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大楚推行的各项改革措施逐渐显现出成效。
在土地改革方面,土地监察机构的严格执法和对违规者的严厉惩处,使得土地兼并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大量被非法兼并的土地被重新分配给了无地的农民,他们的生活得到了保障,生产积极性也大幅提高。朝廷对开垦荒地的鼓励政策,让许多原本荒芜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粮食产量进一步增加。农民们安居乐业,社会的贫富差距有所缩小,底层百姓对朝廷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社会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生态保护工作也初见成效。护源署的严格监管使得山林砍伐得到了合理控制,各地的植树造林活动让许多荒山重新披上绿装。河流污染问题得到改善,河水逐渐恢复清澈,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修复。百姓们开始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积极配合相关工作,形成了全社会共同保护自然环境的良好氛围。这不仅提升了百姓的生活质量,也为大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军事整顿带来的变化尤为显著。新的训练章程和激励机制让大楚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士兵们经过严格训练,身体素质和战斗技能都有了质的飞跃。新型武器装备的应用,增强了军队的作战能力。苏逸尘组织的多次军事演习,检验了军队的实战水平,同时也向周边国家展示了大楚强大的军事实力,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
外交上,大楚使者的积极斡旋和楚元帝的外交策略调整,使得大楚与各国的关系更加稳固。在扶桑国,随着两国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加深,越来越多的扶桑国民众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强硬派势力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在西域地区,大楚通过调解各国纠纷,进一步巩固了在该地区的威望和影响力,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大楚主导的西域联盟关系更加紧密。
然而,就在大楚沉浸在改革带来的积极变化时,新的挑战却悄然降临。北方草原上,一个名为天狼的游牧部落逐渐崛起。天狼部落原本是多个小部落的松散联盟,但在一位杰出领袖铁木真的带领下,逐渐统一并强大起来。铁木真极具野心,他渴望像先辈一样,征服广袤的土地,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
天狼部落的骑兵勇猛善战,他们自幼在马背上长大,骑射技艺精湛。随着实力的增强,天狼部落开始频繁侵扰大楚北方边境。他们的骑兵如旋风般来去自如,抢劫边境的村庄和城镇,抢夺百姓的财物、牲畜,掳掠人口。边境百姓苦不堪言,纷纷向朝廷求救。
楚元帝得知天狼部落的侵扰后,立即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朝堂上,气氛凝重。有的大臣建议派遣大军北上,一举消灭天狼部落,以绝后患;有的则认为天狼部落居无定所,骑兵机动性强,贸然出击可能陷入困境,应加强边境防御,采取守势。
苏逸尘思考片刻后说道:“陛下,天狼部落新起,士气正盛,且骑兵机动性强,我们若贸然进攻,确实容易陷入被动。但仅靠防守,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边境百姓仍将饱受侵扰。臣以为,可先加强边境防御工事的建设,增加驻军,同时派遣精锐骑兵,深入草原,收集天狼部落的情报,了解他们的兵力部署、营地位置以及行动规律。待时机成熟,再发动全面进攻,方能胜算在握。”
楚元帝权衡利弊后,采纳了苏逸尘的建议。他下令在北方边境增派五万大军,由苏逸尘的长子苏御统领,负责加强边境防御。同时,挑选了一批精锐的斥候,组成情报小队,深入草原。大楚与天狼部落的冲突一触即发,苏御能否带领大楚军队守护好边境?大楚又将如何应对这个新兴的强大对手?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