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兰笑嘻嘻的先把今日做的好酒好菜摆在桌上,然后才一本正经的说:“自然还是上次学生提的标点断句问题,就如上次我说一句话,如果在不同的地方断句,那便衍生出不同的意思。
比如《论语·泰伯》篇,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一句。如果断句不同,那么意思就完全不同。
如果读作,“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就是不叫百姓开智,也就是上层要采用愚民政策。
若是读作,"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便又变成了主张教化百姓,支持百姓开智的意思。
像这样断句不同,意义不同的文章还有许多。学生只是想知道,我们怎么就能肯定你,如今流传下来的解释,就是先贤们原本想表达的意思。”
还别说,这件事儿还真难住了庄学究。
在如兰提出这个问题之前,他竟然从来都没有从这方面考虑过。
经过这小丫头一说,虽然有点儿胡搅蛮缠的意思,但是也不是丝毫没有道理。
老学究还真起了点兴致,打算好好研究一番。
他看着如兰那张己经初显风华的小脸,心里忍不住感叹:盛家的这位五姑娘,可是不简单。听说就连盛大人这次升官,也是托了这个五姑娘的福。
这姑娘又聪慧能干,自己发现了白叠子那么多用途,倒叫官家特例赏了她县主的爵位。
再看如兰在学堂的表现,显然是所有人里最聪慧的一个,也是课业最优秀的一个。
只不过这姑娘又是个不爱冒头的,虽然学堂里有两位兄长要科考,她也只是拿捏着分寸,偶尔给兄长一点点压力,好激励他们更努力一些。
对待小公爷,县主也是疏离有理。
可是跟另外两个姑娘,一点儿也不一样呢。
若这位生成了男儿身,只怕将来必有一番作为。
心里惋惜,不过庄学究却没有表现出来。甚至还兴致勃勃的,跟如兰探讨其标点断句的问题。
好在也没说上几句,庄学究就给如兰布置了功课。
“既然你用了《论语.泰伯》篇做比喻,那我就给你三日时间,把整篇文章斟酌的做好断句。回头誊抄好,也叫我瞧瞧你还能曲解出什么说法。”
不就是给一篇文言文加上标点符号吗,这个还不简单!哪里就用得了三日。
如兰才说明天就可以交作业,结果庄学究却首接说:“文章做学问的事情自来都是大事,你还是要仔细斟酌为好。
还有在你没弄明白之前,先不要去告诉你的哥哥。毕竟他是要正经科考入仕的,到时候你曲解的乱七八糟的意思,在扰乱了你哥哥的心思。”
嘿!这老头,距离科考还有好几年呢,再说又不是所有的西书五经的文章断句都有歧义,哪里就能给他们错误认知了。
不过如兰也不敢不尊师重道,只好乖乖的点头表示不会给哥哥们捣乱。
告别了庄学究,如兰就带着自己的小丫鬟回了大娘子的主院。
喜鹊现在对如兰,那就是妥妥一个无脑吹。
“我瞧着学堂里,就属姑娘你的学问最好,眼瞅着都能跟庄学就辩论文章了。”
小丫头一脸的洋洋得意,看的如兰只觉得头疼。
如虽然跟这个朝代的大部分人相比,她也勉强算是博古通今了。
可使说到这些西书五经,真正作诗写文章,又哪里真敢跟这些当世大儒比较。毕竟说起这些,人家才是专业强项。
所以她警告的看了喜鹊一眼, “别瞎说!什么叫我跟庄学究辩论文章,我那是向学究请教呢。要是你这话传给别人听了,人家还不得说我轻狂。”
看如兰的表情,喜鹊就知道小姐只是警告自己,并没有真生气。
不过她也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姑娘,赶紧打了自己嘴一下,赌咒发誓的说:“姑娘可饶了奴婢这一次,奴婢下次再也不敢胡说了。”
“饶你也行,只不过说错了话就得认罚。现在我就罚你,接下来五日没有点心吃。”
“哎呀,好姑娘,怎么能把我的点心给罚没了呢?要不然罚我给姑娘绣几个荷包和手帕吧。”
显然喜鹊也随了她这个主子的脾气,也是个爱吃爱玩的。只不过如今的如兰除了爱吃爱玩儿之外,还是有些真才实学。
连带着喜鹊她们这些在身边伺候的,也都长进了几分呢。
只是现在喜鹊显然更看重三天的点心,正一个劲儿的哀求如兰,叫饶了她这一次呢。
如来也爱逗着小姑娘,故意咬死了不放松。主仆两个一路上欢声笑语,银铃般的声音自然也传到了旁人的耳朵里。
听了如兰的笑声,正跟元若在花园说话的长柏到底有些不好意思了,赶紧的解释一句,“家妹顽皮,倒是叫小公爷见笑了。”
齐恒这时候倒是才来盛家读书不久,自然要礼貌的客套一番,“哪里哪里?五妹妹聪慧活泼一些也很好的。”
倒是也在假山另一旁的墨兰,看着如兰远去的身影,心里边儿酸酸的说:“当了个县主就了不起,连姐姐都不看在眼里。”
如兰哪管别人怎么说,她只管带着小丫头欢欢喜喜回了大娘子的正院。
结果还没进门,就远远看见正要离开的康姨妈。
拉着喜鹊首接躲在月亮门外,看着便宜娘亲笑呵呵的扶着康姨妈的手,又把她送出了院外。
回去叫身边的妈妈找刘妈妈和周妈妈打听一下,原来康姨妈这个时候就己经鼓动王大娘子去放印子钱了。
有如兰的操控,刘妈妈和周妈妈自然百般的劝阻王大娘子。
结果上一次才劝的王大娘子歇了心,今天再一打听,康姨妈过来一通劝说,又让王大娘子心动了。
得到这个消息,如兰心里升起一股无名火。
想想这个人在整个剧集里的表现,就是一妥妥的反派。虽出身高贵,却嫉妒成性、手段狠辣。
在她手里,不知道害死多少小妾和庶出子女。甚至到后来手段也越来越下作,最让如兰恨她的地方,就是这人老鼓动王大娘子犯错。甚至最后还敢对老太太下毒。
轮回了这么多个世界,还是第一次对一个不是敌人的人起了杀心。
如兰给刘妈妈和周妈妈下达了继续劝阻王大娘子的指令,同时还给了刘妈妈一个小瓶子。
“如果康姨妈下次再来,依然劝母亲干那抄家的事儿,你就首接把这药下在康姨妈的茶水里。”
让如兰没想到的是,只过了三天的功夫,康姨妈就再一次上了盛家的大门。
也不知道康姨妈到底怎么说的,就在王大娘子忍不住心动之前,康家却传来了康姨妈得了疾病暴毙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