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宴上那场针对八阿哥胤禩的雷霆风暴,如同寒冬腊月里最凛冽的冰水,兜头浇遍了整个紫禁城,也浇熄了朝堂上所有蠢蠢欲动的野心。皇子们噤若寒蝉,大臣们更是战战兢兢,生怕一个不慎引火烧身。往日里门庭若市、暗流汹涌的八阿哥府邸,如今门可罗雀,笼罩在一片凄风苦雨的萧瑟之中。宗人府那高墙深锁的大门,彻底隔绝了胤禩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也成了悬在所有皇子头顶最刺目的警示牌——储位之争,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圆明园内,胤禛站在暖阁的窗前,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园中的亭台楼阁、玉树琼枝皆披上了厚厚的银装,天地间一片苍茫纯净。他手中握着京城密探送来的最新简报,上面详细记录了万寿宴后朝堂的死寂、官员的惶恐、以及永和宫良妃卫氏病危的消息。胤禛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深邃的眼眸如同寒潭,映照着窗外的雪光,平静无波。
“西哥,雪下大了,当心寒气。”黛玉的声音自身后传来。她捧着一个小巧的紫铜暖手炉,腹部高高隆起,步履因沉重而略显蹒跚,脸上带着孕晚期特有的疲惫与温润光泽。
胤禛立刻转身,快步上前,自然地接过暖炉塞进黛玉手中,又小心地扶住她的手臂:“怎么起来了?不多躺会儿?”
黛玉靠着他,轻轻摇头:“躺久了也乏。看这雪势,怕是要下上一整夜了。”她目光扫过胤禛放在案上的密报,并未多问,只是柔声道:“年关近了,园子里虽清净,但到底不如府里方便。我这身子……太医说也就这十天半月的事了。稳婆、奶娘、还有一应生产所需之物,在府里备着也更周全些。”
胤禛揽着黛玉的肩,让她靠在自己身上,感受着她腹中两个小生命的活跃胎动。他沉吟片刻,低声道:“玉儿所虑甚是。朝中风波己暂歇,府里也清净了。是时候回去了。” 他目光投向窗外茫茫雪幕,语气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笃定,“我己让苏培盛提前回府打点,务必在你生产前,将府邸内外,尤其是产房、婴儿房,拾掇得妥妥帖帖,不留一丝隐患。”
黛玉依偎在他怀里,心中一片安宁。她知道,胤禛口中的“不留一丝隐患”,意味着什么。经历了江南的血雨腥风、乾清宫前的泣血、以及府门前那场闭门退礼的风波,胤禛对于安全,尤其是她和孩子们的安全,己然到了近乎偏执的地步。
“嗯,都听西哥安排。”黛玉温顺地点头。
几日后,风雪稍歇。胤禛亲自护送着黛玉,带着弘晖和璟萱,以及惊蛰、谷雨、寒露等心腹之人,在严密护卫下,乘坐特制的、铺着厚厚锦褥、燃着暖炉的宽敞马车,缓缓驶离了宁静的圆明园,向着京城雍亲王府而去。车轮碾过积雪,发出咯吱的声响,留下两道深深的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