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徐嬷嬷果真与沈姨娘有牵扯,奴婢瞧见鹦歌院里的丫鬟双儿来找她,袖子下明显递了东西。”夏荷贴着文希的耳朵说道。
想到那些让人昏睡的药,文希心下一跳,“你可知是何物?”
“应是纸条,徐嬷嬷之后拆开看了,但奴婢离得稍远,具体写的什么却是未看清。”见主子面色凝重,夏荷也不由跟着担忧,“主子,要不要……”
文希知道她想什么,打断道:“不用,我还怕她们不联络呢,继续观察着吧。只是吃食、衣物都要更小心了,以免狗急跳墙。”
沈姨娘一遭落败,现下刚缓口气,应该不至于马上做些什么。
如果没有猜错,她这是急于攀关系,云湘院那些丫鬟几乎被打发干净,她之所以还住在鹦歌院也是如此。
至少目前,文若的丫鬟她还算信得过。
只是两人具体有什么秘密呢?文希突然想到什么,“徐嬷嬷看过纸条后有何反应?”
夏荷马上回道:“初时倒是看不出什么,不过后来吩咐事儿明显神思不属,叫错了两次小丫鬟的名儿。”
文希听到此面上带了些笑意,“不错,继续让小丫鬟观察她。那位喜鹊,你看如何?”
喜鹊是曦棠院的二等丫鬟,做事泼辣干脆,因看不惯兰芝颐指气使的作派,时常言语斥上几句。
却不知徐嬷嬷与兰芝是母女,几次被下了绊子而不自知。
夏荷看不过,偶尔顺手帮下忙,这一来二去,喜鹊便有了唯夏荷事从的意思,连文希都要靠边站。
甚至时常提点也改不了,作为一院丫鬟当然得以主子为重。
可文希却觉得这反而是喜鹊的优点,知好歹且爱憎分明,只是性子得磨一磨,不然往后还有的亏吃。
“主子,那丫头直愣愣的,傻得不得了。”夏荷看文希面上揶揄的表情,找补道。
文希摆了摆手,“行了,继续用吧。能收拢人心是好事,姑娘我信你。”
几人一路说笑着向前走,一抬头便看到文若携着丫鬟婆子朝寿安堂的方向走来,她上身穿着一件藕荷色的半袖对襟比甲,下着素白挑线裙子,头发细致的梳成双垂髻,两边都用珠花点缀,一张巴掌大的脸儿苍白嬴弱,只是双耳上的花型耳饰莹润别致,倒是让人忍不住探看一二。
望见文希,她抿嘴一笑,“三姐姐这就走了?倒是刚好与妹妹错开。听丫鬟们说前些日三姐姐去过鹦歌院探望,只怪那时妹妹病得厉害,都不曾与姐姐叙话。”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上次去鹦歌院恰好撞见苏二老爷要放出沈姨娘,又对这个嫡女视而不见,她不可能没有听说。
文希看着面前这张虽稚嫩却言笑晏晏的脸,她的背挺得笔直,恰好站在台阶上,倒是有种俯视的感觉。
这明显的示威让文希挑唇一笑,这么快就不知自个儿是谁了?
“妹妹且自进去!这身子还没好全,没得禁了风,让姨娘也一并困在你的鹦歌院而耽搁了理佛。”
文希说完便转身,也不去理她面上作何表情,倒是文若的贴身丫鬟琉儿,看着主子两指紧紧的扣住手绢,担忧的唤了声,“四姑娘!”
许是惊觉到自已中了圈套,文若拼命掩下眼底的情绪,重新昂着头向寿安堂走去。
一晃府里的姑娘们都出了孝期,衣饰也尽可穿得鲜亮些,只是如冯氏、王氏这些媳妇都是三年重孝,带她们出去交际却是不能。
故而京城那些个茶会、赏花会、诗会因着无人带领,姑娘们依旧只能固守在府邸。
文希倒是无所谓,文萱、文若却早已心痒痒了。
文萱已经虚岁十一,正是对这些好奇的年纪。
至于文若,自恃有点吟诗抚琴的底子,恰翻过年身体又长了个,便如那春笋一般的鲜嫩娇美,早按捺不住在人前一试身手。
好在浴佛节近在眼前,府里的女眷们都会一同前往。
这一日哥哥文景在国子监没有回来,陪同前去的人换成了大哥哥苏文翰。
而出府的女眷有苏老太太、大儿媳冯氏、二儿媳王氏、三儿媳寥氏,冯氏的大儿媳柳氏,府里的二姑娘苏文清、三姑娘苏文希、四姑娘苏文若、五姑娘苏文瑶、六姑娘苏文萱。
看到冯氏、柳氏扶着苏老太太上了前头的马车,文希只好与王氏、文萱、文若挤了一辆。
王氏二十多岁的年纪,生得眉目寡淡,脸略白,眼睛倒是挺大却有些下垂,鼻梁丰隆,嘴唇颜色也偏浅。
加上孝期衣饰尽量往素里打扮,只觉得此人实在不消再看。
如果不是有着前世的记忆,文希都不会注意这个人。
对于这位继母,她说不上讨厌也不欢喜,确切的说应该是看不透。
即便重生回来一年有余,文希也并未看出此人的出格之处,王氏除了表面所呈现出的退避无为,没有人会把她作为对手。
文希想,这大概正是她的厉害之处,想到前世的文萱和文煜,一个嫁得和美,一个得娶贤妻。
她的心里叹了口气。
马车还算宽大,文若和文希一排,王氏揽着女儿,丫鬟们只能跟在马上后边,好在路程并不远。
文希看到两位妹妹都换上了鲜亮的衣裳。
文萱穿了一身西瓜红的织锦褙子,而文若则是一身水粉,文萱梳的是两个包包头,头上珠串一晃一晃,煞是娇憨可爱。
文若则是仔细的编了辫子,一管细腰用白底卷草纹的腰带轻轻一束,端的是窈窕小淑女的模样。
一路两位妹妹说着话,文希没有开口的欲望,只把车帘撩开一条细缝看外边的景色。
终是顾忌着继母在场,看得不太尽兴,不过是透点外面的新鲜空气罢了。
回想着上一次浴佛节,彼时与外祖母一起,到底是心底松泛些。
文希的视线一下转到前方的苏文翰身上,她们上一次来大佛寺见到了四皇子,如果大哥哥这次也能遇上就好了。
最好李延钧也在一旁跟着,他们二人是同科,说不定这一来二去,苏文翰就能和四皇子搭上关系。
文希一点不担心大哥哥的才华,前世大哥哥入户部后便做得如鱼得水,如果不是受三皇子案的牵累,他之后的前途可谓一片大好。
而且以他的算学天赋,做到计相也未可知,心思深沉的四皇子没有看不上的道理,文希只担心大哥哥过于刚正而得罪了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