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都淳朴的很,从来不会干这种欺负女人的事情。
现在所有人都对邓以凡深恶痛绝,赶山队的人架着他就走了。
事情告一段落,几个女知青都过来给胡冬生道谢。
胡冬生的袄子脱给了杜牡丹,现在冻的身子直哆嗦,摆了摆手,就打算回家了。
杜牡丹才跑了过去:“等等!冬生哥!”
李大壮听到这话,冲着胡冬生嘿嘿一笑,识趣的拍了拍他:“那我先走了啊,有情况,记得告诉我!”
杜牡丹刚走过来,就听到了这句话,羞得脸颊一红。
胡冬生见状,一巴掌拍在这臭小子的屁股上:“去去去,别乱说话,人家城里姑娘,最注重名声了。”
随后才扭过头来,看向杜牡丹:“杜知青,有什么事吗?”
“今天,今天谢谢你了,还有你的袄子,我洗干净之后,会给你送过去的。”杜牡丹冲着胡冬生感激一笑。
胡冬生这才发现,这姑娘笑起来还有两个小酒窝,看起来面善的很。
“不客气不客气,一会儿村长会带你们到知青点那边去休息,今天你们受了惊,得好好休整休整,以后没事儿,就别往山上去了,山里危险多。”胡冬生点点头,客气道。
“这个给你。”杜牡丹的脸颊红的很,把脖子上的玉佩取下来,往胡冬生的手里一塞,羞得立刻跑开了。
“诶诶诶!”胡冬生手里拿着那温热的玉佩,人还没反应过来,杜牡丹就已经跑远了。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玉佩,又抬头望了望杜牡丹跑远的方向,心里头有些乱糟糟的。这玉佩一看就价值不菲,杜牡丹怎么能这么轻易的就送给自已呢?
手里的玉佩还带着淡淡的体香,让胡冬生耳根子都红了起来。
啥意思啊?
还没等胡冬生想明白了,刘长志就看到了胡冬生这边的动静,瞧着胡冬生手里的玉佩,也跟着一乐呵。
“冬生,你小子艳福不浅啊!这姑娘是县城下来的知青,是实打实的城里姑娘,最重要的啊,人家老爸可是县级的领导!”
刘长志意味深长的看着胡冬生:“你小子,也到了该说亲的日子了。”
啊?
说亲?
胡冬生脑子有些乱糟糟的,老老实实道:“害,村长,你可别逗我了,人家城里姑娘,哪里看得上咱们这种乡下小子,可别坏了人家姑娘的名声。”
“这玉佩,我等抽空了还是还给人家好了。”
倒不是胡冬生不乐意,他对这姑娘,也是颇有好感的。
之前见他们俩没爬上来,帮着他们说话,还挨了邓以凡一巴掌呢。
像这种仗义执言的姑娘,他哪儿高攀得上?
现在的他刚分家出来,住处都还没着落呢,哪儿就想着说亲的事情了?
“给你了你就拿着,这么还回去,不是伤了人家姑娘的心啊?”刘长志笑笑,开口道:“你可别把咱们村子的摇钱树给气跑了。”
见四下无人,刘长志才压低了声音:“她爸可不简单,来之前特意给我打了电话,让我重点关照的。”
要不是今天胡冬生和李大壮找到了几个知青,他还不知道怎么交代呢!
一想到杜牡丹刚才和邓以凡这种人待在一起,刘长志就一阵后怕,暗暗骂了两句后,才用村里的大喇叭表彰了胡冬生和李大壮。
两个人各自奖励了一百斤的粮食。
好不容易等到表彰结束,胡冬生这才流着鼻涕回了家。
都已经九点多了,但胡映雪和杨秀芳都还没睡,熬着姜汤等着呢。
“冬生,你回来......你的大袄子哪儿去了?”杨秀芳一下子就注意到,这儿子出门一趟,袄子都跟着飞了。
“啊,有个叫杜牡丹的女知青衣服破了,我就把袄子给她了。”胡冬生一五一十的开口,急忙围到火堆那儿去,这才感觉冻得冰冷的手好了一些。
胡映雪把姜汤用搪瓷杯端了过来,耳朵尖得很:“女知青?”
杨秀芳也来了兴趣,看着胡冬生。
胡冬生被看得有些不自在,轻咳一声说道:“我一个大男人,总不能看着人家冻死吧?”
“是是是,人家知青下乡,是来给咱们村子造福来了,不能委屈了人家。”杨秀芳不疑有他,点点头。
灌了两大杯姜汤后,胡冬生这才感觉身子暖了起来。
“对了妈,今天上山救人,村长奖了我一百斤粮食,明天就能送雪妮儿去念书了,到时候您把粮带上,给书院就可以了。”
读书是要屯粮的,除了要交的费用之外,还要带着粮食去上学,不然的话,中午就没饭吃了。
原本胡冬生打算还要上山几天的,没想到这阴差阳错的,倒是把粮食给凑齐了。
胡映雪听到这话,眼睛一亮:“真的吗?哥,我能去上学了?”
胡冬生点点头,摸了摸胡映雪的头:“当然了,雪妮儿这么聪明,不上学可就浪费了。”
杨秀芳也是满脸笑容:“太好了,雪妮儿能上学,咱们家也有指望了。”
胡映雪一想到明天要上学,激动的在家里四处乱窜,求着杨秀芳赶紧把新衣服缝制出来,让她明天穿着新衣服去上学。
胡冬生和杨秀芳哈哈大笑起来,闹腾了好一会,才把这妮儿哄去睡觉了。
躺在床上,胡冬生手里捏着那枚玉佩,脑子乱的跟浆糊似的,一闭上眼,就是杜牡丹那楚楚可怜的模样。
啧!
难不成是天赐的良缘?
前世的胡冬生,到落到粪坑里淹死都没说个媳妇儿。
主要还是因为家里穷的原因,他压根就没心思去说媳妇,娶人家进来,不就是让人家吃苦来了吗?
但这一世可不一样了,现在雪妮儿读书的事情解决了,送来的缘分,总不能往外推吧?
当务之急,还是先把住处给解决了。
娘仨一直住在集体住宅,也不是个事情,现在有粮有钱,红砖房住不起,但可以先修个木屋落脚。
等抽空了,找人去买买木材好了。
到时候慢慢修建。
......
第二天,天不见亮胡冬生一家人就起床了。
杨秀芳带着胡映雪去学堂里边儿报到,胡冬生则是趁着没落雪,和李大壮一起去山里碰碰运气。
猎枪背在背上,拖着一个雪排,胡冬生和李大壮就进山了。
李大壮这小子一副八卦的模样,嘿嘿一笑问道:“冬生,你今儿个咋换了件袄子,还怪好看的。”
胡冬生听到这话,忍不住白了李大壮一眼,真想一拳捶爆这小子的脑袋,明知故问啊!
见胡冬生不说话,李大壮也自觉地没趣。
到了半山腰的位置,两个人就朝着灌木丛里钻,看看能不能碰到点野味。
李大壮边走边说道:“昨天那邓以凡真是该死,居然敢打女知青的主意,幸好咱们去的及时,不然的话,可就出事儿了。”
胡冬生点点头:“是啊,以后咱们上山,也得多留点心眼,不能叫这种人给钻了空子。”
两个人在灌木丛里穿梭着,眼睛四处搜寻着,看看有没有什么猎物。
冬天的猎物不好找,两个人转悠了半天,连个兔子的影子都没见到。
李大壮忍不住抱怨道:“这天气,真是越来越冷了,连兔子都不出来了。”
胡冬生安慰道:“别着急,咱们再找找,说不定能碰到什么大家伙呢。”
就在这时,李大壮突然眼睛一亮,指着不远处的一片草丛说道:“冬生,你看那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