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此之前,郑浴彤与林兆生只有一面之缘。
但是,郑浴彤隐隐地觉得林兆生不是一个普通人。
华辉拍卖行将会举办一场拍卖会,他看中了其中一件拍卖品。
不过,他对这件拍卖品把握不准。
因此,他想要林兆生替他掌掌眼。
“郑先生,你让我帮你掌眼?”
“你就不怕我会看错?”
林兆生微微有些惊讶。
他只是之前在荷李活道一家玉石店捡漏了一块帝王绿翡翠原石,恰好郑浴彤当时在场,并且花了600万,买下了他捡漏的帝王绿翡翠原石。
也就是说,在今天之前,他与郑浴彤只有一面之缘。
仅仅一面之缘,郑浴彤居然想要他帮忙掌眼!
“我看人一向很准!”
“我觉得你对玉器颇有一番研究!”
“而我这次看中的一件拍卖品是一件唐朝的玉器!”
“我相信你能够帮我看出这件玉器的真假和价值!”
郑浴彤微笑着说道。
“拍卖行的拍卖品,一般都经过专家鉴定过!”
“应该不会有假的吧!”
林兆生想了想说道。
“那可不一定!”
“专家鉴定的结果,未必就是对的!”
“更何况,有的古董商为了利益,可能会伪造鉴定证书!”
“所以,我希望你能够帮我掌掌眼!”
郑浴彤一脸诚恳地对林兆生说道。
“好吧!”
“那我明天就陪你看看!”
林兆生点头答应。
他觉得这是一次机会。
他可以趁机涉足珠宝古董行业!
正所谓:盛世古董,乱世黄金!
在这个和平的时代,古董行业的利润特别的大!
他可以凭借他的黄金瞳,涉足珠宝古董行业,赚取巨大的利润!
而郑浴彤作为著名的‘珠宝大王’,如果他这次能够帮到郑浴彤,他以后就可以与郑浴彤走得更近!
这对他以后涉足珠宝古董行业,有很大的帮助。
“那好!”
“就这么说定了!”
郑浴彤大喜。
……
第二天。
林兆生和郑浴彤来到了华辉拍卖行。
拍卖厅的水晶吊灯在天花板上投下细碎光斑,五十来个座位己经坐得七七八八,穿中山装的男士和着旗袍的女士们低声交谈,偶尔有钢笔在拍品目录上划动的沙沙声。
林兆生跟着郑浴彤穿过红毯,走进了拍卖厅。
他还是第一次见识这样的场面,目光忍不住在陈列的翡翠手镯、和田玉佩上打转。
就在这时,郑浴彤指了指三号展柜:“阿生,你看看这三号展柜中的玉器!”
只见三号展柜里面,躺着一件青白玉摆件,约摸三寸高,雕的是胡人献宝图。
胡人的卷发呈螺旋状,腰间玉带的纹饰清晰可见,底座边缘刻着“贞观年制”西字篆书。
当林兆生的目光扫过玉器时,眼前突然泛起一层淡金色的光晕,摆件内部的结构在他眼中纤毫毕现……玉料内部竟有几处规则的气泡,靠近底部的位置还嵌着半截金属丝。
自从林兆生打算涉足珠宝古董行业,他就看了不少有关这方面的书籍。
再加上他通过他的透视眼,很快就发现郑浴彤看中的这件玉器有问题。
“彤叔,这件玉器有些不对劲。”
林兆生凑近郑浴彤耳边,声音压得极低,“里面有气泡,好像是料器做的!”
郑浴彤的双目紧紧地盯着三号展柜中的玉器,微微皱了皱眉头:“可是,专家说这是唐朝的玉器,沁色自然,纹饰也对得上《唐代玉器图录》。”
“可沁色不对。”
林兆生指了指展柜中的玉器,“你看胡人袖口的赭红色,真沁色应该是由内而外发散的,这个像是浮在表面,像是用……用高锰酸钾泡过的。”
他说不出更专业的术语,但透过透视眼看到的细节却异常清晰:那些所谓的沁色在玉料表层形成均匀的色块,底下的玉质甚至泛着新料的荧光。
拍卖厅的吊扇突然发出吱呀声,林兆生的话被打断。
穿米色西装的主办人正沿着展柜巡视,听见“假的”二字,脚步猛地顿住。
此人姓马,单名一个逵字,是港岛有名的古董商,此刻两道浓眉己经拧成了倒八字:“这位先生面生得很,不知道在哪座庙里修行?”
周围的交谈声渐渐低下去。
郑浴彤不疾不徐开口:“马老板,这是我认识的一位小友,略懂些玉器门道。”
“门道?”
马魁冷笑一声,从西装内袋摸出个放大镜,“敝行请来鉴定古董的陈老,可是港大考古系的教授,你说这玉是假的,可有凭证?”
“看玉要看三气……料气、工气、沁气,缺一不可。”
林兆生瞥了马魁一眼,继续说道:“这玉料不对,唐代玉器用的是和田山料,质地温润,你看这摆件的底部……”
他指着底座边缘,“这里有机器抛光的同心圆痕迹,唐代可没有电动工具。”
马魁的放大镜“咔嗒”一声合起来:“乳臭未干的小子懂什么!唐代就不能有能工巧匠?”
“还有纹饰。”
林兆生豁出去了,声音更加稳下来,“胡人卷发是螺旋纹,但贞观年间的胡俑发型多是波浪纹,螺旋纹要到开元之后才流行。
底座的‘贞观年制’款用的是阳文篆书,可贞观年间玉器极少刻款,就算有也是阴刻线,你看这笔画边缘……”
他伸手比了个弧线,“有崩茬,像是用现代刻刀硬凿出来的。”
拍卖厅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吸气声。
郑浴彤微微颔首,目光中多了几分赞许。
在人群之中,一个身穿白色旗袍的女子,十分诧异地盯着林兆生。
如果林兆生注意到这个女子,肯定会一眼认出这个女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港岛当红女星赵雅之!
此刻,马魁的脸涨成了猪肝色,忽然指向林兆生:“你是不是同行派来捣乱的?知道这是谁的场子吗?”
“马老板,稍安勿躁。”
郑浴彤抬手拦住要往前冲的马魁,转头对林兆生说,“阿生,把你看到的再说仔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