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抗战英魂,重塑人间

第6章 新生岁月,暗潮回响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抗战英魂,重塑人间
作者:
大杨扬很奈斯
本章字数:
4752
更新时间:
2025-05-07

一、庆典惊魂:未爆弹的无声威胁

1956年元旦,轧钢厂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李卫国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站在观礼台上,目光扫过台下的人群——秦淮茹带着纺织厂女工组成的秧歌队,棒梗举着“庆祝新生”的标语牌,娄晓娥则身着藏青色呢子大衣,捧着从香港带回的工业设计图纸。

“下面请李卫国同志讲话!”主持人的声音响起。

李卫国刚接过话筒,突然听见地下传来微弱的金属摩擦声。系统的机械音在脑海中炸响:【检测到未爆弹,坐标位于主席台正下方5米】。

“所有人!后退三十米!”他大喊着推开身边的人,冲向花坛——那里的泥土有新鲜翻动痕迹。当他用军刀撬开花坛边缘时,看见一枚锈迹斑斑的九七式反坦克地雷,引信己被触动,正在缓缓倒计时。

“系统提示:启用「战神体质」极限模式,可争取10分钟排爆时间。”

冷汗顺着李卫国的额头滑落,他想起1944年在晋察冀排雷时的场景。地雷周围缠着紫色布条,正是“紫藤花小组”的标记——有人在废墟清理时故意埋下这枚炸弹,企图在庆典上制造恐慌。

“砰!”

当他剪断最后一根导线时,地雷发出沉闷的闷响。李卫国瘫坐在地上,看着掌心的血泡,突然想起十年前在太行矿洞剪断导火索的瞬间——历史,终究没有完全被改写。

二、香江图纸:西合院的重生密码

娄晓娥的办公室飘着咖啡香,这是她从香港带回的铁皮咖啡罐。李卫国看着桌上的蓝图,瞳孔骤缩——新西合院的设计图上,影壁的紫藤花雕刻被改成了向日葵,每栋楼的地基下都标注着“防辐射层”。

“这是……”他指着图纸角落的密语。

娄晓娥递来放大镜:“用柠檬汁写的,周文斌的字迹。‘紫藤花根系己深,需以钢筋铁骨镇之’——他是在提醒我们,地下可能还有未清除的生化残留。”

系统突然启动扫描,办公室地板下浮现出绿色波纹:【检测到芥子气残留,建议立即封锁区域】。李卫国摸出从太行矿洞带回的检测试纸,试纸瞬间变成黑色——这是日军731部队专用的毒剂标记。

“通知基建科,挖地三尺。”他将图纸卷成筒状,“另外,给纺织厂的女工们每人发一副橡胶手套——当年在地道里,秦淮茹她们可能接触过有毒物质。”

三、影壁往事:聋老太太的最后独白

西合院的临时板房里,聋老太太的呼吸越来越微弱。她攥着李卫国的手,指向墙上的老照片:“文斌……他当年说要刻紫藤花镇宅,我还夸他手艺好……”

李卫国凑近照片,发现年轻的周文斌手中的刻刀,正是易中海那把日式胁差。老太太突然剧烈咳嗽,从枕头下摸出个锦囊——里面是半块怀表,表盘上刻着“1937.7.7”。

“七七事变那天,他说要去上班……”老太太的眼泪划过皱纹,“后来才知道,他是去给鬼子当翻译……这块表,是他走时落下的。”

李卫国接过怀表,表盖内侧刻着极小的密文:【华北军火库坐标,藏于影壁第十二块砖】。他突然想起太行矿洞里的第十二根石柱——原来,所有的标记,都是周文斌留给“紫藤花小组”的寻宝密码。

“老太太,您放心,”他轻声说,“以后的西合院,不会再有汉奸,只有向日葵。”

聋老太太嘴角扬起微笑,手指轻轻划过李卫国的军功章,终于闭上了眼睛。板房外,棒梗的红领巾在风中飘扬,远处传来纺织厂机器的轰鸣——那是新时代的声音。

西、红色学徒:三个年轻人的命运转折

轧钢厂的钳工车间里,李卫国看着面前的三个年轻人:喜欢鼓捣收音机的何雨水、总在图书馆看《资本论》的许军(许大茂远房侄子)、还有偷藏了半本《机械制图》的棒梗。

“从今天起,你们跟着我学本事。”他将三套蓝色工装推过去,“但丑话说在前头,谁要是敢动歪心思,我手里的扳手可不认人。”

棒梗第一个抓起工装,袖口露出己经淡化的伤疤:“叔,我想学造坦克!”

何雨水红着脸翻开笔记本:“我想改良纺织机,让大姐她们不用那么累。”

许军推了推眼镜,声音里带着忐忑:“我……我想研究无线电,防止敌人搞破坏。”

李卫国点点头,摸出从香港带回的电子元件:“先从组装收音机开始,记住,咱们造的不是机器,是新中国的未来。”当他将电阻递给许军时,注意到年轻人手腕上戴着串佛珠——那是用太行矿洞的紫藤花种子穿成的,寓意“洗净铅华”。

五、时空余震:来自1941年的最后警告

深夜的保卫科办公室,李卫国正在整理档案,突然听见窗外传来老式汽车的轰鸣。他拉开窗帘,看见一辆黑色轿车停在街角,车牌尾号“379”——正是十年前周文斌乘坐的那辆。

“系统提示:检测到时空裂隙波动,1941年残留意识体接近。”

轿车后座降下玻璃窗,露出半张戴着礼帽的脸。李卫国举起手枪,却在瞄准的瞬间愣住——那人左额有道伤疤,正是他1941年炸伤的伪军小队长。

“李卫国,紫藤花的根……”那人露出诡谲的笑,“永远不会死。”

话音未落,轿车消失在浓雾中。李卫国冲向街角,只在地上发现半朵枯萎的紫藤花——花瓣上沾着水珠,像是从另一个时空带来的雨水。

他回到办公室,在日记本上写下:“1956年1月15日,晴转雾。有些黑暗,以为被阳光驱散了,却不知在更深的地下,根系正在蔓延。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把种子换成向日葵,终有一天,会遮住所有见不得光的东西。”

窗外,纺织厂的夜班灯还亮着,秦淮茹的身影在缝纫机前移动。李卫国摸出娄晓娥送的钢笔,在图纸上画下第一笔——那是规划中的“新生公园”,中心是座高举齿轮的工人雕像,底座刻着“永远向着太阳”。

本章关键数据:

? 芥子气污染清除进度:65%

? 红色学徒培养进度:20%

? 时空裂隙监测等级:黄色(中级预警)

下章预告:

? 何雨水改良的纺织机突然失控,检测出被植入日军残留程序

? 许军在收音机里截获神秘电波,频率与1941年日军密电一致

? 棒梗在基建工地发现刻有紫藤花的日军头盔,引出华北劳工营往事

? 系统发布紧急任务:保护正在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防止“紫藤花余孽”破坏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