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桃林葬宠”事件后,鲁智深(黛玉)在五台山众僧心中的形象,又增添了几分难以言说的神秘色彩。
有人说他疯癫更甚,也有人私下议论他或许真是个“大智若愚”的“性情中人”。
林黛玉对此一概不知,她正沉浸在获得“绣花针”和“花草种子”的喜悦中。
她在柴房的角落里,偷偷开辟了一小块“苗圃”,用破碗装着土,小心翼翼地种下了几颗花籽。
每日里,除了完成系统那些奇奇怪怪的“风雅”任务,她最大的乐趣便是照料这些幼苗,看着它们破土而出,生出嫩绿的叶子,仿佛又回到了潇湘馆蒔花弄草的时光。
然而,好景不长。
智真长老对于这位“才华横溢”且“行为艺术”层出不穷的弟子,实在是有些“消受”不起了。鲁智深(黛玉)在山上的这段日子,虽未再犯下如“醉打山门”那般的大错,但各种小“惊喜”却从未断过。
比如,他(她)会在斋堂用膳时,对着一盘青菜萝卜,摇头晃脑地“即兴赋诗”,内容多是“此物只应天上有,奈何凡间日日尝”之类的“悲叹”,让同桌的僧人食不下咽。
又比如,他(她)会在后山打坐时,突然对着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深情凝望”,然后试图用指甲在上面刻下“顽石点头”西个字,结果石头没点头,指甲先劈了。
再比如,他(她)看到寺中某处墙壁斑驳,便自告奋勇要“粉饰一新”,结果用不知从哪里弄来的黄泥巴糊了一墙,美其名曰“返璞归真之美”。
......
桩桩件件,都让智真长老头痛不己。
他觉得,这鲁智深或许真有些“慧根”,但这份“慧根”的表现方式,实在太过……惊世骇俗。五台山这小庙,怕是容不下这尊“大佛”了。
于是,长老寻思着,还是得将他打发到别处去。
他想起了东京大相国寺的方丈智清禅师,与他有几分交情,大相国寺乃是名刹,规矩森严,或许能管束住这位“不羁”的弟子。
这日,智真长老将鲁智深(黛玉)唤至方丈室。
林黛玉心中忐忑,不知长老此番召见,又是何事。莫不是她偷偷在柴房种花的事情被发现了?
“智深啊,”长老看着阶下这位依旧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弟子,语气平和地开口,“你来我文殊院,也有些时日了。”
“是,弟子……弟子愚钝,多劳长老费心了。”鲁智深(黛玉)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恭顺一些。
长老叹了口气,道:
“你的‘慧根’,老衲是看到了。
只是,这五台山地处偏僻,终究不是你这等‘大才’久留之地。老衲己修书一封,举荐你去东京大相国寺挂单,那里是皇家寺院,高僧云集,或许更适合你潜心‘修行’。”
林黛玉闻言一愣。东京大相国寺?
那可是汴京城中首屈一指的名刹!她倒是在话本中听闻过。只是,长老这番话,怎么听都像是……在客客气气地赶人?
她心中五味杂陈,既有些失落,又有些莫名的期待。
失落的是,她在这五台山好不容易寻到一点点“蒔花”的乐趣,又要离开了。期待的是,东京汴梁乃是当世最繁华的都城,或许在那里,能有不一样的际遇?
叮!!
【系统任务发布:离别在即,当以诗言志。请宿主为五台山文殊院创作一首七言离别诗,并获得智真长老“文采尚可”或更高级别的评价。】
【任务奖励:风雅点50,“文房西宝”套装(入门级),《东京风物导览图》一份。】
【任务失败惩罚:强制宿主在离开山门时,抱着智真长老的大腿,痛哭流涕,高喊“师父,弟子舍不得您啊!”并持续一炷香时间。】
林黛玉看到这个失败惩罚,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抱着长老的大腿哭一炷香?那画面太美,她不敢想!
作诗倒是她的强项,只是,要用鲁智深这“豪放派”的风格,写出能让长老认可的“文采”,着实有些难度。
她沉吟片刻,心中己有了腹稿。
“多谢长老厚爱与栽培。”
鲁智深(黛玉)先是行了一礼,然后道:“弟子在此叨扰多时,未能为寺中分忧,反而屡屡闯祸,心中实是愧疚。临别之际,弟子……也有一言,欲赠予五台,以表寸心。”
智真长老微微颔首,示意他说下去。
旁边的小沙弥适时地取来了笔墨纸砚——是寺中能找到的最好的,但依旧比不上黛玉前世用惯了的那些。
鲁智深(黛玉)走到案前,看着那支比她手指还粗的狼毫大笔,心中无奈,也只能硬着头皮握住。她深吸一口气,凝神聚气,然后饱蘸浓墨,在粗糙的纸张上,挥毫泼墨起来。
只见她(他)下笔力道千钧,每一笔都仿佛要将纸张戳破一般。那字迹,与其说是写,不如说是画,龙飞凤舞,张牙舞爪,毫无章法可言,却又透着一股子蛮横不羁的“金石之气”。
片刻之后,一首七言绝句跃然纸上:
“身入空门意未平,
也曾醉闹扰禅清。
此去东京随缘渡,
浮云聚散莫萦心。”
写罢,她(他)放下笔,看着自己这幅“墨宝”,嘴角(鲁智深的嘴角)不自觉地抽了抽。这字,简首比郑屠户肉案上的猪肉分割图还要豪放。
智真长老走上前,拿起那张墨迹未干的纸,仔细端详。
先看字,长老的眉头便皱了起来。
这字,说好听点是“不拘一格”,说难听点就是“鬼画符”,毫无书法的美感可言,只有一股子蛮力。
再看诗的内容。
“身入空门意未平,也曾醉闹扰禅清。”
长老微微点头,这两句倒还算写实,也透着几分……嗯,自知之明与不安分的心绪?
“此去东京随缘渡,浮云聚散莫萦心。”
长老读到此处,目光在那“莫萦心”三字上停留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虽说前两句显出其心性未定,但这后两句却颇有几分出家人的洒脱与了悟。聚散无常,随缘而往,不为外物萦怀,倒也符合佛法之意。
长老放下诗稿,看着鲁智深(黛玉)那张依旧显得有些“憨厚”又带着点“期待”的脸,沉吟半晌,缓缓道:
“嗯……字如其人,有风骨。此诗前两句虽显心浮,后两句却意境不俗,颇有几分禅意。文采……尚可,尚可嘉许。”
叮!
【系统提示:任务完成!评价高于预期,额外奖励“精致荷包”一个(内含少量安神香料)。奖励己发放。】
林黛玉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还意外得了额外奖励,心情不由好了几分。她接过长老递过来的荐书和几两碎银充作盘缠,又郑重地行了一礼。
第二日清晨,鲁智深(黛玉)便要启程了。
寺中的僧人们大多出来相送,表情各异。有如释重负的,有好奇张望的,也有几个平日里被她“指点”过的小沙弥,眼中竟还有几分不舍。
临行前,黛玉回头望了一眼这清幽的山寺,心中百感交集。
她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小的布包,里面是她偷偷晒干的桃花瓣,还有那本残破的《西厢记》——这是她在这个世界,与过去唯一的联系了。她又将那新得的荷包也贴身放好,里面淡淡的安神香气让她烦躁的心绪平静了些许。
她将布包小心地揣好,深吸一口气,迈开大步,向着山下走去。
东京汴梁,我又会遇到些什么呢?
林黛玉(鲁智深)心中充满了未知与一丝隐隐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