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换个活法过一生

第22章 游城墙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之换个活法过一生
作者:
萱媺
本章字数:
4466
更新时间:
2025-05-19

我们也是到了旅社才发现,原来安妹子她家的旅社是自家建房改造的,名叫安心旅社,有三个接待客人的房间。

用三蹦子拉我们回来的年轻小伙子叫安红卫,都叫他“卫卫”。

我们登记了信息,被引到了一间干净整洁的房间里,这个房间只有一张大床,安红卫见状立刻从自家居住的房子里搬出来一张行军床,迅速铺好。

“这,行吗?”娘不禁问道。

安红卫憨憨地笑了笑:“大娘,这有啥不行的。你们三个人,住一张床挤是能挤得下,就是可能睡不好。有了这张小床,两个人睡大床,一个睡这张小床,肯定能睡好。还不用加钱。”

娘一听不用加钱,她便不再说什么了。

“我们下午要出去玩,行李这些放房间没关系吧?”我环视了一眼房间,开口道。

安红卫笑着应道:“肯定没问题的,姨就放心吧,我们这儿是正规的旅社,有证呢!”

我这才放下心来。

安红卫又接着建议道:“大娘、姨,你们下午想去哪里玩呀?需不需要向导?我们这儿也提供向导服务,可以带着你们去古城各处景点游玩,绝不让你们走回头路,白花冤枉钱!”

我们仨对视一眼,这服务有点意思呀。

“怎么个服务法呢?”我问道。

安红卫一听我这么问,有些激动地搓了搓手:“我这会儿要去火车站接我嫂子,就让我妹给你们介绍,行吗?”

我想起安妹子在火车站说过的话,便点了点头,“行!”

安红卫从房间里出去了,顺手还带上了门。

我和娘将房间里里外外转了一遍,又去外面的厕所和澡堂子瞧了瞧。

“这家还不错!”娘看完评价道。

我跟着点头。

看完了房间,我们开始收拾行李,能放在房间里的物品我们尽量取出放外面,像钱啊身份证啊我们就拿了出来,一人背一个小包。

这样外出随身的行李也不会太重。

刚收拾好,有人敲门“笃笃笃——”

“谁啊?”

“我是安红英,安红卫的妹妹。”清脆的女声隔着门传了进来。

哦,是她,她来了。

安安过去开了门。

“姐姐!”

安红英也不进门,就站在门外,朝着我们说道:“请问,是你们需要向导服务吗?”

我走到安安身边,看着安红英点头说道:“是我们。不知道咱这个是怎么个服务法呢?”

安红英笑起来真好看,一双眼睛弯弯的,像天边的月。她的皮肤很水灵,身上还有股书卷气。只见她笑着回答我的话:“姨,我们旅社的向导服务,会帮你们制定游玩的路线,规划最合理的出行方式,全程跟着你们,为你们服务。”

这倒是新鲜!

“那要怎么收费的呢?”我问道。

“我们是按天收费的,一天下来是五块钱。”安红英回道。

倒也不算太贵,不过我看看娘,娘看看我。

“行啊,姐姐,那我们的向导是你吗?”第一个开口同意的居然是安安。

“是我。”

“那行,我们收拾一下,等会儿咱就出发。”安安既然开口了,那我和娘也不好再说什么,再说了,我们娘俩要是拒绝,安安的面子往哪搁呀?

安红英表示那她在旅社门口等我们,然后便离开了。

她走了以后,我关上了门,询问安安:“安安,你怎么同意了?”

安安一本正经地回我:“妈,那个姐姐挺有意思的,她说的向导服务也很新鲜,再说了,一天五块钱,也很划算,我手里的零花钱都够请她当向导的了。”

那倒也是,我们面馆目前一碗面大概一块多,一天的流水少说也有好几十,生意好的时候能有一百多,五块钱对我们来说不过是几碗面的价格。

“那行!走,咱出去!”

就这样,我们收拾好包出了门,出门前我还带了水壶。

旅社前台有热水壶,我给水壶里灌满了水,安红英就在旁边站着,没有说什么,脸上也一首带着笑容。

“大娘、姨,你们想要去哪里呢?”安红英询问。

安安把自己出发前从本子上撕下来的那张纸递给安红英:“姐姐,我们想去这些地方,你觉得下午最合适去哪儿?”

安红英接过纸,快速浏览了一遍,又抬头看向我们:“你们吃午饭了吗?”

“吃过了,吃过了!”

“那行,既然吃过饭了,那我们首接出发,先上城墙,走一走,看看护城河和咱古城风貌,之后去革命公园逛一逛,逛完公园再去看看钟鼓楼,去回民饮食街吃小吃。你们觉得这个行程怎么样?”

我们三人连连点头,反正古城对我们来说很陌生,还不如听安红英这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说的话。

安红英叫来了一辆三轮车,拉着我们坐了上去。

“去南门底下。”

“好嘞!你们坐好了哦!”说完师傅便蹬着三轮车出发了。

不一会儿,我们便到了城墙根下,高耸厚重的城墙,城楼上正中间位置有“永宁门”三个大字。安红英带着我们找了她的熟人,两人说了几句话,她的那个熟人便放我们上了城墙,没有收门票钱。

安红英这时候开始介绍:“这里是城墙的正南门——永宁门,是城门中资格最老、也是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城门。它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始建于隋朝,就是《隋唐演义》的那个隋朝。

门楼有三重:闸楼、箭楼、正楼。闸楼在外,箭楼在中,正楼在里,箭楼与正楼之间的围墙为瓮城。

你们往下看,城门外侧有方形的护门小城,这就是瓮城,它的修建是为了在战争时能形成‘瓮中捉鳖’的防御效果的。

你们再看,瓮城与我们站着的主城墙之间的那个部分,便是箭楼;瓮城外侧,便是月城与闸楼;闸楼负责控制护城河的吊桥起落。

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是不完整的,听说明年政府要开始重新复建月城与闸楼。待一切重修,便可以复原以前的城楼样子。

外面绕着城墙一周的河,便是护城河。战时,护城河上的吊桥便会升起,敌人便无法首接过河进攻。

城墙,以及上面的一切建筑,都是服务于军事的,这便是我们古代人的智慧结晶。”

果然,请了个本地人就是舒服,什么都知道。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