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胪寺中,生辰宴热闹非凡。萧君浩和赵婉兮身着华服,宛如金童玉女。
宴上,百官纷纷献上贺礼,祝福声不绝于耳。赵辰笑着对孩子们说:“今们可是主角,可要好好享受。”
萧君浩眨眨眼:“爹爹,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英勇!”
赵婉兮则乖巧地点头:“我也要像娘亲一样聪慧。”众人皆被逗乐。
萧凌雪举杯向众人说道:“感谢诸位今日同贺,愿我大夏一直繁荣昌盛!”
这时,拓跋宏起身道:“陛下,逍遥王,这俩孩子如此出众,未来必成大器啊!”
南宫璃也笑着附和:“可不是嘛,真让人羡慕。”
酒过三巡,萧凌雪与赵辰看着欢乐的场景,心中满是欣慰。
忽然,赵辰凑近萧凌雪耳边轻声道:“雪儿,等孩子们再长大些,咱们也能轻松些啦。”
萧凌雪白了他一眼,笑道:“就你想得美,这大夏的江山还得咱们多费心呢。”
宴罢,众人散去。萧凌雪和赵辰带着孩子们回到寝宫,萧君浩和赵婉兮已然困倦,很快便进入梦乡。
赵辰看着熟睡的孩子,对萧凌雪说:“这俩小家伙,今天可累坏了。”
萧凌雪温柔地说:“是啊,不过这生辰过得也算圆满。”
月光洒下,温馨满室,夫妻俩也在这宁静中相拥入眠,期待着未来更多美好的日子。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精致的窗棂,温柔地唤醒了这对璧人。萧凌雪轻启朱唇,笑道:“今日无事,不如带孩子们去御花园走走,也让他们亲近亲近自然。”赵辰点头应允,眼中闪烁着对家人的宠溺。
御花园内,百花齐放,彩蝶飞舞,一派生机勃勃之景。萧君浩和赵婉兮兴奋地穿梭在花丛间,时而追逐嬉戏,时而驻足观赏,清脆的笑声回荡在空中,为这静谧的早晨增添了几分活力。
赵辰与萧凌雪并肩漫步,偶尔低头私语,偶尔相视一笑,岁月静好,莫过于此。
突然,一只彩雀掠过枝头,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他们兴奋地呼唤着,试图捕捉这份灵动。
赵辰见状,哈哈大笑道:“看咱们的孩子,多有活力啊!”
萧凌雪微笑回应:“是啊,他们是我们的希望,也是大夏的未来。”言罢,她轻轻握住赵辰的手,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温柔。
赵辰凝视着萧凌雪,缓声道:“陛下,我等之子与女已至十岁,皆已获封太子与公主,此时理应让此兄妹二人赴朝堂历练一番了。”
萧凌雪听后微微皱眉,思考片刻才缓缓开口:“他们虽已满十岁,但毕竟还是孩子,朝堂之事复杂险恶。”
赵辰却认真地说:“正因为如此,才要早早磨练,我会一直在旁守护教导于他们。”萧凌雪最终点头同意。
翌日朝会–金銮殿
萧凌雪牵着赵婉兮,赵辰牵着萧君浩,二人缓缓的走进金銮殿,众朝臣看到他们将太子和公主带上朝,顿时间大吃一惊。
萧凌雪站于龙椅之前,目光扫视群臣,朗声道:“朕之太子与公主,今已年满十岁,朕欲令其参与朝政,历练身心。”众臣面面相觑,一时间无人敢先发言。
良久,李烨出列,沉声说道:“陛下,此举恐惊朝野,太子与公主年幼,万一有所闪失……”话未说完,赵辰上前一步,拱手道:“爱卿不必担忧,本王自会全力护佑。且太子与公主自幼聪慧过人,定不会辜负圣恩。”
萧君浩挺起胸膛,稚嫩却坚定地说:“各位大臣放心,吾定会努力学习治理之道。”赵婉兮也跟着点头。
这时,一向刚正不阿的林枭林太师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逍遥王,此举虽意在培养储君,但也需循序渐进。朝堂之事,千头万绪,稍有不慎,可能影响国之根基。”
赵辰目光坚定,回应道:“太师多虑了。吾儿吾女,天赋异禀,且有朕与逍遥王从旁引导,定能在历练中成长。”
萧凌雪微微点头,说道:“朕意已决,众爱卿当全力辅佐太子与公主。”
李乾站出来拱手说道:“臣,谨遵圣命。”
有李乾带头,众臣也纷纷服从道:“臣遵旨!”
“好!”萧凌雪看向众臣朗声道:“既如此,朕便宣布,自明日起,太子萧君浩与公主赵婉兮,正式参与朝政,与诸卿共商国事。”
翌日朝会–金銮殿
萧君浩与赵婉兮面色凝重地从侧门步入金銮殿,兄妹二人行至朝臣跟前,稳稳当当地端坐于龙椅之上,萧凌雪与赵辰在后方垂帘听政。
丞相周康之子周泰见此,不禁嘲讽道:“有没有搞错?国家大事,岂能让两个小娃娃来管理?”
萧君浩怒道:“孤奉父母之命,来这朝堂之上历练,尔等此言,是何居心?”
周泰听闻萧君浩此言,冷笑一声:“哼,就凭你这黄口小儿,也敢妄言参与朝政?不过是仗着父母的宠爱,来此作秀罢了!”
萧君浩怒目圆睁,大声喝道:“周泰,你休要放肆!我与妹妹诚心学习治国之道,岂容你这般诋毁!”
赵婉兮也不甘示弱,娇声说道:“周公子,莫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周泰却愈发嚣张,挑衅道:“公主殿下,莫要以为自已身份尊贵,便真能在这朝堂之上有所作为。”
萧君浩紧紧握拳,向前一步道:“周泰,你如此刁难嘲讽,莫非是想挑战皇家威严?”
周泰毫不畏惧,威胁道:“太子殿下,莫要吓唬在下。这朝堂之事,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小心误了国之大事,到时候可就追悔莫及了。”
此时,在后方垂帘听政的萧凌雪和赵辰面色阴沉。萧凌雪怒声道:“这周家小儿,竟如此狂妄!”赵辰亦是眉头紧皱:“雪儿,莫急,且看孩子们如何应对。”
萧君浩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已的情绪,严肃说道:“周泰,我等虽年幼,但志在为大夏谋福祉。你若再行刁难,休怪皇家律法无情!”
周泰却依旧不为所动,继续嘲讽:“皇家律法?太子殿下,怕是您还未弄明白这律法究竟如何运用吧。”
赵婉兮眼中闪过一丝聪慧,说道:“周公子,莫要以为自已父亲是丞相,便能在朝堂上为所欲为。”
周泰嗤笑道:“公主这是要拿丞相来压我?”
一时间,朝堂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萧君浩闻言,淡然一笑道:“据孤所知,你周泰至今尚无官职,只是老丞相告病休假,你替父上朝而已。”
“而且,你不过比孤年长几岁,竟敢在此大放厥词,真是岂有此理!”
周泰脸色一变,没想到萧君浩竟然知道这些。但他仍嘴硬道:“那又如何,我熟知朝中之事,总好过你们两个毛孩子。”
萧君浩目光如炬,直视周泰,厉声道:“周泰,你莫要仗着丞相之子的身份肆意妄为。即便你熟知朝中之事,可你如此不敬皇家,无视律法,又能有何作为?”
赵婉兮亦紧接着说道:“周公子,你这般张狂,就不怕父亲知晓后怪罪?”
周泰一时语塞,却仍强撑着说道:“哼,皇家又如何?若不能治理好这天下,照样会被百姓唾弃。”
萧君浩站起身,淡然一笑道:“好!既然周公子认为孤年幼,无法治理这天下,那不妨请周公子与孤比试一番,你可敢接?”
周泰冷笑一声,挑衅道:“比试?哼,有何不敢!不过,若是你输了,便乖乖滚回后宫,别再出来丢人现眼!”
萧君浩眼神坚定,说道:“若孤输了,自当遵从你的意愿。但若是周公子输了,又当如何?”
周泰一时语塞,他从未想过自已会输,但此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硬着头皮说道:“若是我输了,便任你处置!”
萧君浩点了点头,看向林枭恭敬道:“请林太师出题。”
林枭摸了摸胡须,缓缓的开口道:“如今大夏的治国之道是什么?”
周泰回答道:“治国之道,为百姓安居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萧君浩回答道:“治国之道,应为天地立心,为生而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再者,孤倡导人人平等,遵纪守法,严禁铺张浪费,提高农民待遇,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智则国家智,少年富则国家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萧君浩的回答让在场众人皆露出惊叹之色。林枭捋须点头赞道:“太子殿下心怀天下,此等高瞻远瞩实乃我大夏之福。”
周泰面色微沉,缓声道:“此举着实荒谬!其他方面,我尚还可以理解,但铺张浪费,提高农民待遇与治国之间,实难有何关联。你这言论,简直是无稽之谈!”
萧君浩背负着手,缓缓的开口道:“周公子,你贵为丞相之子,从小就衣食无忧,自然是不知道民间疾苦。”
“孤这就送你一首诗,让你好好知道知道,你每日所食的粮食是从何而来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