出现了新一波吹捧热。

璧山脚下,聚集了几千学子,联名上书吴教授,恳求允他们上璧山听课。

吴教授是那种在大学里当了多年讲师,最欣赏好学的学生,看他们那么热情,干脆自已去商城里自费买了几支录音笔,把她每日课程录下来,讲完之后,让机灵的军士,拿着录音笔去山脚下,通过大喇叭播放,给集合在山脚下的学子们讲课。

吴教授的美名,很快传遍整个郢都,朝着大雍朝之外的更多地方传播。

甚至于,贩夫走卒们,也都知道了吴敏教授的名字,因为吴教授一句“民以食为天”,大大提升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吴教授传授了一整套的选种、育苗、沤肥、间苗、人工授粉等农业手段,还下发了这套技术的印刷书籍,价格很便宜,只要一个铜板一本。

书都是吴教授和她的几个同事,在现代自费编撰,刻板印刷好,批量印刷了三千册,成本并不会很高。

别看吴教授只卖一个铜板一本,好像亏大了,可她这是私人行为,不走公账,拿到的铜板,回去之后可都是古董,就算到时候要上交,穿越特事部也得先给她把成本结了,总不能让她白贴钱。

吴敏教授这一义举,在大雍朝的学术界传开,博得了大量的赞誉。

吴教授更要求在他那里听过课的学生,不需要他们出束脩,只要求他们立下君子誓言,每人至少要去一个村庄传播新技术,并且同一年同一个村,传播技术的人不能超过两个。

就因为这条文人之间的君子协议,虽说吴教授只呆了三十天,可在她离开之后的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各地都在传播着她的美名,尤其是那些得到指点的农民,更是经常对天跪拜,还有不少地方给她立了长生碑。

这是生物学家吴敏教授这边的发展,林若纤这次穿越很忙,出于对学者的尊敬、对队友的信任,只要系统小网不发出警报,林若纤甚至都没关注过其他人的动态,自然也不知道吴教授那边的情况。

因为林若纤大学是历史系、学的考古和古文物鉴赏,她没能继续深造,一个本科生,很难找到本专业的工作,林若纤本来都已经准备向社会妥协,去找文职类工作。

也是大雍朝的几次穿越经历,接触的古文物越来越多,也让林若纤多了许多底气,想要捡起大学里学的专业知识。

这次机缘巧合,又有她们历史系的大能王科源教授同行,林若纤当然不想放弃近距离学习的机会,把姿态放得很低,乖乖跟着林教授当小跑腿,每天都努力蹭王教授的课。

王教授这次作为科室代表,时间紧任务重,本来他跟吴敏教授两个团队一起商量,计划好的,两个人的计划也是大同小异,既然不能带帮手,就以学术魅力,忽悠古人给他们打工。

为了执行计划,他们都做了充分准备,都决定擒贼先擒王,先搞定皇帝陛下,之后让陛下帮他们铺路,还愁引不来更多学生(免费打工仔)?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提前做准备,见到陛下之后,送上的东西都那么一步到胃,一下子就得到陛下的赏识。

之后的路,吴敏教授就走的很好,效果也很显著,得陛下赏识、宣传、亲派文人跟学之后,她的名声很快打出去,之后以她的才能,加上现代哈知识底蕴,折服更多学生。

再之后,吴教授只要布置作业,提出方案,就有各大书院的教习,甚至包括工部、太学、农部的官员们,都来参与。

比如吴教授想研究各地土质、水质、植被之类的,她只要布置作业,给他们分组,以学生们的能力,就可以给她去各地采样送过来。

吴教授的工作都不用出门,就有人给她完成。

再比如,吴教授就拿了一本植物大全出来给她的学生们启蒙,在农部任职的七皇子赵正旭,就拍着胸脯保证,要做一份大雍朝的植物大全。

吴教授却否定了赵正旭的想法,让他先做农业大全,等完成了这项小目标,再去做植物大全。

现在吴教授那边人手充足,积极性高,她大可以轻松地在幕后指点江山,对比起来,王教授就真苦哈哈了。

他的计划没错,人也没错,第一步擒贼先擒王计划,也完成的极好,他的《资治通鉴》明显比吴教授的沤肥法,更得陛下赏识。

可惜,他就是太优秀,后面的计划彻底夭折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