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赋:锦华传奇

第三十七章:力挽狂澜 多措并举

加入书架
书名:
山河赋:锦华传奇
作者:
时光笑我又疯又傻
本章字数:
2916
更新时间:
2025-05-23

楚元帝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迅速展开行动。针对土地兼并问题,他颁布了一系列严格的法令,明确规定了土地买卖的限制条件,对非法兼并土地的行为制定了严厉的惩处措施。朝廷专门设立了土地监察机构,负责监督各地土地交易情况,一旦发现违规行为,立即进行查处。同时,为了安置流民,鼓励百姓开垦荒地,朝廷提供了种子、农具等物资支持,并承诺开垦的荒地在一定期限内减免赋税。

在生态保护方面,楚元帝设立了“司天监”下属的“护源署”,专门负责管理自然资源。护源署制定了详细的山林保护条例,限制砍伐数量,规定了砍伐区域和时间,鼓励植树造林。对于河流污染问题,严禁在河流附近设置污染性作坊,责令己有的作坊进行整改。护源署还定期巡查各地生态情况,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军事整顿是重中之重。苏逸尘亲自负责,重新修订了军队训练章程,增加了训练强度和难度,引入了新的战术演练。他还在军中推行激励机制,对训练成绩优秀、作战勇敢的士兵和将领给予丰厚奖励,以提升军队的积极性。为了推广新的军事技术,大楚设立了专门的军事技术研发机构,召集各地能工巧匠,研发新型武器装备,如改良的强弩、轻便的铠甲等,并迅速在军队中推广应用。

在外交上,楚元帝派遣了多位经验丰富、能言善辩的使者前往各国。前往扶桑国的使者与扶桑国新政权进行深入沟通,进一步巩固和平条约,同时就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更细致的协商,增进两国之间的互信。出使西域各国的使者则积极调解各国之间的矛盾纠纷。例如,当龟兹国和于阗国因边境贸易关税问题产生摩擦时,大楚使者从中斡旋,提出了一个公平合理的关税调整方案,既照顾了两国的利益,又促进了贸易的正常进行,维护了西域地区的稳定。

然而,改革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土地兼并问题触动了一些豪门贵族的利益,他们表面上遵守法令,暗中却通过各种手段抵制。有的豪门贵族利用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试图影响土地监察机构的执法;还有的将土地转移到他人名下,继续进行变相的兼并。生态保护措施也遭到了一些地方官员和富商的抵触,他们认为这些措施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对护源署的命令阳奉阴违。

在军事整顿过程中,部分将领对新的训练章程和战术不理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他们习惯了以往较为宽松的训练方式,觉得新的训练过于严苛,影响了军队的“和谐”。一些士兵也因为训练强度的增加而心生怨言。外交方面,尽管大楚使者努力斡旋,但扶桑国国内的强硬派势力仍在暗中制造麻烦,试图破坏两国的和平关系。

面对这些阻力,楚元帝和大臣们没有退缩。楚元帝下令对抵制土地改革的豪门贵族进行严厉打击,不论其背景多深,一旦查实违规,绝不姑息。对于那些在生态保护上敷衍了事的地方官员,楚元帝果断撤职查办,换上了一批清正廉洁、积极执行政策的官员。苏逸尘则亲自到各地军营,向将领和士兵们解释新的训练章程和战术的重要性,通过实际的演练和讲解,让他们看到新方法的优势。同时,他对军中的反对势力进行了整顿,撤换了一些顽固不化的将领,提拔了一批年轻有为、积极进取的军官。

在外交上,大楚一方面加强与扶桑国友好势力的合作,通过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等方式,让扶桑国更多的人了解和平的好处;另一方面,对扶桑国强硬派的挑衅行为保持高度警惕,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部署,表明大楚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

大楚在这场改革中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楚元帝、苏逸尘等君臣一心,努力克服各种阻力,力求解决国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大楚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然而,这些努力能否彻底解决隐患,大楚又将在改革的浪潮中走向何方?一切仍充满变数。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