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办公室只剩下键盘敲击的微弱回响。
苏晓工位上的显示器是唯一的光源,映照着她略显疲惫却异常专注的脸庞。
空气里弥漫着速溶咖啡的浓郁气味,带着一丝苦涩。
窗外,城市的霓虹灯隔着玻璃变得模糊不清,如同晕开的水彩。
细化创新项目方案报告的任务,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肩头。
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梳理,更涉及到多个部门的数据调取和业务流程的整合。
然而,各部门的配合意愿参差不齐。
尤其是李经理主管的运营部,设置的障碍几乎毫不掩饰。
他们提供的资料要么姗姗来迟,要么缺斤少两,关键数据模糊不清。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紧迫感如同不断收紧的绳索。
系统面板上的【个人状态面板】无声地发出警告。
【精神力】和【体力值】的数值条正在缓慢但持续地下降。
【疲劳度】的百分比却在迅速攀升。
系统提示她,身体需要休息或者能量补充。
苏晓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烦躁。
她需要效率,需要精力,更需要打破眼前的僵局。
意念微动,她打开了系统商店界面。
当前生存点:55点。
目光扫过那些琳琅满目的技能和道具,大部分价格高昂,令人望而却步。
除了几种基础的恢复药剂,她的视线停留在一个新增的物品上。
【高效工作药剂(2小时)】
效果:大幅提升专注度和思维速度,减少疲劳感。
售价:40点生存点。
正是她此刻最需要的。
没有犹豫,苏晓选择了购买。
生存点瞬间扣除,只剩下15点。
一瓶散发着微光的蓝色药剂出现在系统背包中。
接着,她切换到【职场关系网】界面。
对几个配合不积极的部门联系人,她逐一查看了信息。
结果并不意外。
好感度普遍显示为【中立】或【警惕】。
【状态】栏则多是【忙碌】或者【敷衍】。
指望他们主动配合,显然不现实。
必须采取更主动的策略。
苏晓没有立刻服用药剂。
她先是调出运营部提交的那份错漏百出的数据报告。
【洞察之眼(中级)】悄然开启。
原本令人头疼的表格和文字,在她眼中呈现出不同的层次。
那些被刻意模糊处理的脚注,数据间不合逻辑的跳跃,以及明显遗漏的关键业务指标,都无所遁形。
李经理团队的敷衍和小动作,在系统能力的辅助下,清晰可见。
苏晓嘴角勾起一抹冷意。
她拥有【高效工作药剂】带来的爆发力。
她还有【洞察之眼】的辨识能力。
虽然生存点所剩无几,但陈菲的支持是一条重要的外部助力。
挑战极限,用智慧和努力碾碎障碍,这正是她所擅长的。
短期目标很明确:利用药剂和系统能力,高效完成方案报告,识破并绕开那些人为设置的壁垒,确保报告质量,为下周的汇报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还要尽可能完成新的日常或周常任务,补充捉襟见肘的生存点。
长远来看,这次汇报的成功,将是推动项目落地,乃至在即将到来的组织调整中占据有利位置的关键一步。
这首接关系到系统提示的潜在主线任务:确保自身安全并获取晋升机会。
李经理虽然没有再当面发难,但他的阻力无处不在。
那些消极配合,背后可能存在的“项目不切实际”、“苏晓急于出风头”的议论,都是无形的刀子。
这也是职场的常态。
没有明确的强制指令,没有足够的利益捆绑,谁会为一个新人的“创新构想”平白付出额外的精力?
苏晓不再犹豫,取出了【高效工作药剂】,仰头服下。
一股温和的暖流迅速扩散至西肢百骸。
先前笼罩身心的疲惫感如同被阳光驱散的薄雾,瞬间消散无踪。
大脑仿佛被注入了清泉,思维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和敏捷。
她重新将目光投向屏幕。
文档,数据,流程图。
【洞察之眼】全力运转,问题点被迅速标记、归类。
她没有浪费时间去指责运营部或其他部门提供的垃圾信息。
绕开那些不配合的基层联系人,她首接点开了陈菲的对话框。
她没有首接抱怨,而是措辞委婉地表达了担忧。
“菲姐,为了确保方案报告的质量和数据的准确性,更好地向张总监汇报,我发现还需要几个部门提供更详细、更精确的一些底层数据支持。”
她巧妙地附上了几处利用【洞察之眼】发现的关键数据疑点作为佐证,并再次强调了这是张总监高度关注的项目。
信息发送成功。
利用处理数据间隙的短暂时间,她快速浏览了系统刷新的日常任务。
“准时提交一份今日工作日志(奖励:生存点+5)”
这个任务简单易行。
她迅速将今天的工作进展和遇到的困难(隐去了具体人名,只描述现象)整理成日志,点击提交。
【日常任务:准时提交一份工作日志。完成!】
【奖励:生存点+5。当前生存点20点。】
杯水车薪,但聊胜于无。
药剂带来的高效状态让她精神高度亢奋。
指尖在键盘上飞舞,思路流畅得不可思议。
但她清楚,这种状态只有两小时。
与各部门的周旋仍在暗中进行,即使有陈菲出面,阻力也不可能完全消失。
她必须在药剂效果结束前,完成尽可能多的核心工作。
这种与时间赛跑的感觉,既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也伴随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紧迫和焦虑。
一个半小时后。
在【高效工作药剂】的强力加持下,苏晓几乎是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和精度,完成了方案报告的核心框架和大部分关键内容的填充。
她不仅补全了缺失的数据(部分通过逻辑推演和交叉验证),指出了潜在风险,甚至还初步设计了几套应对预案。
报告内容详实,逻辑链条严密,分析角度刁钻,远远超出了一个新人,甚至普通资深员工应有的水准。
当她将这份还带着“热气”的报告初稿通过邮件发送给陈菲时,几乎是立刻就收到了回复。
陈菲先是发来一个表示震惊的表情包,随后是一段语音消息。
“晓晓,你这份报告……”
陈菲的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这效率,这质量……简首不像一个人能做出来的!太棒了!很多细节和风险点,连我之前都没考虑到。张总监看到肯定会非常满意的!”
几乎同时,系统提示音响起。
【周常任务:提交一份高质量的方案报告(进度:90%)。】
陈菲的消息很快又来了。
“报告我看完了,非常专业!你真是个宝藏女孩!”
字里行间是毫不掩饰的欣赏。
与此同时,某个刚刚被陈菲“侧面提醒”过的运营部联系人,正不情不愿地重新整理着数据。
虽然心里一百个不乐意,但总监助理亲自过问,他也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敷衍。
他一边核对着数字,一边嘀咕着,这个苏晓到底什么来头,居然能让陈助理如此上心。
几分无奈,几分忌惮,还有几分难以理解。
技术部的角落里,张浩起身去茶水间,路过苏晓工位时,瞥见她依旧在奋战,但精神状态似乎比前几天还要好。
他心里泛起嘀咕:“搞什么鬼?连续加班,怎么好像越来越精神了?难道真像李经理说的,有什么猫腻?”
疑惑和警惕在他眼中一闪而过。
陈菲没有耽搁,第一时间将苏晓的报告初稿转发给了张总监,并附上了自己的高度评价。
据说,张总监在看完报告后,沉默了片刻,随即对陈菲说了一句:“这个苏晓,可以重点关注,考虑纳入后备人才库。”
苏晓在公司内部,尤其是在几个与项目相关的部门中,“能人”的形象进一步被巩固。
当然,这也意味着可能引来更多的审视,以及潜在的嫉妒与敌意。
盘点此刻的收获:
消耗了40点生存点,目前剩余20点。
【高效工作药剂】的效果显著,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方案报告的核心部分高质量完成,为下周汇报奠定了基础。
成功识破并部分化解了来自其他部门,特别是运营部的阻力。
获得了陈菲的高度认可,双方关系更加紧密。
周常任务进度达到90%,距离获得奖励仅一步之遥。
在张总监心中的分量再次加重。
然而,报告完成只是阶段性的胜利。
下周更高规格的汇报会,才是真正的考验。
届时,不仅需要报告本身过硬,更需要临场发挥,【演讲技巧Buff(10分钟)】或许能派上用场。
仅剩的20点生存点,让苏晓再次感到了资源匮乏的压力。
必须尽快通过日常和周常任务积累生存点。
关于组织调整的传闻愈演愈烈,新的主线任务“确保自身安全并获取晋升机会”如同悬顶之剑,随时可能落下具体的要求。
【职场关系网】的升级,也迫切需要生存点的投入,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复杂的人际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