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便有士兵捧着一把崭新的狙击步枪上前。萧君浩接过步枪,仔细端详,只觉其造型独特,线条流畅,透着一股不凡的气息。他轻轻抚摸枪身,感受着那冰冷的金属质感,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殿下,此枪威力巨大,但使用之时也需谨慎。”余飞在一旁提醒道。
萧君浩微微一笑道:“孤曾经在父亲的一本军事书籍上见过这把狙击步枪的构造,以及使用方法。”
“余将军,咱们的队伍里有多少人会使用狙击步枪?”
余飞抱拳回道:“殿下,目前仅有微臣与少数几名亲信曾研习过此物,只是尚欠火候。”
萧君浩摇了摇头道:“这可不行,火器的弹药有限,此时也来不及让他们加紧训练。”他沉思了片刻后,又道:“那谁的射箭技术最好?”
余飞忙答道:“回殿下,当属神箭手薛晋技艺最为精湛。”
萧君浩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说道:“速传薛晋前来见孤。”
不多时,一名身材矫健、目光锐利的男子来到面前,单膝跪地:“拜见殿下。”
萧君浩指着狙击步枪说:“薛晋,你看这物件,虽名为枪,但其射击之道与射箭有相通之处。孤命你尽快熟悉它的操作,以你的射箭功底,定能快速上手。”
薛晋抬起头,眼神坚定:“殿下放心,末将定当全力以赴。”
萧君浩颔首,沉凝道:“狙击步枪弹药稀缺,你当用火枪勤加练习,可否能做到?”
薛晋大声应道:“殿下,末将能做到。”
萧君浩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吩咐下去给薛晋安排专门的场地用以练习火枪。
由于火枪的动静震天响,因此引起了敌方探子的注意力,那探子探到这一消息,立马回到营地向伊夫和卡皮特进行汇报。
伊夫听闻后,眉头紧皱:“什么?狙击步枪?那逍遥王赵辰竟弄出如此奇怪之物,萧君浩还让手下习练,看来不容小觑。”
卡皮特却不屑地哼道:“不过是些花架子罢了,再厉害能强得过我们的千军万马?”
伊夫摇头道:“不可轻敌,那萧君浩向来诡计多端。而且我们还尚未查清狙击步枪的威力与射程范围,若是贸然行动的话,很可能会让兄弟们白白送命!”
与此同时,薛晋耗费数时,便已将狙击步枪研究透彻,继而尝试在六百米开外进行试射。
只见薛晋屏气凝神,扣动扳机,随着一声枪响,百米之外的靶心应声而碎。周围的将士们发出一阵惊叹声。
萧君浩见状大喜:“好!薛晋果真是天赋异禀。”他移步上前,凝视着薛晋,沉声道:“孤现命你为火枪小队之队长,你务必于最短之时日内,训练出一队精擅狙击步枪之兵。”
此时,余飞趋前言道:“太子殿下,因狙击步枪之设计构造颇为繁复,故而此处所携仅三把,另三把已运往琼城,而多数则留于皇宫,专供护陛下安全之用。”
萧君浩负手而立,面色沉稳,缓声道:“狙击步枪三把足矣,吾等尚有千里眼,即父亲所言望远镜。狙击手须二人一组,一为狙击手,一为观察手。”
“为防万一,当留一把狙击步枪于军营,另有一把,孤将亲用之,以狙杀敌军首将!”
余飞闻此言语,略作迟疑,赶忙拱手进谏:“太子殿下,切不可如此,此举实乃险招,且不论敌军营帐距我等足有千余之遥,单就这狙击步枪的射程而言,亦不过六百米上下。”
“若过于接近敌军军营,实乃冒险之行,还望殿下另择贤能。”
萧君浩沉凝地摆了摆手,缓声道:“孤意已决,必亲手斩敌首,若贪生怕死,又岂会亲临前线。”
余飞心里清楚,自已无法劝阻这位小太子,只得遵命道:“好的,但此事还需呈报给罗将军,毕竟,他才是此次战役的最高统帅。”
萧君浩点了点头:“孤自会与罗将军商量,请余将军放心,孤不会以身犯险,而且孤也没说一定要去敌军军营进行狙杀任务。”
余飞闻言微微一愣。
萧君浩继续说道:“孤可率领部分亲兵登上城楼,居高临下,以寻得最佳狙杀时机。余将军,你速去安排人手加强城防,以防敌军突袭。”
余飞领命而去,萧君浩则转身看向薛晋,目光坚定:“薛晋,抓紧训练,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薛晋重重地点头,转身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之中。
此时的萧君浩,心中既有即将大战的兴奋,又保持着一贯的冷静和沉稳。他深知,这一战关乎国家存亡,百姓生死,绝不容有失。
夜幕降临,萧君浩独自站在城头,望着远处敌军营帐的点点灯火,心中思绪万千。他在脑海中不断推演着各种可能的战况,思考着应对之策。
第二日清晨,薛晋来报:“殿下,火枪小队已初有成效。”萧君浩微微颔首:“甚好,继续训练,不得有丝毫懈怠。”
而另一边,敌军阵营中,伊夫和卡皮特正为如何应对萧君浩这边的新武器而争论不休。卡皮特依旧轻视,主张强攻。伊夫则谨慎许多,认为需先派人试探。
萧君浩得知敌军动向,冷笑一声:“哼,就让他们来试试我们的厉害。”他眼神中透露出勇猛无畏的光芒,紧握着手中的佩剑,静静等待着敌军的到来。
未几,敌军遣一小队人马来探虚实。萧君浩立于城楼之上,眉头紧蹙,沉声道:“此伊夫倒也聪慧,晓得遣小队试探以佯攻!”
萧君浩转头对薛晋下令:“让火枪小队准备,待敌军靠近些,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薛晋领命而去。
那小队敌军渐近,脸上带着嚣张的神色,似乎并未将萧君浩一方放在眼里。
当敌军进入射程范围,薛晋大喊一声:“放!”
火枪齐鸣,硝烟弥漫。那敌军小队瞬间倒下大半,剩余之人惊恐万分,狼狈逃窜。
伊夫得到消息,脸色一变,“这火枪果然厉害,不可莽撞行事了。”
但卡皮特仍不服气,“也许只是凑巧,下次派更多人去。”伊夫无奈摇头。
萧君浩当机立断,传召罗忠、余飞以及薛晋前来,共同商讨接下来的作战方略。
众人齐聚营帐,萧君浩目光炯炯,率先开口道:“敌军虽受此挫,但定然不会善罢甘休。吾等需趁此良机,谋划斩首行动,以挫敌之锐气。”
罗忠微微颔首,神色严肃:“殿下所言极是,然此行动风险颇高,需慎之又慎。”
萧君浩双手抱胸,冷静分析道:“敌军罗刹国首将伊夫谨慎,费利国守将卡皮特莽撞。若能趁其意见不合,混乱之际,寻得时机,或可成功。”
余飞拱手道:“殿下,那火枪小队虽初显威力,但毕竟人数有限,若要实施斩首行动,还需调配更多精锐力量。”
萧君浩沉思片刻,沉稳说道:“余将军所言有理,可从各营抽调善战之士,组成突袭小队。”
薛晋眼中透着兴奋:“殿下,属下愿率火枪小队为先锋,直取敌首。”
萧君浩拍了拍薛晋的肩膀:“好!但切记不可冲动冒进。”
众人一番商议,定下详细计划。
夜幕再次降临,萧君浩身着战甲,手握佩剑,目光坚定地看着即将出发的队伍。他大声说道:“诸位将士,此役关乎国家荣辱,百姓安宁。吾等当勇猛无畏,一举成功。”
将士们齐声高呼:“愿随殿下,共赴生死!”
在萧君浩的带领下,一队精锐悄然向敌军营地进发。他们借着夜色的掩护,小心翼翼地靠近目标。萧君浩的心砰砰直跳,既有即将大战的兴奋,又保持着极度的冷静。他深知,这一战只能胜,不能败。
萧君浩等人在夜色中摸索前行,尽量不发出一丝声响。忽然,前方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萧君浩抬手示意众人停下,屏息静气。
只见几个敌军巡逻兵缓缓走来,萧君浩眼神一凛,向身旁的将士们使了个眼色。众人会意,待到敌军靠近,猛地出手,瞬间将巡逻兵制服,未让其发出半点声响。
继续前行,离敌军营帐越来越近。萧君浩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心中默默计算着距离和时机。
这时,营帐内传来伊夫和卡皮特的争吵声。卡皮特大声嚷着:“不能退缩,必须进攻!”
伊夫则反驳道:“不可莽撞,需从长计议!”
萧君浩心中暗喜,这正是他们等待的混乱时机。他果断挥手,带领队伍迅速冲向敌军营帐。薛晋率领的火枪小队率先发难,几声枪响,守在营帐外的敌军倒下一片。
萧君浩身先士卒,冲入营帐。敌军顿时大乱,纷纷拿起武器抵抗。但萧君浩和将士们勇猛异常,势如破竹。
萧君浩目光如炬,在人群中搜寻着敌军首将的身影。终于,他发现了伊夫,提剑便冲了过去。伊夫惊慌失措,试图反抗。萧君浩沉着应对,几个回合下来,一剑刺中伊夫要害。
卡皮特见状,惊恐万分,想要逃跑。萧君浩岂会放过他,飞身向前,将其斩杀。
敌军见首将已死,军心大乱,纷纷投降。萧君浩成功完成了斩首行动,他站在敌军营帐中,满身鲜血却英姿飒爽,大声说道:“首恶已除,敌军已败,我军大胜!”众将士欢呼雀跃,胜利的喜悦在黑夜中弥漫开来。
与此同时,琼城,赵辰与萧凌飞密切协同,在火炮兵和火枪兵的严密护卫下,二人统率大军与敌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萨拉和米尔虽心有不甘,但仍率领大军浴血奋战,然而,他们的军队终究难敌大夏军队火枪、火炮以及弓箭弓弩的持续猛攻,纷纷溃败,损失惨重。
赵辰手握红缨枪,将枪尖抵住萨拉的咽喉,淡然一笑:“萨拉,你已经败了,还是赶紧滚回你们费利国吧,永远不要再踏入大夏土地一步。”
萧凌飞亦擒住米尔,将手中的长剑抵住他的胸膛警告道:“米尔,本王给你一条活路,滚回你们罗刹国,告诉你们国王,若是再敢侵犯我大夏领土,我便率领大夏军队踏平你们的国土。”
“哈哈哈哈哈!”萨拉和米尔相互对视了一眼,放声大笑道:“我们二人是奉国王之命而来,若是惨败而归,又如何向吾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