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宣统

第31章 内阁改组之暗流涌动

加入书架
书名:
龙腾宣统
作者:
五行缺钱吖
本章字数:
2866
更新时间:
2025-04-29

龙腾元年的冬日,紫禁城的琉璃瓦覆上了一层薄雪,日光洒下,折射出清冷的光。养心殿内,炭火熊熊燃烧,却驱散不了殿中凝重的气氛。溥仪身着常服,面色沉稳,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缓缓扫过下方分列两排的大臣。今日,他将在此宣布一项足以撼动朝堂格局的重大决策 —— 改组内阁,为君主立宪的稳步推进清扫障碍。

“诸位爱卿,” 溥仪开口,声音虽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自新政推行以来,我大清在诸多方面己初现成效。然欲使君主立宪之大业顺遂,内阁之变革刻不容缓。” 他微微抬手,一旁的太监立刻呈上早己拟定好的改组方案。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以御史赵德昌为首的保守派大臣,满脸惊愕与愤懑。赵德昌 “扑通” 一声跪地,手中笏板高举过头,高声谏言:“陛下,祖宗成法不可废,如今贸然改组内阁,任用那些主张全盘西化的革新派,恐将动摇国本,使我大清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说罢,老泪纵横,额头重重磕在冰冷的地砖上。

几位与赵德昌志同道合的御史也纷纷跪地附和,言辞激烈,声声泣血,历数革新派的 “罪状”,恳请溥仪收回成命。他们认为,传统内阁架构历经数百年,维系着大清的稳定,如今引入新派官员,打破原有平衡,无疑是自毁长城。

而以张謇之子张孝若为代表的革新派官员,此刻则挺身而出。张孝若身形挺拔,神色坚毅,拱手向溥仪行礼后,目光扫向保守派,朗声道:“陛下圣明!旧内阁机构臃肿,权责不清,诸多政策推行受阻,效率低下。如当下工业发展,工部与户部在资金调配、项目审批上推诿扯皮,致使诸多工厂扩建计划延误。反观西方诸国,内阁各司其职,高效运转,国家方能日新月异。我大清若想富强,内阁改组势在必行。”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激烈的争论声在养心殿内回荡。溥仪静静地听着,神色未变,心中却对局势洞若观火。他深知,保守派眷恋旧制,不过是担忧自身权势受损;而革新派满怀壮志,渴望为大清开辟新路。但无论如何,君主立宪之路,内阁改组这一步,绝无退缩之理。

待双方稍作停歇,溥仪清了清嗓子,再度开口:“朕意己决,内阁改组之事,即刻施行。” 他展开手中的方案,目光炯炯,宣读起来:“新设经济规划部,统筹全国经济发展,制定产业政策;增设科技督导部,主管科研项目推进、技术革新。原内阁各部职责亦将重新梳理、明确……”

在这份方案中,一批年轻有为、留学归来且对新政理念深信不疑的官员,被委以重任。他们将在新内阁中占据关键职位,推动君主立宪相关政策的落地。

保守派大臣们听闻,如遭雷击,面如死灰。但溥仪紧接着说道:“诸位爱卿,朕深知变革之路艰难,然我大清若想在列强环伺下崛起,唯有破旧迎新。旧臣之功,朕亦铭记于心,新内阁组建后,将为诸位安排合适之职,共襄盛举。”

话己至此,保守派即便满心不甘,也不敢再公然违抗圣意,只得伏地领命。然而,朝堂下的暗流己然涌动。散朝后,赵德昌悄悄拉住几位亲信大臣,在一处偏殿内低声商议:“此祸事也!那革新派一旦掌权,我等处境堪忧。必须想个法子,挫挫他们的锐气,至少不能让他们肆意妄为。” 众人面色凝重,纷纷点头,谋划着日后如何在暗中抵制新内阁的政令。

而革新派这边,张孝若与同僚们则在府中举杯相庆。“此次陛下英明决断,我等定要不负圣望,将新政推向深入。” 张孝若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一饮而尽。但也有官员面露担忧:“虽说有陛下支持,可保守派势力根深蒂固,往后推行政策,怕是困难重重,还需谨慎行事。” 众人闻言,皆陷入沉思,深知前路漫漫,这场新旧势力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帷幕 。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