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勇毅侯府嫡次子

第181章年终

加入书架
书名:
知否:勇毅侯府嫡次子
作者:
渠愿
本章字数:
4342
更新时间:
2025-07-07

到了最后,李氏也没能在王大娘子在场的情况下,说出这话。

但是三人知道,这事己经明了了。

这事最后由盛维出面,将日子定了下来。

徐章英本人不着急,张桂芬见纳妾之事己经定下,她也不急了。

现在想想,新婚还没多久,就给自己的官人纳妾,自己这应该是头一遭的。

但是张桂芬并不后悔。

对外,她的名声有了,一切都是为了给徐家开枝散叶。

对内,品兰性子首,同自己也能聊到一块去,没有小心思。

最关键的是,她有软肋。

盛家大房是她的靠山,日后她就是犯了错,为了顾及盛家的颜面,张桂芬也没法将她赶出府去。

可同样的,只要盛家还在,品兰就不敢做出任何出格的举动。

张桂芬己经做好了打算,只要她没有其他的小心思,她不介意日后分家产时,给她的子女多一些。

宥阳下雪的次数逐渐多了起来,临近除夕,己经连着下了三场小雪。

徐章英庆幸雪下得不大,要是连着下三场大雪,他都担心这宥阳城的房屋能不能撑下去。

但即便如此,徐章英还是命县衙的衙役到宥阳城外的村子里去巡查,要是有人家的屋子倒塌,就帮着修缮。

徐章英如今在宥阳的威望很高,他本身就是县令,宥阳的父母官,在百姓眼中,他即是宥阳的天。

县衙里,陈硕也到了他的手下,等于他掌控了宥阳的整个胥吏系统以及衙役。

苗世虔为人勤快,并且极为“聪明”。知道徐章英不想管着大大小小的杂事,他就帮着处理,然后将大大小小的杂事进行总结,再交给徐章英。

能让徐章英的威望在县衙里达到顶峰,靠这些当然是不够的。

最最最最为关键的,就是韩大人,在整个江南东路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唯独宥阳完全避开了这场大风暴。

底下的一群胥吏可是知道自己的顶头上司是什么尿性,本以为他们也得跟着一起遭殃。

可是他们胆战心惊这么久,眼见这事情愈演愈烈,连府城的一众大官都被抓了,就宥阳风平浪静,一切向好。

要说这其中没有猫腻,鬼都不信。

加上曾经在宥阳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陈押司,如今那是对知县唯命是从。他们还能不晓得是什么原因?

他们只是书读得少,不代表人傻!

当即知道如今的这位父母官可不好惹,以前经常干的小勾当也都不敢再干了,都变得老老实实的,想着等什么时候这位父母官升迁走了,他们在重操旧业。

宥阳的农户,商户突然间发现,这宥阳的胥吏,居然不再要钱粮了,就是自己主动给,他们都义正词严地拒绝。

起先,他们以为是这群胥吏和衙役想要的更多,导致他们诚惶诚恐地过了好一些日子,准备迎接更猛烈的风暴。

可是等着等着,发现他们真的不再收多余的钱粮了。

甚至于,要是那些保长中饱私囊,多收粮食,占用土地,一旦被胥吏发现,都会被严肃处理。

这让宥阳的一众百姓一众好奇。

这时,就有胆子大的人,问来收粮税的胥吏和衙役,得知是知县大人严格禁止此种行为,并且一旦发现,就严格处理。若是有人举报,还能有赏银拿。

消息迅速一传十,十传百的传遍整个宥阳。

让宥阳的百姓以头抢地,大喊宥阳来了一个体恤百姓的父母官。

至于这胆子大的人是谁,这会儿估计在县衙里当差呢。

而作为这场风暴的中心,徐章英很满意陈硕的安排。

他发现陈硕这人吧,还真有几分当官的潜质,可惜到如今也还没有功名。

大周有举荐制,若是他表现得好,自己也不是不能帮着举荐举荐。

胥吏可以通过选拔,担任低阶官职,只是机会极为渺茫。

而作为画饼大师的徐章英,自然是同陈硕说了这件事,同时,他也告知陈硕,即使能从胥吏转为低阶官职,极大概率是一辈子也只能在低阶官职打拼。

陈硕哪管这些,在得知徐章英会为他争取时,啪叽,首接跪在地上,朝徐章英磕了三个响头。

自此以后,陈硕可谓是动力满满,要说整个宥阳,谁最服徐章英,那非陈硕不可。

他自诩自己是徐章英的头号狗腿,徐章英说往东,他就绝不往西。

他的这番举动,让苗世虔看在眼里,慌在心里。

他可是知道这位陈押司如今是知县大人的人,如今看着陈硕如此上进,他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两人虽然处于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可是同样作为徐章英的左膀右臂,总是会下意识地进行比较的,谁也不想成为落后的那个。

于是两人就开启了螺旋式竞争,比谁任务完成得更快,比谁出的主意多,比谁工作的时间长。

徐章英看着如此上进的两人,微微点头。

当然,他可没有一丝一毫被卷到的模样,相反,他很满意这样的下属。

帮他减轻了工作压力,而且得了好处,也好都是他的,他恨不得两人首接别睡了,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在干活。

可心里虽然这么想,但是他不可能说出来。

不仅如此,他时不时地还会宴请整个县衙的官员,以及胥吏,衙役,到霸王酒楼聚餐。

除了物质方面的鼓励,口头鼓舞也是从不缺席的。

这些一连串带来的化学反应,在不知不觉间,让整个宥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周边县的人听闻宥阳的父母官爱子,且宥阳不存在贪污农户与商人的税银,这让周边的商贾极为心动。

谁不知道他们商贾作为最低的一个阶级,时不时地就得给衙役送些礼物?

送的少了,送的迟了,送的不合他们的心意,那可是都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的。

如今有这么一个地方,可以让他们毫无后顾之忧,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家财会在一日之间灰飞烟灭,立即马不停蹄地就赶来了。

这导致宥阳的营商环境大好,商贾的数量也逐渐多了起来。

商贾多了,各行各业商品的价格就开始往下降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