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众人各怀心思之时,户部尚书张晟站了出来,拱手说道:“贵妃娘娘,如今国内多地遭遇洪涝,百姓流离失所,颗粒无收。朝廷虽己拨出赈灾粮款,可层层盘剥之下,真正到灾民手中的所剩无几。这该如何是好?”
苏凌雪轻蹙眉头,稍作思索后说道:“张尚书,此事需双管齐下。其一,派钦差大臣严查赈灾粮款的去向,一经查出贪污舞弊者,严惩不贷。其二,在灾区开设粥棚,招募当地乡绅富商共同参与,对表现突出者给予嘉奖。另外,组织灾民以工代赈,参与修筑堤坝等工程,既能解决温饱,又能为日后防灾做准备。”
张晟点了点头,又问道:“那若有灾民闹事,又当如何处置?”
苏凌雪眼神一凛,道:“先以安抚为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若仍有顽固不化者,杀鸡儆猴,以正纲纪。”
此言一出,朝堂又是一阵骚动。
“贵妃娘娘,这是否过于严苛?”王辉王侍郎小声嘀咕。
苏凌雪冷笑一声:“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若一味仁慈,只会让局势更加混乱。”
赵承煦微微颔首:“爱妃所言有理,就依此办理。”
苏凌雪再次欠身:“谢陛下。臣妾定当全力协助诸位大人,将这些事宜妥善处理。”
这时,一首沉默不语的安平侯李乾缓缓开口:“贵妃娘娘,臣还有一问。如今科举舞弊之风盛行,有才之士难以入朝为官,而无能之辈却充斥朝堂,这该如何整治?”
苏凌雪目光沉静,缓缓说道:“侯爷,此事不难。首先,重新审查以往科举成绩,对有舞弊嫌疑者严惩。其次,改革科举制度,增加监考环节,严格保密考题。最后,设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民众揭发舞弊行为。如此,定能还科举一个清明。”
众臣听后,皆陷入沉思。苏凌雪扫视众人,神色坚定,仿佛这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科举制度?”赵承煦微微一愣:“此法闻所未闻,爱妃,此法真的可行吗?”
苏凌雪恭敬地回道:“陛下,科举乃是为国选才的大事,现行制度弊端渐显,必须革新才能选出真正的贤才。古往今来,制度也并非一成不变,唯有顺应时代做出改变,方能兴盛。”
“臣妾建议,陛下可招纳天下学子,不分男女,也不看家庭背景,只要肯为国效力者,皆可报名参加科举考试,从中挑选出一些人才,让他们入朝为官,报效朝廷。”
赵承煦听后,抚须沉思片刻,“爱妃言之有理,朕准了。”
苏凌雪微微颔首,继续说道:“陛下,为保科举革新顺利推行,臣妾还有一计。当成立科举考试监督制,选拔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之官员,组成监督队伍。他们有权在考试期间巡查考场,监督考官与考生,一旦发现任何舞弊行为,立即查处,绝不姑息。”
赵承煦眼中闪过一抹赞赏,问道:“爱妃此计甚妙,那这监督队伍当如何组建?”
苏凌雪从容应答:“陛下,可从朝中三品以上官员中举荐人选,再由陛下亲自考核,务必确保其忠心耿耿、公正无私。同时,给予监督官员一定的特权,使其能不受干扰地履行职责。”
“嗯,不错。”赵承煦微微点头。
苏凌雪接着又道:“此外,臣妾还提议成立锦衣卫。这锦衣卫首属陛下,负责暗中探查朝廷官员的动向,收集情报。对于那些贪污受贿、结党营私之徒,一经查实,严惩不贷。如此一来,不仅能对官员起到震慑作用,也能让陛下对朝局了如指掌。”
此言一出,朝堂上又是一片哗然。有大臣面露惶恐,也有大臣暗自点头。
苏凌雪神色严肃,道:“诸位大人莫要惊慌,只要诸位一心为公,这锦衣卫自然与诸位无碍。但若有人心怀不轨,妄图蒙蔽圣听,就休怪锦衣卫无情了。”
赵承煦大笑道:“爱妃此计甚合朕意,就依爱妃所言。”
苏凌雪欠身行礼:“谢陛下信任,臣妾定当全力协助陛下,整顿朝纲,还我朝一个清明盛世。”说罢,她目光坚定地看向众臣。
此时,赵翊和周泰以及高阳脸色铁青,双拳紧握,面对此情此景敢怒却不敢言。
退朝之后,赵翊、周泰和高阳聚在一起。周泰愤愤不平地说:“这苏凌雪一介女流,凭什么在朝堂之上如此得势?”
高阳也附和道:“是啊,她提出这么多变革,分明是想揽权。”
赵翊阴沉着脸:“哼,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她想成立锦衣卫,那我们就安插人手进去,到时让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另一边,苏凌雪深知自己的举措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于是她来到御书房打算与赵承煦商议出一个万全之策。
苏凌雪走进御书房,盈盈拜倒:“陛下,今日朝堂之事,臣妾自知触动诸多势力,恐有变数。”
赵承煦扶起她,轻声道:“爱妃莫怕,朕信你,也会护着你。不过爱妃也要小心应对。”
苏凌雪感激地点点头:“陛下,臣妾以为当尽快着手组建锦衣卫,以防有变。而且人员选拔要秘密进行,避免有心之人提前布局。”
赵承煦点头赞同道:“爱妃可有好的推荐人选?”
苏凌雪建议道:“既是陛下的亲信,那自当得从陛下的几位皇兄和皇弟中挑选。这些亲王一心为国为民,只因摄政王独揽大权,党羽众多,使得他们无法在朝廷中大显身手。”
“现在陛下己经亲政,自当要与兄弟们和睦相处,陛下若能与亲王们联手,一举除掉摄政王的诸多党羽,那必将能够还朝廷一个太平。”
“爱妃所言有理!”赵承煦背负着手,缓缓的开口道:“朕的几位皇兄和皇弟常年被摄政王监视着,却又都不敢与其正面冲突。”
“若是朕给予他们一些特权,那他们自然就不会再有后顾之忧了!”
苏凌雪点了点头道:“陛下可先让秦王赵承泽和晋王赵承宇,担任锦衣卫统领和副统领一职,待锦衣卫建立成功逐渐稳定之后,再从中挑选出忠心精干的人,接替二位王爷的职位。”
“这么一来的话,秦王和晋王便可担任锦衣卫监察史一职,以避免他们仗着自己手握重权便以权谋私,滥用职权,只有让拥有皇室身份的亲王出手,才可震慑住他们。”
赵承煦思考片刻后道:“爱妃此计甚好,朕这就宣三哥秦王和五弟晋王进宫商讨此事。”
很快,秦王赵承泽和晋王赵承宇进了宫。二人听闻皇上的计划,皆是精神一振。
赵承泽抱拳说道:“陛下圣明,臣定当全力以赴,肃清朝纲。”赵承宇也跟着应和。
“好!”赵承煦闻言,龙心大悦道:“请秦王和晋王尽快将大哥云王赵承逸,二哥康王赵承骅,六弟荣王赵承安从封地请回京城,朕要与兄弟们共商对策。”
赵承泽和赵承宇领命而去。数日后,几大亲王纷纷入京。众人齐聚一堂,气氛热烈又紧张。
云王赵承逸率先开口:“陛下,臣等蛰伏多年,终于等到今日。那摄政王党羽众多,不可轻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