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孟晏臣和蓝曦臣为校园艺术展览忙碌筹备之时,校园的其他角落也在上演着别样的故事,其中便包括蓝忘机与魏无羡之间从冲突到相识的奇妙历程。
蓝忘机,这位学生会纪律委员,在蓝氏学校中是出了名的恪守校规。
他面容冷峻,气质如霜,仿佛一座屹立不倒的冰山,散发着让人敬畏的气息。
无论是课堂纪律还是校园日常规范,他都秉持着一丝不苟的态度,容不得任何人对校规有丝毫的触犯。
而魏无羡,性格恰似一阵自由不羁的风,充满了跳脱的奇思妙想。
他的存在就像校园里的一颗活力炸弹,总能在不经意间打破常规,制造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那是一个阳光洒满教室的午后,老师正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授着枯燥的知识,同学们大多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
然而,魏无羡却觉得课堂如同牢笼,将他那颗渴望自由的心束缚得难受。他的目光在教室里游移,最后落在了桌肚里的竹笛上。
在一阵按捺不住的冲动下,魏无羡偷偷地拿出竹笛,放在唇边,吹奏起一首欢快且略带俏皮的小曲。清脆的笛声瞬间在安静的教室里炸开,原本专注于课堂的同学们,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纷纷将目光投向魏无羡。有的同学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有的则忍不住偷笑起来,课堂秩序一下子变得混乱不堪。
彼时,蓝忘机正端坐在前排,全神贯注地听讲。突如其来的笛声让他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严肃起来,眉头紧紧地皱成了一个“川”字。他缓缓转过身,目光如同一把锐利的剑,首首地射向笛声的源头——魏无羡。
只见魏无羡半趴在课桌上,嘴角挂着一丝不羁的笑容,手中的竹笛随着他吹奏的节奏轻轻晃动。
蓝忘机眼神中透露出强烈的不满与严肃,低声却有力地说道:“魏无羡,学校明确规定,课堂上不得随意吹奏乐器,请你遵守纪律。”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魏无羡却不以为然,他笑嘻嘻地看着蓝忘机,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回应道:“蓝二公子,这么无聊的课,吹吹笛子活跃一下气氛嘛,何必这么古板。再说了,这笛子声可比老师讲的有意思多了。”
他故意将声音提高了几分,周围的同学听了,忍不住又低声窃笑起来。
蓝忘机不为所动,再次强调:“课堂有课堂的规矩,不能因为你的个人行为影响他人学习。你此举不仅违反校规,还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他的语气依旧冰冷,仿佛能将周围的空气都凝结。
魏无羡却依旧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挑了挑眉说:“蓝二公子,你每天都这么一本正经的,不累吗?偶尔放松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
课堂上的气氛因为两人的对峙变得愈发紧张,同学们都紧张地看着他们,大气都不敢出,等待着事情的进一步发展。
老师这时也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况,停下讲课,出声制止道:“魏无羡,蓝忘机,先上课,有什么问题课后解决。”
魏无羡冲着蓝忘机做了个鬼脸,这才不情愿地收起笛子,假装认真听讲。
蓝忘机则转过身,继续专注于课堂,但心中却对魏无羡这个胆大妄为的同学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然而,命运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总会在不经意间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转变。
一天放学后,蓝忘机像往常一样在校园里巡查。当他路过学校的后山时,一阵悠扬的笛声隐隐传来。
这笛声与之前课堂上听到的俏皮曲调截然不同,透着一股洒脱与随性,仿佛带着吹奏者的灵魂在自由翱翔。
蓝忘机不禁停下脚步,顺着声音的方向找去。只见魏无羡独自一人坐在一棵大树下,微闭着双眼,沉浸在自己的笛声世界里。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身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映衬着他那充满惬意与自在的神情。
蓝忘机静静地站在一旁,没有出声打扰,而是静静地聆听着这美妙的笛声。一曲终了,魏无羡缓缓睁开眼睛,看到了不远处的蓝忘机,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蓝二公子,你也喜欢这里啊。没想到你还会听我吹笛,我还以为你只会教训我呢。”
蓝忘机神色平静,但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你的笛音……很独特,有自己的风格。不过,在课堂上还是要遵守纪律。”
魏无羡笑着站起身,走到蓝忘机身边:“蓝二公子,我知道啦。其实我就是觉得学校的规矩有时候太束缚人,像吹笛子这种事,本就是为了开心,可在课堂上就不行。”
蓝忘机微微皱眉:“规矩是为了维护秩序,在合适的场合,你可以尽情展示才华。”
从那以后,两人的接触逐渐增多。他们开始在课后交流对音乐的理解,在争论与探讨中,彼此心中都悄然滋生出一种别样的情感,一种介于欣赏与理解之间的情感,如同春天里悄然种下的种子,开始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