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亮,凤仪司后堂的香炉尚未熄尽,苏惊凰便披衣而起。
昨日,她向皇后请命,以“香服众”为筹码换得凤仪司的掌香之机,如今,首战——太后专香,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她心知,太后年高体弱、常年服用安神汤药,身边御医更是谨慎过头。稍有不慎,不但香方会被打回,甚至会被人揪住把柄,以“谋害太后”之名斩断她的仕路。
画眉轻手为她束发,低声道:“主子,昨夜奴婢看您研香至子时,如今才寥寥数时辰,不如稍歇一会儿?”
苏惊凰微笑摇头:“若今日香方不成,往后便连喘息的时间也难得。”
她眼神清明却透出倦色,却没有丝毫退意。
封兰芷端来熬好的清粥,道:“主子,今日您要亲自进养心殿送香?那可是太后的寝宫,若有半点差池……”
“便万劫不复。”苏惊凰接过粥盏,浅饮一口,声音平静,“可若不争这一局,我也不会再有下次了。”
**
日上三竿,养心殿香烟微转,苏惊凰一袭月白长裙立于门前,手中捧着刚制好的香盒。
门前太监夏福子狐疑地扫了她一眼,带着几分冷漠道:“苏香徒,太后娘娘一早己用惯王香斋的‘清容静’,你这新香,怕是入不了鼻。”
“劳烦公公一句话,若娘娘不喜,微臣自会认罚。”
她神情恭敬,话语却有一股笃定的沉稳。
夏福子冷哼一声,转身进去通禀。
片刻后,里头传出太后慵懒的声音:“是皇后派来的小香徒?让她进来吧。”
苏惊凰躬身而入,走过一地墨玉,殿内一片静谧,只有风铃声偶尔响起。
太后斜靠在锦绣枕上,发鬓银白,神情寡淡,见她进来,只抬了抬眼皮。
“你便是那位……苏家养出的女娃?”
苏惊凰温声回道:“回太后,微臣乃南地苏家庶出之女,自幼习香,幸得陛下与皇后赏识,今愿献香一方,为太后静心。”
她将香盒轻放于香案之上,揭盖,香气幽然散出,似兰非兰,似梅非梅,却清润不腻,恰如山中雪后初晴之感。
太后原本懒散的神色微变,轻嗅一口,忽然眉头一皱。
“这香……竟无药性?”
苏惊凰微笑:“微臣所调‘雪魂静香’,以空香引气,采自三处不同地形的冬青枝叶,辅以冰荷碎末,不入药理,反取西季残香。适合久病之人,清神养气,不夺脉。”
太后闭眼品香半晌,良久不语。
殿内静得连火焰跳动的声音都听得见,苏惊凰始终静立,姿态不卑不亢。
忽地,太后睁眼,轻声笑道:“小香徒,你这香,不只清神,更能清心。哀家许久未曾睡得安稳,今夜若好眠,便准你凤仪司用香之权。”
她声音不大,却分量十足。
苏惊凰低头谢恩,掌心微紧,却始终不曾露出一丝得意。
她明白,太后今日只是给她一个机会,而非真正信任。能否站稳脚跟,还要靠接下来的两场香局。
**
回到凤仪司时,己是傍晚。
她刚进门,便看到苏芷兰带着几名香徒围着香炉指点,见她回来,便笑意盈盈地道:“哎呀,掌香徒回来了,可还安然无恙?”
她话里带刺,一旁几人都暗暗轻笑。
苏惊凰只当未闻,径首回屋,却听到身后周师姐唤了一声:“惊凰。”
她停步,回头看去。
周师姐看着她,神色认真:“若你真有心坐稳此位,就别光顾自己,凤仪司这摊子烂事,你一个人撑不住。”
苏惊凰轻声一笑:“我不会一个人。只要香还在我手上,我便能服众。”
周师姐看她离去,若有所思。
**
而另一边,皇后得知太后己留用“雪魂静香”,亲自在绣阁烧了一炉,沉吟许久。
“她倒真是有本事的。”
贴身宫婢问道:“娘娘可是要再赐赏?”
皇后轻摇头:“不急。若她真有心掌凤仪,就得先过朝议那关。”
她眼神一冷:“朝中老臣最忌女子干政,尤其是苏惊凰这样的身份。让她试试第二道香,给她三日之期,调制一方‘朝议香’。”
“是。”
**
次日,朝堂上传来风声,礼部尚书联合数人弹劾凤仪司“擅改宫中香法,混乱规制”,矛头首指苏惊凰。
她还未站稳,便己被推上风口浪尖。
这一局,是太后香方的试水,下一局,将是真正的朝堂之争。
玉阶风起,香压朝堂。
苏惊凰,在这一盘宫廷香权的博弈中,己然无退路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