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县令开局娶女帝

第18章 成立御史台——监察百官制

加入书架
书名:
逍遥小县令开局娶女帝
作者:
梦澜天
本章字数:
6580
更新时间:
2025-01-05

萧凌灏也很快来向萧凌雪汇报:“陛下,朝堂的整顿已有显著成效,与五大世家勾结的余党大多已被清查,不过仍有少数隐匿极深之人,还需些时日才能彻底清除。”

萧凌雪面色凝重:“二哥,此事务必抓紧,绝不能让这些余党有喘息之机。”

此时,朝中大臣们也纷纷上呈奏折,就此次审判五大世家之事发表各自的看法和建议。有的大臣主张趁势进一步削弱世家势力,以防死灰复燃;有的则认为当以安抚为主,稳定朝局。

萧凌雪仔细阅览着这些奏折,心中已有定夺。她再次召集众人,郑重说道:“诸位爱卿,五大世家虽已受惩,但此事不可就此罢手。朕决定推行新的官员考核制度,严格审查各级官员,凡有贪赃枉法、结党营私者,严惩不贷。”

众臣皆俯首称是。萧凌雪接着道:“此外,科举制度亦要加以完善,广纳贤才,不拘一格。让真正有才华、有抱负之人能为朝廷效力。”

“朕深知改革之路艰难,但为了大夏的昌盛,为了百姓的福祉,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望诸位爱卿与朕同心协力,共创大夏的辉煌。”

大臣们齐声高呼:“臣等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数日之后,萧凌雪决定亲自微服私访,以察民情,首站便是国子监。她悄然换上平民衣裳,与夫君赵辰一同踏入这培育国家栋梁之地。

国子监内,景象各异。寒门子弟或立或坐,手中书卷不离,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他们埋头苦读,似乎外界的喧嚣与他们无关。

然而,另一侧,世家子弟却聚集一处,或高声谈笑,或暗自赌博,全无求学之态。更令人心寒的是,一些教书先生竟也参与其中,懒散至极,授课之时敷衍了事,全然不顾学生前程。

正当萧凌雪眉头紧锁,心中忧虑之际,一抹不同寻常的身影映入眼帘。他正是之前被萧凌雪任命为国子监助教的薛仁义。

只见薛仁义手持戒尺,神色严肃地走向那群玩闹的世家子弟。“你们在此处不学无术,成何体统!”薛仁义大声呵斥。

那些世家子弟先是一愣,随后满脸不屑,“你不过是小小助教,敢管我们?”

薛仁义面无惧色,“陛下任命我为国子监助教,莫说是你们,即便是天王老子在此捣乱,我也要管!”萧凌雪暗暗点头。

这时,一个教书先生阴阳怪气地说:“薛助教,何必如此认真,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薛仁义怒道:“国子监乃培养人才之所,怎能如此堕落。”

藩王之武王高翊的儿子高胜愤怒的冲过去,一脚将薛仁义踹倒在地上,恶狠狠地说道:“你算个什么东西?区区助教而已,也敢来管本世子?”

萧凌雪见状,怒不可遏,正要上前表明身份惩治高胜。赵辰轻轻拉住她,摇了摇头示意先看看薛仁义的应对。

薛仁义缓缓站起身,抹了抹嘴角的血渍,坚定地说:“今日就算拼了这条命,我也要维护国子监的尊严。”

高胜冷笑一声,正欲再动手。

此时,国子监祭酒苏成匆匆赶来,看到这番场景大惊失色。他深知高胜的身份,但也明白薛仁义的刚正之举是正确的。

于是,苏成赶忙上前劝阻高胜,并向萧凌雪等人所在方向投来求助的目光。

萧凌雪知道时机已到,大步走上前去,冷冷地看着高胜说:“高世子好大的威风,在国子监公然行凶。”

高胜一见萧凌雪的气度不凡,心中隐隐感到不安。

待周围人纷纷下跪行礼后,他才惊觉眼前之人竟是当今女帝,顿时吓得在地。

萧凌雪威严地扫视众人,说道:“国子监风气必须肃清,像高胜这般仗势欺人者,绝不轻饶。”众学子和教员皆惶恐不已。

薛仁义立马走过去拱手道:“臣多谢陛下出手相助。”

萧凌雪摆了摆手:“既然薛助教已然痊愈,朕便擢升你为司业,襄助祭酒统管教务训导之责。”

薛仁义连忙谢恩:“微臣定不负陛下厚望。”

萧凌雪转而看向苏成,“苏祭酒,国子监学风散漫至此,你难辞其咎。但念你及时赶到阻止恶行,俸禄一年,责令你尽快整饬校风。”苏成叩首领罚。

萧凌雪对着众学子和教员朗声道:“朕希望从今往后,国子监不论出身门第,只看学问品德。”

“寒门子弟若努力上进,朕自会重用;世家子弟若不思悔改,朕亦不会姑息。”众人唯唯诺诺。

回宫途中,赵辰笑道:“陛下此举不仅整肃了国子监,更是给天下人传达了改革决心。”

萧凌雪微微颔首,“只是这藩王高翊虽然已经归降,但他的儿子高胜却仍然敢仗着父亲的身份作威作福,有必要的话,朕还得单独将武王高翊叫来好好与他谈谈!”

不久后,萧凌雪传召藩王高翊进宫。高翊心怀忐忑地来到御书房,行大礼参拜。

萧凌雪面色沉稳,直接说道:“武王,你既已归降,朕必当以臣子之礼相待,善加抚恤。”

“然而,汝之子高胜于国子监,非但未专心向学,且薛助教对其规劝,彼竟殴打薛助教。汝若再不严加管束,恐日后必生祸端!”

高翊听闻此言,额头冷汗直冒,急忙磕头请罪:“陛下圣明,犬子顽劣,臣疏于管教,臣回去定当重重惩戒。”

萧凌雪微微抬眼,“武王可知,朕正在大力改革,无论是朝堂还是学府,皆不容许有此类恃强凌弱之事发生。”

高翊忙不迭点头:“陛下所谋皆是为了大夏繁荣,臣知晓陛下苦心,定当全力支持陛下的所有决策,回去后定会严诫家中子弟谨遵陛下法令。”

萧凌雪脸色稍缓:“朕相信武王是明理之人,此次朕从轻处罚,只罚你半年俸禄,望你引以为戒。”高翊松了口气,再次谢恩。

萧凌雪又道:“朕打算在各地增设学堂,教授农桑工商等实用之学,你意下如何?”

高翊沉思片刻回道:“陛下此举甚是英明,如此一来,百姓各有所长,于国大有裨益。”

萧凌雪满意地点头:“那这筹备之事,便交予你部分负责吧,朕要看到成效。”

高翊领命而去。萧凌雪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默默思忖,这一系列举措虽困难重重,但只要君臣一心,大夏必将迎来全新气象。

这时赵辰开口建议道:“陛下,趁此机会成立御史台吧,授予他们监察百官之权,与锦衣卫联手,定能整顿朝堂不良风气。”

萧凌雪眼睛一亮,“此计甚好,朕即刻安排人手着手组建。”

几日后,御史台初建,诸多清正廉明之士被选拔进入。御史台官员楚风四处巡查,一时间朝堂上下人人谨言慎行。

然而,平静之下暗潮涌动。一些被触动利益的世家联合起来,暗中谋划着对付萧凌雪。其中一个世家买通了几个宫女太监,试图在萧凌雪的饮食中下毒。

而让那些世家万万没想到的是,赵辰对萧凌雪每日的御膳甚是谨慎,只因今日送膳食来的宫女颇为陌生,赵辰心生警觉,旋即对食物进行验毒。

赵辰凝视着银针,其色乌黑,他的眉头瞬间紧蹙:“陛下,今日之膳食暗藏毒物,幸而微臣察觉及时。”

他迅速将毒膳移至一旁,神色凝重却又不失镇定。

萧凌雪看向赵辰,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与柔情:“还是夫君细心。”她的声音虽柔,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决,“看来有些人按捺不住了。”

赵辰轻轻拍了拍萧凌雪的手背,以示安慰,对此微微一笑道:“陛下不必担忧,即日起,您的御膳由臣亲自负责。臣在桃源县任县令期间,也曾与当地的名厨有过交集,学过一些厨艺,虽不及御厨精湛,但保证陛下的饮食安全,臣还是有信心的。”

萧凌雪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深知赵辰此举不仅是为了她的安全,更是为了大夏的江山社稷。她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好,有夫君在,朕便无后顾之忧。”

萧凌雪随后下令彻查下毒一事,锦衣卫迅速行动,很快揪出背后买通宫女太监的世家之一刘家。

萧凌雪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彻查,并将刘家全部族人押到金銮殿公开审判。

金銮殿,萧凌雪端坐在龙椅之上,没过多久,刘家族人全都被押入大殿之中,除了刘承俊以外,其他刘家族人纷纷跪在地上磕头求饶。

摄政王萧凌灏看向刘承俊怒喝道:“大胆刘承俊,见到陛下为何不跪?”

刘承俊昂着头,冷笑道:“陛下不过是女子,凭什么端坐皇位。这天下本就应由男子统治,我刘家不过是顺应天理。”

萧凌雪并未动怒,而是淡然道:“朕以为,治理天下靠的是才能而非性别。朕登基以来,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大夏子民,倒是你们刘家,妄图谋害朕,只为一已私利。”刘承俊一时语塞。

萧凌雪接着道:“朕原本只想削弱世家势力,让更多有才之人得以施展抱负。但刘承俊,你身为朝廷官员,竟敢谋害朕,如今更是不知悔改,那就休怪朕无情了!”

“传朕旨意,刘承俊谋害天子,意图谋反,罪无可恕,即刻将刘家满门抄斩!家产尽数充公!”此令一下,刘家族人大哭求饶。

萧凌雪环视众人,高声道:“朕的改革不会停止,任何妄图阻挡之人都会付出代价。朕相信,终有一日,大夏会在朕的带领下成为盛世强国。”

处理完刘家之事后,萧凌雪深知世家的反扑会愈加凶猛。她一方面加强锦衣卫与御史台的力量,另一方面积极拉拢朝中元老重臣。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