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郑公子为首的一些外来富商们,还想托小羽帮忙,引荐林若纤。
他们不崇拜什么仙子,就单纯地想跟林若纤谈谈代理。
仙子百货里很多东西,真的又便宜又好,他们着实心动,必须谈下代理权,带回去卖!
可惜小羽是油盐不进的机器人,无论他们使什么手段,都是一句不见。
郑公子这脑子,是真比一般人灵活,很快发现小羽的性格缺陷,他干脆送礼也不送了,采取了更适合小羽的沟通方式——直来直去!
“羽掌柜,既然林仙子没空,不知您是否能做主?给我们批发一些货?”
“可以做主。不批发,手环买。没有手环的,找我批量买,不打折。”小羽回答问题倒是清晰。
其他人傻眼了,他们绕了半天,不就是想找林仙子拿货吗,早知道不绕了,也不送礼了!
那个小羽管事是真过分,收礼她是真真收,办事她是从来不办,找她麻烦她也能退你礼物。
但问题是,谁有胆子得罪林仙子的人?以后还想不想吃这口暴利了?送出去的礼物,他们真不敢讨回来。
郑公子很快又问出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我们郑家在江南也有些人脉,不知能否代理一些仙子百货的东西?”
“你有手环,自已买,自已卖,我们不管。不搞代理,自已经营,自已售后,不许打我们的招牌。”
这么简单的吗?郑公子都愣住了,没想到还有这好事儿!
不搞代理的话,他就不用额外给对方上贡、也不用担心对方管制着他,经营自由、钱都他自已赚不好吗?
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代理约束,他能贩卖的货物,别人也能,在这方面他就没了优先权,但他们郑家在江南人面广、店面多,他完全可以把手环里的东西,直接搭在自已铺子里卖,还能带动自家生意。
江南和郢都距离远,根本不可能从郢都买东西回去,所以他直接用手环下单大量的货物,然后高价卖出去都可以,人家居然不管!
郑公子又问了几个细节问题,小羽回答都很准确到位。
郑公子他们得了准信,就急匆匆地收拾行李回家,时间不等人啊,赶紧回去下单卖货!
虽说羽掌柜给过准信,他们是三十天一个周期的上货,货源特别充足,尤其是那些又光滑、又结实、染色印花鲜艳又不会掉色的仙品布料,更是源源不断,不会卖完。
可同行的那么多人等着抢生意,郑人杰不想失了先机。
甚至为了避免被人抢光了,郑公子还提前下单买了一批货,让随从慢慢走水路给运回去。
他怕等他回到家,那些东西都被人抢完了!
就算羽掌柜告诉他,距离补货时间还有十二天,他骑马回去差不多需要五天,等他回去就算没货了,再等七天也能买到。
可谁知道呢?意外无处不在,总要先买回来一些才放心。
别说,郑人杰的头脑,是真没话说,他这批货,还真起了关键作用。
因为他花了整整五日,日夜兼程,骑马赶回到江南老家,第一时间就去库房下单的时候,他需要的好多东西已经没货、还有一些东西,已经库存很少,根本满足不了他们郑家的需求。
江南富庶,郑家生意做的又大,自然不怕多备些货。
好在林若纤现在的限购设置,经过穿越特事部的同事们研究,已经发现了更好的解决办法——
那就是在穿越期间,按天限购,所有商品第一天限购量为50%,以后每天的限购量,都是剩余库存的50%,当库存为1的时候,取消限购,倒计时第三天,限购取消。
比如越野车,库存就是1,所以限购在第一天就取消了。
比如这次货物里最抢手的物品,每天一上新就被抢完的物资——东北大米,林若纤备了60000斤,第一天限购量50%就是30000斤,被人买完之后,第二天余粮30000斤,限购量就是15000斤,每天就按照这个数减一半就对了,直到倒数第三天,一口气给卖完。
再比如经过仙子百货宣传,才突然卖爆了的各种化妆品,有一种国货雪花膏,方书衡本来给林若纤备货三千份,拿了那家厂商的一半库存。
作为女人,林若纤感觉三千份完全不够浪的,直接做主又把那家厂里剩下的三千件,一口气都给买完,还让王叔鼓励了厂家,先定下了一万份,让厂家尽快生产。
也就是说,林若纤这次一共上架了6000份百谊(改名架空防撞)雪花膏,第一天限购量3000,售出0份,第二天总库存还是6000,50%还是3000,这个限购量一直保持到第七天,也就是仙子百货开业。
仙子百货里的物件,都是额外的库存,没录入系统的,也防止被人买走了。所以仙子百货的业绩也没影响到百谊雪花膏。
看仙子百货打出名头了,郢都了贵人们、还有一些聪明的富商看到商机,听说这东西保质期有四年,只要有手环的,当然想可着劲儿地抢一些囤着。
第八天的时候百谊雪花膏的库存只有3000了,限购量也就按照3000的一半来,就是1500。之后这东西就是天天抢,天天卖到限购,天天限购量都在减少。
好在系统小网很人性化,考虑到古代早睡早起的习惯,没把每日更新时间设在凌晨零点,而是中午十二点,也就是古人的正午。
没关系,手环上自带时间,可以提醒他们抢购。
郑文杰对抢购这一套,适应的很好,哪怕是在赶路回家的一路上,他都在抢购物资。
不过那会儿郑二公子在骑马,不方便带太多东西,不敢抢购米面、也不敢抢购大量雪花膏,怕没地方放,他抢购的是很多人还没发现的商机——房事小雨伞。
这东西,绝对能赚翻!
就算方书衡是个黑心的,国产小雨伞,十只装的那种都能被他定价999。比正常售价溢出了十倍以上了。
可架不住这东西,在大雍朝根本没出现过,又特别实用。郑二公子有信心,至少这第一批,他能卖到一个银元宝一只。
不是一盒,是一盒里面拆出来装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