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的反应
石青松接到报告时,正对着沙盘推演,参谋小心翼翼地把军区通报放在桌上:“首长,刚收到的消息......“
“念。“
“......授予陆军第127重装合成营特种弹药使用权......“
石青松手里的推杆“啪“地折断。
“还有......“参谋咽了口唾沫,“杨营长的持枪许可升级为A级,配发......“
“滚出去。“
当办公室门关上后,石青松抓起电话拨了个号码:“龙司令!你们家小云知不知道......“
电话那头,龙正国慢悠悠地打断他:“知道啊,枪还是我挑的。“
“你!“石青松气得手抖,“那是我们战狼预定的苗子!“
“小石啊......“龙正国的声音带着笑意,“战狼是狼,龙牙就不是龙了?“
七连的告别
整编前夜,钢七连在荣誉室举行最后一次全连点名。
“马小帅!“
“到!“
“甘小宁!“
“到!“
......
“许三多!“
“到!!“
高城的声音在念到第西千九百五十七人名字时微微发颤:“赵大柱!“
全连怒吼:“到!!!“
月光透过窗户,把那一墙金灿灿的名字照得发亮,杨琦站在队列前方,看着这些朝夕相处的面孔——史今眼角的皱纹,伍六一绷紧的下颌线,许三多瞪得溜圆的眼睛......
明天之后,他们将不再是“钢七连第多少多少名战士“,而是“龙牙特战合成营首批骨干“。
“解散前......“高城突然摘下自己的连徽拍在桌上,“唱首歌。“
《钢铁的连队》的旋律响彻营区时,炊事班老王蹲在厨房后门抹眼泪。
黎明时分,二十辆重型运输车碾过702团的操场,杨琦站在首车旁,看着战士们默默登车。
王庆瑞走过来,递给他一个牛皮纸袋:“你的档案,还有......“他顿了顿,“这个。“
纸袋里是一枚磨损严重的钢七连连徽。
“1962年的老物件了。“王庆瑞帮他把徽章别在内衬,“带着它,别忘了娘家。“
杨琦郑重点头。
当车队驶出营门时,岗哨的卫兵突然举起枪——这是部队给离任主官的最高礼节。
后视镜里,702团的旗帜渐渐变小,杨琦着腰间的新枪,轻声念出那个即将伴随他余生的代号:
“龙牙......“
哀牢山腹地,十数辆军用卡车碾过崎岖的山路,最终停在一片杂草丛生的开阔地前。
杨琦跳下车,作战靴陷入半尺厚的枯叶层,发出"咯吱"的声响。
"这......"高城跟着下车,钢盔下的眉头拧成了疙瘩,"你管这叫'设施齐全'?"
杨琦抖开手中的营地平面图,又抬头看了看现实——三栋斑驳的苏式营房像垂暮的老人般佝偻着,主楼外墙爬满爬山虎,训练场的单杠锈成了红褐色。
远处倒是能看到射击场的轮廓,但靶壕里己经长出小树苗。
"图纸是五年前的。"杨琦干咳一声,"看来闲置得比想象中久......"
高城一脚踹飞个易拉罐,惊起灌木丛里几只野鸟:"卧槽!这鬼地方能住人?!"
"全体集合!"
史今的哨音刺破山间寂静,152名战士迅速列队,许三多背包带没系好,跑动时叮叮当当挂着搪瓷缸。
"讲一下!"杨琦站在生锈的旗杆基座上,"这里就是龙牙重装合成营的驻地!"
队伍里响起几声倒抽冷气的声音,甘小宁偷偷用脚尖拨弄地上的野蘑菇,被伍六一瞪了一眼。
"一排负责宿舍楼,二排清理办公大楼,三排整顿食堂和训练场!"杨琦的声音在山谷里荡出回音,"炊事班——"
"到!"炊事班长老王拎着大铁勺出列。
"六点前我要看到热饭热菜!"
"是!"老王转身就吼,"许三多!过来扛面粉!"
队伍"哗"地散开,像水滴渗入干涸的土地,高城看着战士们冲向各处的背影,突然笑了:"这帮兔崽子......"
伍六一踹开吱呀作响的木门,霉味混着灰尘扑面而来。
"操!"他挥散面前的蛛网,"这特么是鬼屋吧?"
史今打开手电筒,光束照亮墙角密密麻麻的虫壳,地板上的漆皮卷曲,几张铁架床横七竖八地堆在中央,床板上还留着不知名动物的爪痕。
"动手吧。"史今摘下钢盔,"甘小宁去提水,白铁军找扫把,其他人跟我搬床!"
许三多刚抬起一张床板,"哗啦"一声——锈蚀的螺丝钉下雨般掉落,他手忙脚乱去接,结果被床架砸了脚趾,抱着脚原地转圈。
"笨死算了!"伍六一骂骂咧咧地过来帮忙,却也被扬起的灰尘呛得首咳嗽。
窗外,二排的人正在主楼外墙上拉扯爬山虎,粗壮的藤蔓顽固地扒着红砖,几个战士像拔河似的喊着号子:"一、二、三——嘿哟!"
杨琦和高城推开主楼厚重的木门,霉湿的空气里飘着纸张腐败的味道,大厅墙上还挂着九十年代的训练图解,玻璃展柜里陈列着早己淘汰的电台模型。
"有点意思。"高城用匕首撬开值班室的锁,"看这个!"
桌上摆着本泛黄的交接记录,最后登记日期是1994年,杨琦吹去灰尘,露出扉页上的钢笔字:
"装甲兵第7教导团,1979年2月奉命南调......"
"老部队啊......"高城着页脚的血渍——那可能是三十年前某位参谋匆忙合上本子时留下的。
杨琦突然踢到个金属箱,打开后眼前一亮:"好东西!"
箱子里整齐码着十二把工兵铲,虽然锈迹斑斑,但磨一磨还能用。
"营长!快来!"外貌的声音从靶场方向传来。
杨琦小跑过去,发现对方撬开了弹药库的通风窗,跳进昏暗的库房后,手电筒照出墙边一排覆盖着帆布的凸起物。
"这是......"
帆布掀开的瞬间,在场所有人屏住呼吸——
十套完整的战术靶机系统!虽然控制台积了厚灰,但金属部件上还泛着防锈油的光泽。
"1987年产的。"杨琦检查铭牌,"电子管老化,但机械结构完好。"
高城吹了个口哨:"比咱们团部的还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