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星系阿尔法象限,一支庞大的工程舰队正在紧张施工。这里将是联盟防御网络的第一个节点,由楚星辰亲自设计的星核防御系统即将投入使用。
"能量矩阵己经就位。"苏明月通过量子通讯报告,"可以开始注入星核能量了。"
楚星辰站在"黎明号"的指挥室里,仔细观察着工程进度。这个防御系统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将星核技术与传统防御设施完美结合。
"开始注能。"他下达命令。
只见一道璀璨的能量流从主控制塔涌出,注入埋藏在小行星带中的能量节点。整个星系仿佛都亮了起来,无数微小的能量粒子在空间中流动,编织成一张无形的防御之网。
"能量分布均匀,系统运行正常。"林沐雨确认道,"预警功能己经激活。"
这个防御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预警能力。它能够感知任何大规模舰队的跃迁波动,提前预警可能的入侵。同时,星核护盾可以有效阻挡机械帝国的量子武器。
"自由星盟的资源运输船队己经到位。"黄鹤报告,"他们带来了建设第二个节点所需的全部材料。"
安娜信守承诺,调动了大量资源支持防线建设。自由星盟的工程师们也积极参与,他们对星核技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这里的地形很适合设置伏击点。"黄鹤指着星图说,"如果敌人来犯,我们可以利用小行星带的掩护发动突袭。"
楚星辰点点头。防御系统不仅要能预警和防护,还要具备反击能力。他特意在关键位置设计了武器部署点,可以在必要时形成交叉火力。
"联邦那边传来好消息。"林沐雨说,"杨天明己经说服了几个重要的军工企业。他们同意秘密为我们提供新型武器。"
这些武器将被改装成适配星核能量的版本,威力会大大提升。更重要的是,这表明联邦内部支持他们的力量在不断增长。
工程持续了整整一周。当第一个防御节点完全启动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星核能量在空间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能量场,任何试图强行闯入的物体都会被立即探测到。
"太美了。"苏明月感叹,"这就是生命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确实如此。这个防御系统不是冰冷的机械装置,而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有机整体。它能够根据威胁自动调整防御策略,就像一个智慧的生命体。
"第二个节点的位置己经选定。"黄鹤指着星图说,"这里是一个重要的跃迁点,必须重点防守。"
楚星辰仔细研究了地形:"我们可以利用这片星云。它的特殊磁场可以干扰敌人的扫描系统。"
工程队立即开始转移。经过第一个节点的经验,他们的施工效率明显提高。自由星盟的工程师们也掌握了星核设备的操作要领。
"我们在研究一种新的能量传输方式。"苏明月说,"如果成功,可以让防御节点之间能够互相支援。"
这是个关键的突破。如果能够实现能量共享,整个防御网络的效能将大大提升。敌人就算突破一点,也会立即面临周边节点的反击。
"机械帝国最近有什么动向?"楚星辰问。
"他们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林沐雨说,"边境巡逻舰队的频率明显增加了。不过,多亏了星核护盾的隐匿效果,他们还没发现我们的工程。"
这正是星核技术的独特优势。它产生的能量场与自然能量极其相似,很难被常规手段探测到。
"我们要抓紧时间。"楚星辰说,"趁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尽快完成关键节点的部署。"
防御网络的设计采用了蜂巢结构。每个节点既是独立的防御单位,又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设计既保证了灵活性,又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
"能量矩阵的效率超出预期。"苏明月报告,"实际防护范围比设计值大了30%。"
这是个意外惊喜。更大的防护范围意味着他们可以用更少的节点覆盖更广的区域,大大节省了资源。
"自由星盟的科研人员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林沐雨说,"他们成功将星核技术应用到了隐形系统上。"
楚星辰很感兴趣:"具体效果如何?"
"比传统隐形技术强多了。"林沐雨调出测试数据,"不仅能躲过视觉探测,连量子扫描都无法发现。"
这项技术立即被应用到防御工程中。工程舰队配备了新型隐形装置,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随着工程推进,一个个防御节点相继建立。它们像一颗颗明珠,在星空中编织出一张坚固的防御之网。
"看看这个。"黄鹤指着星图上不断扩大的防护范围,"再过一个月,我们就能完成第一道防线了。"
楚星辰却在思考更远的问题:"这只是开始。我们还需要建立纵深防御,布置预备队,规划撤退路线..."
是的,战争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们必须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在对抗机械帝国的同时,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能量读数很稳定。"苏明月汇报,"系统己经完全适应了星核能量。"
这表明他们的技术正在走向成熟。经过实战检验的星核技术,将为联盟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林沐雨忽然说:"你发现了吗?自从启用星核防御系统,这片星域的能量场变得更加活跃了。"
楚星辰点点头。他感受到了星核能量与宇宙本源能量的共鸣。这或许就是先驱者文明要传达的信息:生命与宇宙应该和谐共生,而不是相互对抗。
工程队开始建设第三个节点。随着经验的积累,他们的动作越来越熟练。一个个防御设施拔地而起,星核能量在空间中流淌,筑起了一道守护生命的坚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