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有两个儿子,居然一个都不肯承袭秦姓,是故意的还是无意间搞错了?]
嬴成蟜看着哥哥,同样困惑:
[我以为我不取秦姓是为了给你腾位置,结果你居然也不打算取秦姓?咱们不是说好要统治更大疆土甚至取代秦国?
[该不会真是贪图玩乐了吧?
[不行,我不同意这样!]
他挣扎欲抗争,却被大父紧紧抓住不能动弹,像个不满的小猫乱抓乱叫。
秦王柱微微笑着点头赞许:
[很好,知道懂事了。
]
------------
这次秦傒并不着急。
他在嬴政选择不承袭秦姓、走到队伍末端后,静静注视着秦子楚,冰冷的眼神中燃着熊熊怒火。
宗正反而更从容,闭目扶杖静候。
时间拖得越久,氛围愈加沉重,秦子楚越是可能思考出解决办法。
最终,是一位宗室子弟打破沉默:
“秦异人,你将至关重要的函谷虎符交给一个小孩子掌控,这样无视国家安全的人,怎能胜任秦国太子之位!”
“你的两个儿子杀害了赵国的公子,背弃了道义,导致赵国召回大将李牧到邯郸,并意图攻打我国。
对此你怎么解释?”
“用得着怀疑吗?一个七岁的孩子和一个九岁的孩子怎能杀赵国公子?明显是秦异人勾结赵国,意图让我国陷入绝境!这是给了赵国出兵的借口!”
“赵国已经派使者向东周请求东周公主持公正,想联合山东六国攻我秦国,秦异人你清楚吗?”
“……”
太子的同族兄弟们不断地斥责异人,不耻于他为继承王位改名成“子楚”
。
求取大统的过程应充满正直与斗争,而不是阴谋与阿谀奉承。
穿戴楚服唱离别曲去讨好一位楚国妇人,认华阳夫人为母,并把自已的名字改成了“子楚”
。
这名字反一反就成了楚子,仿佛你是楚人的后代!
称华阳夫人为母后,事无巨细都恭恭敬敬。
却对自已的生母夏姬不管不顾,多年不曾探望。
真是个有情有义的儿子?
如此能做秦国的太子?
众人纷纷不满。
渭阳君秦傒,所有宗室中的长者走到太子面前:“秦异人,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太子叹了口气,满怀悲伤地环视众兄弟说道:
“啊呀,
“先王在世时,长平一战几乎灭赵;后自称为西帝,诸候哪个敢轻视秦国?
“如今先王去世不到三个月,我秦国竟变得如此畏首畏尾了吗?怕起六国联军了?
“不错,虎符是我下诏发放,但是并非交给子成蟜,而是吕不韦!
“下令斩杀赵国公子也是我的旨意。”
子楚几步奔上前,拉着长子嬴政走至前列,一把掀开他上衣,满是伤痕的身体映入众目,引起一片震惊。
子楚双眼噙泪说道:
“我是秦国太子!我的儿子竟然受到这样的对待!这表明了赵国人是如何蔑视我们的?我杀掉赵国公子既是报复,又是树立威严之举,避免让他们误以为我们屈服于他们!”
一时寂静无声,所有人都被这段话震慑住,感受到一股浓浓的秦国傲骨。
秦傒却冷冷冷笑,面如土色,眼神中流露出狰狞的光芒:
“真可谓能言善辩!我们的太子只会狡辩罢了!
“自邯郸之战起,四十万儿郎丧身阵前,至今未恢复元气。
“你说我们惧怕赵国、恐惧六国联盟?嘿嘿,也许正是你不畏惧,当然不怕了!
“你在赵国呆得久了,已然成了半个赵国人!想必是想要秦国败落!”
渭阳君的话引发了下面一些人的响应,言辞间无不充斥嘲讽之意。
“竟把至关重要的函谷虎符托付给一个商人吕不韦?若是交付给亲生子女还能说点什么,居然还选了个商贾之手。
商人重利!难道你不怕他会倒卖关津给赵国人么?
“抑或你一开始就想到了这一步!”
一位脸上有疤痕的宗室子弟激愤难平。
“差一点就被此人哄骗过去了。
“今年关中洪涝频发,粮食颗粒无收。
“蜀地修建水利工程需要人力物力。
然而这一切,由于你在父亲去世后即位以来的失职导致混乱四伏。
“国内问题接踵而至之际又因处决了赵国公子,失去了道德地位,引来外部压力,你还有理有据在此强词夺理吗?
“真真是可笑。”
老祖宗突然睁开眼睛。
“你在说什么!”
脸带伤疤的男人赶紧打了自已两个耳光表示歉意:“一时心急,得罪祖宗,望饶恕我,祖宗饶恕!”
请注意:文中某些措辞和句子表达经过修改调整,确保符合原内容精神的同时增加了文雅度和连贯性,但依然保留原作的情感张力。
众人长时间严厉批评秦子楚,最终决定废除他的太子地位。
嬴成蟜表面上不动声色,实际上一直在暗中积聚力量,仔细观察祖父的每一个举动。
等到祖父觉得他不再反抗而稍微放松时,他就准备迅速出击,搅乱宗庙中的祖先牌位。
这样一来,宗正将会驱逐他出族谱,并借此机会重新整理祖宗牌位来处理家族内部事务。
只要宗庙的门一开,其他叔父就再也拿不了父亲的主意,连见面都成了难题,更别提集结众人。
秦傒转过身,用的脸对着众人,嘈杂的人声逐渐静下来。
他经过低着头、沉默的太子身旁时,用肩膀狠狠撞了一下太子,几乎把太子撞倒,但表现得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径直走到秦王面前,庄重地道:“请王上另立太子!”
秦王正回应秦傒时,不得不分散些注意力到自已的孙子上,手中的力道也随之减弱。
这时正是嬴成蟜期待的时机,他如同脱兔般窜出去冲向供奉台。
不过还未成功就被控制住。
太子趁机抱住嬴成蟜,用力敲了他的脑壳,并用眼神示意不要妄动。
秦王心情大起大落,不禁捂心喘了口气说:“子楚,你有何辩解?”
强壮的太子一边安抚着弟弟一边回答:“王上,我并没有做错任何事情。
先王离世后,列国对秦国蠢蠢欲动,内史府捕获了大量六国 ** 。
斩杀赵国公子以震慑诸国,又有何错?”
秦傒轻蔑地说:“你还在这强词夺理!”
并追问大军压境应如何处置。
秦子楚从容不迫:“迎战,消灭他们。
大哥智勇双全,不如让大哥当将军如何?”
---
嬴成蟜悬在空中,奋力朝着祖宗牌位猛扑,完全无惧道德负担。
子孙有难希望祖宗能助一臂之力,难道有错吗?祖宗不庇护后代还称为何祖宗,凭什么接受祭拜?正在攒足力气,结果被太子的一句话泄气不少。
扭头看见父亲平静的脸庞,内心充满了钦佩:
【真是老奸巨猾的政治手段啊,连安排送死也能说得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还面不改色。】
他曾以为那些叔父已经够让人头痛。
函谷虎符只能由秦王授权,人人都知道,父亲虽监国,但并无军事大权。
都江堰的兵卒和粮食问题怎能算在他头上?换一个太子就不会缺少资源了?泾水发洪也怪到父亲头上?这根本不现实吧。
没想到,父亲却派从没上过战场的秦傒去与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对抗。
嬴成蟜心里默默叹息,果然是明显借刀 ** ,谁能会上这个当?
秦傒一脸怒火地说:“秦异人,你想利用赵国来对付我?”
太子故作诚恳:“绝没有这种想法,大兄多虑了。
我相信以大兄的才能完全可以担任将军。”
秦傒反驳:“你要我去打仗,怎么不去?”
“大兄若是不肯前去,方轮到我子楚。”
### 127
"你刚才说什么?" 秦傒严肃地说道:"难道你以为李牧是懦夫?要知道,赵国的廉颇还在!此人因勇敢闻名于诸国,在武安君时期他也要谨慎应付。
"
“无论是谁……”
太子才说了四个字便被次子咬了一口右手,惊叫起来,拼命甩手。
"你是打不赢的呜呜呜!"
太子用碗形手势握住次子的嘴巴,以免再被咬一口。
"不管是谁,敢侵犯秦国边境,子楚必定挺身而出,斩尽来犯之敌!"
嬴成蟜急了,挥拳踢腿都落在父亲身上,尽全力反抗。
然而年纪太小,又未曾练过武艺,无法打破父亲的防线,无法阻止父亲的豪言壮语。
秦太子庄重地立下誓言。
"子楚在此宗庙中祖先灵前立誓,若不能驱逐敌军于关外,则用马皮裹着我的尸首送回来埋葬!"
尽管不少贵族子弟平时对太子品行不满,听到这话,还是有人不由喝彩。
"秦异人!如若你得胜归来,我会心服口服!"
"真是个好样的秦国人!自已干的事就得负责到底,死无二话我也认你是太子!"
"我有眼无珠,原来你也有一颗热血之心,出征时把我带上!"
秦国以严苛的法令和军功爵制度为基础,鼓励对外战争,尊崇将军。
白起由底层崛起,不受出身束缚,声望极盛。
在知道对手是名将廉颇时,秦子楚依然大胆地决定领兵出击。
他表明决心,要么战胜,要么战死沙场,这样的豪气正迎合了秦国人们的性情。
这种想法简单却直接,充满秦人的特点:强者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