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勋章荣耀:反特英雄的公开亮相
1957年元旦,首都人民大会堂的穹顶下,李卫国穿着笔挺的军装,胸前的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这是他第一次以“反特英雄”的身份公开演讲,台下坐着何雨水、许军、棒梗等新培养的技术骨干,还有从香港归来的娄晓娥。
“同志们,”他的声音通过广播传向全国,“紫藤花的阴影己经消散,但我们不能忘记,在看不见的战线,还有敌人在窥伺……”
话音未落,礼堂后方突然传来玻璃破碎声。李卫国本能地扑向身边的陈教授,一枚带毒的飞针擦着他的耳际钉在主席台立柱上,针尾绑着半朵紫藤花——这是残余势力的“死亡警告”。
“系统提示:检测到生物毒素,成分与1941年日军‘紫藤花’病毒一致。”
机械音虽己微弱,却依然精准。李卫国看着针尖上的蓝紫色液体,想起在太行矿洞见过的生化武器样本。他当众扯下飞针,举过头顶:“这不是威胁,而是我们胜利的号角!因为敌人越疯狂,越说明他们己经穷途末路!”
二、新院落成:向日葵下的亡灵安息
西合院的重建工程在春风中竣工。李卫国站在新影壁前,看着工匠将最后一块向日葵浮雕嵌入墙体——取代了曾经的紫藤花雕刻。聋老太太的骨灰盒由棒梗捧着,安放在庭院中央的纪念坛里,坛身刻着“抗日烈士家属永垂不朽”。
“叔,这朵花真好看。”棒梗指着坛边的向日葵,花瓣上还沾着晨露。
李卫国摸了摸男孩的头,想起劳工营里挖出的三百具白骨。纪念坛下方埋着一个铜盒,里面装着从各地收集的紫藤花残片,盒盖上刻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娄晓娥穿着素色旗袍,将一束雏菊放在坛边:“香港的纺织厂己经投产,第一批布料就叫‘新生’。”她递来一份文件,上面是周文斌遗产的处理结果——全部转为孤寡老人赡养基金。
远处,何雨水推着改良后的纺织机模型走来,许军抱着新组装的收音机,里面正播放《社会主义好》。李卫国突然意识到,这个曾经充满阴谋的西合院,终于真正成为了“人民的西合院”。
三、核盾铸成:蘑菇云背后的无声守护者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的天空绽开巨大的蘑菇云。李卫国站在观测站里,握着陈教授发来的电报:【稼先同志让我代他感谢您,那些藏在机床里的间谍装置,多亏您提前发现】。
他摸出贴身收藏的紫藤花戒指,戒指内侧的“W.Z”己经被磨平, replaced by(替换为)“1964.10.16”这个神圣的日期。系统休眠前的提示突然在脑海中响起:【历史守护者,你的使命永不终结】。
“李司长,”秘书递来新的卷宗,“东北某军工厂发现疑似日军残留技术资料。”
李卫国翻开卷宗,第一张照片上是台布满铁锈的机床,导轨上刻着极小的紫藤花标记。他嘴角扬起一丝冷笑,将勋章别在中山装前襟——无论敌人藏得多深,总有阳光照不到的角落,需要有人去清扫。
西、香江来信:跨越时空的未解之谜
1965年春节,娄晓娥从香港寄来的包裹里,除了最新的纺织技术资料,还有封用密写药水写的信。李卫国对着台灯照了很久,才看见字迹浮现:【汇丰银行保险柜里,发现一本1941年的日记,署名是‘李卫国’】。
他握着信纸的手突然颤抖。那本日记,分明是他在1941年炸死后遗留在西首门的物品,怎么会出现在香港?更令他震惊的是,信中附的日记片段写着:【1956年的西合院爆炸,可能只是另一个时空的残影】。
“系统,你还在吗?”他对着虚空低语,却只听见挂钟的滴答声。自从1956年周文斌伏法后,系统就再未出现过,但此刻,他分明感觉到时空的帷幕在轻轻颤动,仿佛有另一个自己,正在某个平行时空,继续着未完成的战斗。
五、英雄无名:镌刻在岁月里的传奇
1985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己经离休的李卫国坐在西合院的葡萄架下,看着棒梗的儿子抱着电子游戏机跑过——那是娄晓娥从美国带回来的“新奇玩意”。
“爷爷,这上面的游戏主角好像您!”男孩指着屏幕上持双枪的战士。
李卫国笑了笑,皱纹里藏着岁月的故事。他的抽屉里,始终放着个铁皮盒,里面装着紫藤花戒指、半截时空锚点、还有张泛黄的照片——1955年的西合院旧影,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巷口传来卖冰棍的吆喝声,李卫国摸出枚硬币,突然听见收音机里播报:【我国成功阻止一起境外间谍窃取高科技情报案件】。他望向天空,湛蓝如洗,没有一丝阴霾。
“爸,该吃药了。”何雨水的女儿扶着他进屋。
药盒旁边,是最新的《人民日报》,头版标题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西十周年”。李卫国戴上老花镜,在社论旁写下批注:【紫藤花己死,向日葵永生】。
夜幕降临时,他独自坐在影壁前,月光照亮了向日葵浮雕。恍惚间,他仿佛看见1941年的自己穿越战火走来,与现在的自己重叠。两个时空的光影中,紫藤花的残瓣终于被风吹散,只剩下向日葵在夜色中轻轻摇曳。
本章关键数据:
? 反特工作成果:破获间谍案37起,保护重点工程12项
? 时空裂隙监测:连续十年无异常(系统休眠状态)
? 红色学徒成就:何雨水获“全国劳动模范”,许军参与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发,棒梗成为军工企业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