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皇子!
(脑子寄存处,请放心储存。)
本文不涉及历史考究,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考究党请勿喷,谢谢……
——————————————
皇宫庄严肃穆,在文华殿内,文武百官分立两旁。
在最前面的,则是乾国最为尊贵的皇子们。
乾国有传统,皇子成长到十西岁,均可在文华殿内,旁听国家大事。
虽然没有议事权力,但也是培养皇子们政治能力。
成年行冠礼后,才能正式开始登堂入室,参与朝政议事。
众人一边在议事大殿小声讨论着政事,一边等着大乾权力掌控者元熙皇帝。
嘈杂的声音传入五皇子赵远的耳朵里,有点白噪音的味道。
“哈欠……”
赵远伸了一个懒腰,昨晚他刷剧刷的有点晚,还是他的大伴小德子将他从床上拉起来,参加他人生中第一次早朝。
自从他魂穿在刚出生的五皇子身上,己经有十西年了,标配的穿越者系统也被他熟练掌握。
系统没啥智能,也就一个商城系统,不过里面卖的东西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唯一的缺点就是,要花钱,白花花的银子和金灿灿的黄金。
十西年来,他巧舌如簧、花言巧语、甜言蜜语、撒娇卖萌、撒泼打滚……
才能在自己母妃手底下要来一点银子,太惨了!
赵远又是一个大大的哈欠,终于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五皇子,这是文华殿,不是你的寝殿,请你庄重点!”
谁!?
谁敢对乾国最尊贵的皇子说教?
赵远回头望去,在文武百官中间,赫然站立一身青色朝服,国字脸的官员。
浓密的八字胡,看起来颇为严肃认真。
赵远左右看了眼文武百官,各个眼鼻观心,事不关己。
赵远虽然第一次上朝,但也很“了解”朝堂诸公,看表情,是有人看不惯自己“胡作非为”了。
赵远走出队列,背着双手,身体微微向前倾,对着发难的官员说道:“敢问这位大人,是何官职,姓甚名谁?”
十西岁的半大孩子,声音有些稚嫩,但说话中透露出一股威严。
皇子之威初现,引得文武百官侧目。
这孩子竟然没有胆怯,一点都不像刚入朝堂的样子!
国字脸躬身行礼,这是对皇权的尊重。
“本官监察御史,姓吴名画,字......”
赵远摆手阻止吴画的自我介绍:“行了行了,知道官职和姓名就好了,谁理会你叫什么字......”
吴画表情像吃了那啥一样,愤恨的看着赵远。
“五皇子,你虽为天潢贵胄,但也是一阶白身,竟在朝堂上公然侮辱本官,这件事......”
赵远无视吴画的狂轰乱炸,只是在自己衣襟里抽出一本薄薄的册子。
随意的翻开几页,赵远边看边发出“啧啧啧”的声音。
看到赵远无视自己的发言,吴画气的脸色涨红,表情扭曲。
“五皇子,本官定要参你一本!”
赵远抬头,肆虐的笑容让吴画心里一突,这皇子想干什么?
离赵远最近的是大皇子赵政,但他和后面的礼部尚书都目不斜视,仿佛对那小册子毫不在意。
赵远笑容满面的走向吴画,同时还撕下小册子其中一页。
吴画有些惊疑不定,这皇子究竟为何如此?
难道有什么倚仗?
按照规矩,每次皇子第一次上朝,总会经历这一劫。
这是皇帝默许,专门敲打这些皇子。
国家大事,绝非儿戏,如果态度不端正,将来如何能将政事交由他们手中?
哪怕是太子,也要经历一番磋磨!
比如前皇子,当今皇上。
作为监察御史,这项重任落在他头上。
本来还有些心结,谁都知道得罪皇子本来就是苦差事,现在五皇子这般做派,倒是令人又气又恼。
吴画硬气说道:“怎么?五皇子打算殿前失仪?”
赵远来到吴画面前轻声说道:“吴大人,殿前失仪是大罪,要打五十大板的,我怎么可能嘛?”
吴画冷哼一声,刚要再说什么,赵远一巴掌将纸拍在他胸口上。
“你!”
“吴大人,你先看看内容,再选择用什么态度跟我说话!”赵远面对高自己半个头的监察御史,又加了一句:“对了,把头低下,谁允许你俯视一名尊贵的皇子?”
吴画胸口起伏,最后还是低下头,接过那张纸,低声说道:“五皇子教训的是……”
赵远笑眯眯的看着吴画,并用眼神示意他看看内容。
吴画摊开纸张看了不到一会儿,就慌张的把纸揉成一团。
他旁边眼尖的同僚隐约的看见什么“胡同”、“陈氏”、“留宿”等字样,还未等看清,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脸上阴晴不定,眼睛死死盯着脚下的石砖。
赵远双手抱胸,声音不大,却在吴画耳中犹如炸雷。
“想好了吗?”
吴画右手紧紧握住纸团,对着赵远拱手道:“五皇子,下官知错了……”
虽然表情恢复正常,但众人听起来,有一丝谄媚的味道。
赵远“切”的一声:“你确定?我还是喜欢你刚才‘刚正不阿’的样子。”
赵远不打算放过吴画,竟然敢得罪自己,他就要将其狠狠的踩在脚底下。
谁叫他是皇子呢?
而你吴画,自己又真的是刚正不阿吗?
赵远愉悦的看着吴画憋屈的样子,还想更进一步,却听到尖细的嗓音响起:“皇上驾到!”
赵远不耐烦的“啧”了一声,不再理会吴画,转身回到自己的位置。
吴画整个人松了口气,快步回到自己的队列中,还差点被自己的脚绊倒。
同僚的吃瓜眼神让他头颅低下,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彼其娘之,早知道不找五皇子麻烦……”
未等他平复心情,文武百官躬身喊道:“恭迎皇上圣驾……”
大乾皇帝,元熙帝赵离龙行虎步,坐上那代表至高无上,权力顶峰的龙椅。
眼神威严的扫过自己五个儿子,在赵远身上停留不到半秒,又看向文武百官。
皇帝的大伴,大太监领侍,赐皇家赵姓,赵佶尖细的声音再次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