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风卷着碎雪扑在永昌集团的玻璃幕墙上,圆圆攥着装有方案的牛皮纸袋,指甲在掌心掐出月牙形的红痕。
昨晚谢峰将她的方案摔在桌上时,那句"两千万的项目容不得第二次失误"还在耳畔震响,此刻她却要独自敲响陈硕的办公室门。
"林小姐?"秘书小姐挑眉接过名片,指尖在预约本上划过,"陈总今天下午只留白了十五分钟..."话音未落,门突然从内推开,陈硕抱着文件夹走出,西装上的银袖扣在廊灯下泛着冷光。
"巧了,正要去会议室。"他扫了眼她手里的纸袋,语气像冰面下的暗流,"不过只有十分钟。"
会议室的冷空调打得很足,圆圆解开羊绒大衣时,看见自己映在玻璃上的倒影——白衬衫领口端正,却在左襟沾了片几乎看不见的咖啡渍。那是今早赶方案时泼的,此刻却像个不吉利的征兆。
"上周的方案我们重新做了压力测试。"她铺开资料,强迫自己忽略陈硕交叉的双腿,"关于材料成本浮动,我们不仅优化了期货对冲模型,还联系了三家备用供应商。"投影仪亮起的瞬间,她听见自己的声音比昨天沉稳三分,"这是模拟极端天气下的成本曲线对比..."
"林小姐很努力。"陈硕突然打断,指尖敲了敲她精心制作的图表,"但永昌要的不是亡羊补牢的方案,是能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对的合作伙伴。"他往后靠进椅背,领带夹上的蓝宝石折射出冷光,"听说谢总最近在考虑调整管培生考核?"
这句话像针尖扎进心脏。圆圆想起今早路过茶水间时,听见同事议论"听说21楼的管培生要被换掉",此刻喉间泛起铁锈味。她忽然注意到陈硕办公桌上摆着个相框,里面是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手里攥着朵皱巴巴的向日葵。
"陈总监女儿很可爱。"她听见自己的声音突然柔软下来,"上次在会议室,我看您戒指内侧刻着'Sophia',应该是她的名字吧?"
陈硕的瞳孔微微收缩。圆圆迅速翻开随身手包,取出张淡粉色的卡片:"这是我昨天路过手工店做的,本来想送给客户小朋友。"卡片翻开,里面是用干花贴成的向日葵,花瓣边缘染着金粉,"店员说向日葵是'沉默的太阳',特别适合送给爸爸。"
会议室的时钟滴答作响。陈硕接过卡片时,指腹擦过她指尖,那温度比昨天握手时多了丝暖意。"她总说我没时间陪她做手工。"他声音轻得像雪,"上周家长会我又缺席了..."
"其实小朋友要的不是完美爸爸。"圆圆想起自己小时候,父亲总把"下次一定"挂在嘴边,却在她十二岁生日冒雨买蛋糕摔断了伞骨,"我记得有次下雨,我爸把公文包顶在我头上,自己淋得感冒三天..."她低头轻笑,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影,"后来他说,那一刻突然明白,比起当无所不能的英雄,更重要的是让女儿知道,爸爸永远在她身边。"
陈硕沉默地看着卡片,突然伸手扯开领带,露出左侧锁骨处的烫伤疤:"Sophia两岁时打翻了热汤,我抱着她冲下楼,连电梯都等不及..."他指尖抚过疤痕,声音突然沙哑,"这些年总想着给她最好的生活,却忘了..."
"所以陈总监才会特别重视合作伙伴的'可靠性'吧?"圆圆适时接过话头,将新方案推到他面前,"就像您给Sophia挑玩具,一定会选经过三重质检的品牌。我们这次不仅增加了应急响应机制,还把关键节点责任到人,每个负责人的联系方式都列在了附录里。"
她翻开最后一页,三张名片整齐排列,每张背面都用红笔标注了"24小时待命"。陈硕的目光在名片上停留,忽然笑了:"林小姐这招'曲线救国',比谢总当年带我看工地时聪明多了。"
"谢总?"圆圆愣了半秒,想起入职时听说陈硕曾是谢氏旧部,三年前跳槽到永昌。
"当年我第一次跟千万级项目,也犯过低级错误。"陈硕指尖敲了敲她的方案,"谢总没骂我,只让我在暴雨天守着基坑整整一夜,说'当你担心方案出错像担心孩子发烧一样时,才算入了行'。"他突然站起身,从保险柜里取出份文件,"这是永昌的风险评估报告,按流程本该下周才发。"
牛皮纸袋封口的火漆印在她掌心硌出纹路。圆圆突然想起昨晚谢峰在办公室说的话:"陈硕这种人,吃软不吃硬,但前提是你得让他看到你骨头里的东西。"此刻她终于明白,那"东西"不是数据堆砌的方案,而是能穿透利益表象的共情力。
"其实我今天来,还带了样东西。"她从手包夹层取出个小塑料袋,里面装着枚银色袖扣,"昨天散会后在电梯口捡到的,猜是陈总监掉的。"
陈硕挑眉接过,看清刻字时眼神骤然温和——那是Sophia去年生日用蜡笔写的"DAD",被他拿去做成了袖扣。"林小姐不仅记忆力好,观察力也很敏锐。"他将袖扣别回袖口,金属扣合声清脆如铃,"下午三点,带正式合同来签字吧。记住,这次别再让谢总替你收尾了。"
离开永昌时,雪停了。圆圆站在写字楼前,看着自己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消散。手包里的手机震动,谢峰发来条消息:"成了?"她盯着屏幕轻笑,回复:"多亏谢总当年带陈总监看基坑的'特训'。"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阳光突然穿透云层,在她睫毛上镀了层金边。她摸出那枚没用上的50元手工店消费券,想起制作卡片时,店员说"干花能保存三年"。或许有些东西,比两千万的合同更有保质期——比如让人愿意敞开心扉的温度,比如在数据之外依然跳动的人心。
下午的签约仪式上,陈硕当着双方团队的面说:"选择谢氏,不仅因为方案完善,更因为林小姐让我看到,一个能记住客户细节的人,必然能记住项目的每个关键节点。"他的目光扫过谢峰,后者正似笑非笑地转着钢笔,"谢总果然很会培养人。"
谢峰的钢笔突然顿住,抬眸看她时,眼底闪过一丝她读不懂的光。圆圆想起今早出门前,特意在包里塞了枚备用袖扣,此刻它静静躺在夹层里,像个未说出口的秘密。她终于明白,职场中的"机智"从不是灵光一现,而是把每分留意都化作伏笔,在关键时刻织成照亮前路的星网。
签约结束后,谢峰将她叫到天台。暮色漫过城市天际线,远处的霓虹次第亮起。"说说看,"他倚着栏杆,指尖夹着支未点燃的烟,"那50块花得值吗?"
"值。"圆圆望着脚下川流不息的车灯,想起卡片里的干花,"因为我用它买到了比数据更重要的东西。"
谢峰忽然笑了,那抹笑在 dusk 中格外柔和:"明天去财务部报销吧,就记在'客户情感维护'项下。"他转身时,风衣下摆扫过她手背,"不过下次再敢擅自行动,我会让你把那50块钱折成打印纸,铺满整个会议室。"
夜风卷起她的发丝,带着CBD特有的咖啡香。圆圆摸出手机,给父亲发消息:"爸,今天用您教的'看人之法'谈成了项目,原来真正的高情商,不是讨好,是看见别人藏在盔甲下的柔软。"发送完毕,她抬头望向谢氏集团大厦顶端的logo,红光在暮色中格外醒目。
手机震动,父亲回复:"我家圆圆终于学会用'巧劲'了。记住,真正的聪明人,手里握的不是锤子,而是能打开不同心门的钥匙。"
圆圆轻笑,将手机塞进大衣口袋。远处传来跨年倒计时的预演钟声,惊起群鸽掠过靛蓝天幕。她知道,这个用50元挽回两千万的下午,会成为她职场笔记里最特别的一页——那里写着比数字更鲜活的成长,写着在钢筋森林里,如何让心的温度成为最锋利的武器。
谢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发什么呆?走了,去见下一个客户。"他己经披上了黑色大衣,背影在暮色中像座移动的雪山。圆圆快步跟上,高跟鞋叩击地面的声音与他的皮鞋声错落成韵,像某种新生的节拍。
雪后的第一个晴天,城市正在暮色中舒展筋骨。圆圆摸了摸手包里的干花卡片,忽然明白,有些补救从不是亡羊补牢,而是让裂缝成为光照进来的地方——就像此刻,她踩碎最后一片残雪,看着自己的影子与谢峰的重叠在一起,在即将到来的夜色中,拓印出属于职场人的新章。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