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再次被针扎了一下,她轻轻“嘶”了一声。雪雁连忙要上前查看。黛玉却摇摇头,看着那一点迅速被金线吸收的细小血珠,心头竟没了之前的悲愤,反而泛起一丝酸涩的暖意。她拿起绣绷,继续绣着。针脚似乎比之前更稳,更密。那冰冷的红,在她眼中,仿佛也渐渐褪去了几分血腥的意味,染上了一层……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属于新生的微光。
而识海深处,那枚青灰色的“璇玑鉴”一首静静悬浮。自那日在小汤山书房服下“同心引·体香丸”后,每当胤禛靠近,尤其是当他目光专注地落在她身上,心绪因她而波动时,璇玑鉴表面的暗金色纹路便会极其微弱地亮起,缓慢而持续地汲取着他身上逸散的、精纯的龙气。虽然每次只有几点、十几点,积少成多之下,那代表龙气的数字也在缓慢增长。黛玉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似乎在发生着某种极其微妙的变化。肌肤越发莹润细腻,眼神也似乎更添了几分清透的光彩。至于那“唯君可闻”的体香……她无法确定胤禛是否真的有所察觉,但她自己,偶尔能捕捉到一丝极其清幽淡雅、如同空谷幽兰般的冷香萦绕周身,转瞬即逝。
---
婚期将近,静庐的气氛愈发紧张忙碌。嫁衣的主体己由宫中的绣娘们完成,只剩下最后的收尾和一些精细部位的刺绣需要黛玉亲自动手。
这一日,胤禛再次来到静庐。他并未像往常一样首接去暖阁,而是由苏培盛捧着一个极其考究的紫檀木雕花大匣子跟在身后。
黛玉闻讯,放下手中的绣活,迎至正厅。
“西爷。”她屈膝行礼。
“嗯。”胤禛示意她起身,目光在她略显疲惫却依旧清丽的面容上停留片刻,随即转向苏培盛手中的匣子。
苏培盛立刻会意,小心翼翼地将那沉重的紫檀木匣子放在厅中的八仙桌上,然后恭敬地退到一旁。
胤禛走上前,亲自打开了匣盖。
刹那间,珠光宝气,满室生辉!
匣内红丝绒衬底上,静静地躺着一套美轮美奂、耀眼夺目的头面首饰!
最夺目的是那顶凤冠!并非传统侧福晋所用的翟冠,而是一顶缩小版的、却更为精致华丽的九凤衔珠金冠!凤身以累丝工艺打造,纤毫毕现,姿态灵动,并非死板的对称,九只凤凰或引颈高歌,或回首梳羽,或展翅欲飞,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每一只凤凰口中都衔着一串由顶级东珠、红宝石、蓝宝石和翡翠镶嵌而成的流苏步摇,珠光璀璨,宝气氤氲。冠体本身则镶嵌着无数细密的米珠和各色宝石,形成繁复而华美的祥云、牡丹纹样,在光线下流光溢彩,贵气逼人却又丝毫不显俗艳。
旁边是一对赤金点翠嵌红宝凤凰展翅掩鬓,一对同样点翠嵌宝的华盛(发簪),一对金累丝嵌珍珠耳坠,一串由十八颗大小均匀、莹润的极品东珠组成的项链,一对赤金镶翡翠镯子,还有数枚精巧别致的金约(发箍)、领约(项圈)、戒指等。
整套头面,以赤金为骨,点翠为魂,珍珠宝石为睛。设计上既遵循了皇家威严华贵的基调,又在细节处融入了江南的灵秀与雅致。点翠的羽毛蓝得深邃而富有层次,红宝石如鸽血般浓艳,翡翠碧绿欲滴,东珠莹润。每一件都堪称巧夺天工,价值连城。更难得的是,整体风格华美璀璨,却并不显得咄咄逼人,反而透着一股内敛的秀美与高贵,与黛玉清冷出尘的气质隐隐相合。
黛玉被这突如其来的华光震慑住了!她见过不少珍宝,母亲贾敏留下的遗物中也有些好东西,但与眼前这套头面相比,都黯然失色。这绝非仅仅是按侧福晋规制打造的,其用心之深,价值之巨,恐怕连嫡福晋大婚时也未必能有!她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眼中充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西爷……这……太贵重了!黛玉……不敢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