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宫内,三千大道符文在虚空中流转不息,却又在两人周身三丈之外悄然静止。鸿钧道祖端坐九彩云台,目光平静地注视着眼前这位特殊的访客。
"道友可知,自开天辟地以来,能独自寻到紫霄宫者,不过五指之数。"鸿钧的声音不带丝毫波澜,却在林墨识海中激起阵阵涟漪。
林墨拱手一礼,混沌之气在周身流转,将这股天道威压化解于无形:"道祖谬赞。不过是借了混沌珠的便利罢了。"
鸿钧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头顶的造化玉碟微微转动:"混沌珠竟己认主,难怪道友能走出第三条路。"
殿内忽然陷入一种奇特的静谧。这不是普通的沉默,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大道理念在无声交锋。鸿钧周身清气流转,演化着天道至理;林墨体内混沌之气沉浮,彰显着无限可能。
"道友认为,洪荒未来当如何演化?"鸿钧突然开口,声音中带着天道回响。
林墨不假思索:"事在人为,未来当由众生自决。"
鸿钧轻轻摇头,袖袍一挥,虚空中浮现出万千光影:"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巫妖量劫、人族当兴,此乃定数。"
光影中清晰显现出未来景象:巫妖大战导致天地倾覆,人族在废墟中崛起,六圣治世,洪荒进入新的纪元。每一个画面都散发着不可违逆的天道意志。
林墨凝视这些画面,突然轻笑一声:"道祖可知,在我眼中,这些所谓'定数',不过是万千可能中最容易实现的一条?"
他体内混沌珠骤然亮起,同样演化出无数未来景象。有的画面中巫妖两族达成平衡,有的显示魔族席卷洪荒,更有甚者展现出完全不同的文明轨迹。这些画面交织变幻,仿佛一片混沌星海。
鸿钧的目光第一次出现了波动:"道友的混沌推演,确实别开生面。但天道大势,不可轻改。"
"为何不可?"林墨反问,"道祖合道,为的是维护天道运转。而我等修道,不正是要超脱束缚?"
鸿钧沉默片刻,忽然问道:"道友可曾想过,若人人皆如你这般妄改天机,洪荒会变成何等模样?"
这个问题让林墨微微一怔。他确实没有考虑过这个层面——若每个大能都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天道轨迹,洪荒确实会陷入混乱。
见林墨沉思,鸿钧继续道:"我立玄门,定圣位,非为私心,实乃维持洪荒秩序。天道如河,需有堤坝引导,否则必将泛滥成灾。"
林墨注意到,鸿钧说这番话时,造化玉碟上的裂痕若隐若现。这位道祖似乎真的在承受着某种常人难以想象的重担。
"道祖苦心,我明白了。"林墨语气缓和下来,"但我仍坚持认为,在维护秩序的同时,也该给变数留有余地。"
鸿钧微微颔首:"这便是你我道争所在。我求稳定,你求变通。"
两人再次陷入沉默。这一次的静默不再剑拔弩张,反而带着几分互相理解的意味。
忽然,鸿钧话锋一转:"道友体内那枚菩提子,近来可好?"
林墨心头一震,没想到鸿钧连这个都知道。他坦然回应:"己生根发芽,长势喜人。"
"接引准提若是知晓,怕是要心疼不己。"鸿钧难得流露出一丝人性化的笑意,"不过这也是他们的因果。"
林墨趁机问道:"道祖对西方二位,似乎格外宽容?"
"天道至公,损有余而补不足。"鸿钧意味深长地说,"西方贫瘠,故得多些机缘。就如道友的混沌之道,不也是天道留给众生的一线变数?"
这番话让林墨对鸿钧的印象彻底改变。后世传说中那个偏心玄门、打压西方的道祖形象轰然崩塌。眼前的鸿钧,更像是一个苦心维持洪荒平衡的守护者。
"如此说来,道祖是默许我的作为了?"林墨试探道。
鸿钧轻轻摇头:"非是默许,而是包容。天道如海,能纳百川。只要不坏洪荒根基,各种道统自有其存在之理。"
他忽然起身,这是林墨第一次见到道祖离开云台:"不过巫妖量劫在即,道友若执意插手,需承担相应因果。"
林墨郑重颔首:"这是自然。"
鸿钧最后看了他一眼:"今日论道,到此为止。他日洪荒再见,你我为道友,亦是对手。"
话音未落,鸿钧的身影己然消散。紫霄宫的大门无声开启,送客之意不言而喻。
林墨走出紫霄宫时,混沌中正掀起滔天风暴。但他的心境却异常平静,与鸿钧的这场论道,让他对洪荒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
"既如此,就让我看看,这道争究竟谁能更胜一筹。"
他望向洪荒方向,眼中混沌之气剧烈翻涌,一个前所未有的计划正在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