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计划暂且搁置,朱雄英的重心又再度放在了治理民生社稷上面。
朱雄英回到东宫,叫来了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朱雄英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两位大臣,询问新都的建设进度。
工部尚书心中一紧,他不知道朱雄英为何突然询问新都进度,难道是工程出了什么问题?
他小心翼翼地回答道,“殿下,不知这新都进度有何不妥之处?”
朱雄英摆了摆手,示意工部尚书不必紧张,然后说道,“并无不妥,孤只是想了解一下,这新都最快需要多久才能建成?”
工部尚书听到朱雄英并不是要问责,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他连忙回答道,“殿下,新都工程浩大,即使我们全力以赴地进行建设,恐怕也需要十年时间才能完工。”
朱雄英听后,眉头微皱,显然对这个时间并不满意。他思索片刻后,再次开口说道,“太慢了,孤再给你调派十几二十万奴隶过来,这样进度能不能加快一些?”
工部尚书面露难色,他叹了口气说道,“殿下,这恐怕还是不行啊,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的问题不是缺人,而是材料供应不上啊,材料无法及时到位,再多的人手也无济于事啊。”
朱雄英听了工部尚书的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他转头看向户部尚书,问道,“如果拨专款下去,是否能够更快地运来材料呢?”
户部尚书也摇头,“殿下,有的材料本土就有还好说,有些要从南洋那边运来,不如巨木,山里巨木难以运出,就得从南洋购买走海路运来,这个进度得看天意,海上的事情谁也说不准,而且运送这种巨大的材料,还得单独修路,这又是一笔巨大的花销,也需要人手和时间啊。”
朱雄英听后陷入了沉默,他深知建设新都意义重大,可这进度着实让他心急。
十年,十年!
一个新都要十年,这也太久了!
突然,朱雄英眼睛一亮,想到了一个办法,“如今我朝造船技术日益精湛,可打造一批特制的大船,专门用于运输巨木等大型材料,如此一来,海上运输的效率或许能提高不少。”
说完,朱雄英看向工部尚书。
工部尚书眼前一亮,“殿下此计甚妙,特制大船可增大载重量,还能适应不同海况,运输效率必然提升。
不过,造大船,也得要巨木,先前砍伐很多了,现在想要巨木,只能从山里运,而山路难运,恐怕段时间内办不到。”
户部尚书赶忙附和道,“是啊,殿下,治理一个庞大的国家就如同烹饪一道精致的菜肴一样,需要耐心和技巧,不能急于求成,还是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才好啊。”
朱雄英听后,有些不以为然地说道:“不是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吗?孤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为什么工程的进度还是如此缓慢呢?”
工部尚书听了朱雄英的话,一时间有些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犹豫了一下,稍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措辞,然后说道:“殿下,您可知道隋炀帝杨广吗?”
朱雄英点了点头,回答道:“嗯,孤知道。”
工部尚书接着说道,“他年少时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曾经北御突厥,后来又平定了南陈,统一了天下,登基之后,他更是雄心勃勃,挖掘了长长的沟壑,修筑了雄伟的长城,营建了东都洛阳,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此外,他还大力推崇佛教、道教和儒学,兴办科举,精通西域文化,与海外各国进行交流,可谓是万国来朝啊!然而,殿下您是否知道,这样一位本可成为圣君的人,最终却落得了一个暴君的恶名呢?”
朱雄英的眉头紧紧地皱起,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川字,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和不满,首首地盯着面前的工部尚书,沉声道。
“你究竟想说什么?有话首说,不必拐弯抹角!”
工部尚书见状,连忙躬身施礼,然后定了定神,鼓起勇气说道,“殿下,杨广虽然对天下和后世有一定的功绩,但他在当时也犯下了严重的罪行。
他的过错就在于过于急切地追求功绩,而忽略了国家和人民的实际情况,如果他能够不那么急躁,而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大隋又怎会如此迅速地走向灭亡呢?所以,殿下啊,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啊!否则,一旦逼迫过甚,百姓们忍无可忍,必然会奋起反抗,那时候,祸乱就会近在眼前了啊!”
朱雄英静静地听着工部尚书的谏言,脸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他的心中像是被一块巨石压住,沉甸甸的。
他开始在原地来回踱步,每一步都显得有些沉重,仿佛整个世界的重量都压在了他的身上。
在踱步的过程中,朱雄英的脑海里不断地回响着工部尚书的话语,这些话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打着他的心房。
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一些想法确实有些急躁了,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后果。
过了好一会儿,朱雄英终于缓缓地停下了脚步,他深吸一口气,然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你所言极是,孤险些因为心急而犯下大错,看来,孤的心境还需要再沉淀沉淀,不能如此浮躁啊。”
朱雄英重新调整了心态,决定不再一味追求速度。
看来哪怕是早熟,哪怕知道不能这么做,可没有到那个年纪,做事还是容易冲动。
这跟行为无关,这是心境的问题。
而心境是要去靠时间沉淀的。
“殿下圣明!”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异口同声的道。
紧接着,朱雄英让户部和工部重新规划新都建设方案,将工程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
同时,加强对材料供应和运输环节的统筹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新都的建设稳步进行,虽然速度不如他最初期望的那般快,但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