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红楼

第256章 宝钗受伤

加入书架
书名:
寻梦红楼
作者:
一路行走
本章字数:
6246
更新时间:
2025-06-23

贾化见状,神色凝重,向前一步,继续说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朝勋贵,昔日为国开疆拓土,现在又守边御敌,保境安民,方能享受今日国祚之荣华。可如今,这些勋贵子弟却逐渐沦为纨绔,溜鸡斗狗,打架斗殴,祸害一方。长此以往,还有何人能够保家卫国,延续国祚?若都想着坐享其成,坐吃山空,国家将何以为堪?何以为续?” 贾化一番慷慨陈词,说得勋贵们更是哑口无言,面如土色。他们心中虽有不满,但却无法反驳贾化的话,只能暗自咬牙,心中怒骂不己。

天子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完贾化的话语,心中深感为然,见群臣再无反驳意见,便令内阁草拟条陈,再行讨论。最终,贾化的提议得以通过。

经统计,符合条件的勋贵子弟共有二百多人,其中贾家就有贾琏、贾蓉、贾蔷三人。这些子弟被分作西队,分别隶属于东西南北西城兵马司的编外巡街队。只是犯事的西人,先游街满一个月,再归队受训。

王熙凤得知贾琏出丑,不由高兴异常,特意令人在其走过的街面敲锣打鼓,广而告之。只见那敲锣之人,每走几步,便用力地敲一下锣,口中还大声喊道:“大家快来看啊,这就是那犯事的贾琏!” 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臊得贾琏只得抬手掩面而行。其他三人受其牵连,暗自口吐芬芳,问候敲锣之人。

一首等待贾琏前来迎娶的尤二姐也看到此景,心中极为痛楚。她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因自己尚未嫁于贾琏,不能以家人身份慰问贾琏,对贾琏惨状无可奈何,只能暗自叹息不止。

夏金桂在远处偷偷看着狼狈的薛蟠,心中恼羞成怒,她双手紧握拳头,急得频频跺脚,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这个没用的东西,真是丢尽了我的脸!” 不过想着自己气晕了婆婆,打伤了小姑子,被柳家人嫉恨,又有些后怕,只得缩回娘家躲一段时日再说。

冯唐夫人和冯兰英得知冯紫英受辱,则痛心不己,他们茶不思饭不想,还影响到冯兰英,连备考读书的心思都被搅乱了。

王子腾夫人无计可施,因王子腾出关犒劳边军去了,只能独自在家中来回踱步,干着急而己。

仇云看着爱子饱受凌辱,心中恨意满满,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找机会报复回来。

人要脸,树要皮。有西人的前车之鉴,初到兵马司任职,这些纨绔虽满心不情愿,但也深知此事关乎自己和家族的颜面,不敢有丝毫懈怠,比那兵马司士卒更为尽责。见义勇为之事,屡见不鲜。他们勇斗地痞,惩戒恶奴,制止欺行霸市,打击坑蒙拐骗的事迹,竟被京都百姓广为传诵。以往京兆府捕快、兵马司管理不了的事情,由他们出面,无往而不利。

就连巡城御史霍良信不得不上表称此举为利民利己的好措施。武勋们得知这等情况,既好笑又好气,对贾化的态度也是爱恨交加。

还在丁忧期间的贾蓉、贾蔷,经过贾政上表夺情,争当表率,复又加入兵马司,并在这些见义勇为的行动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为贾家算是挣得了一些名声回来。

他们二人识文断字,又出身公爵之府,见识不凡。在传达指令、书写文件、整理账目等诸多事务中,展现出了超出常人的能力,功劳卓著。因此,他两人被升做了不入流的从九品吏目。虽然他们不带兵,但却成为了指挥使的心腹,协助处理兵马司中文书、杂务,乃是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如今公务繁忙,他们也无暇再在外惹是生非。

尤氏、傅秋芳等看到他们二人的改变,心中也渐渐安定了下来。她二人作为贤内助,对着贾蓉、贾蔷常嘘寒问暖,还不时派人送衣送饭,在家主持守孝诵经,悉心打理家中事务,照顾族中穷困子弟。宁府较之以前贾珍留下的恶名,也改善了许多。

当日,随薛蟠一家回到京都的,还有柳湘莲的姑妈蒋柳氏一家。她们此番前来,一则是为柳湘莲的大婚之事,二则是打算依附京都的亲族。蒋柳氏膝下,除了女儿蒋凤歌己出落得亭亭玉立,其余子女皆尚未成年。寡母带着一群年幼孩子,在外漂泊,诸事皆不顺遂,处处艰难。因此,蒋柳氏在靠近柳湘莲祖宅之处,购置了一间三进的宅院,也好有个安身之所。那宅院虽不算奢华,却也收拾得干净整洁,透着几分温馨。

柳湘莲父母早亡,自幼孤苦伶仃。如今他即将成家,蒋柳氏这个姑姑便自然而然地担当起长辈的职责,为他操持婚房等诸多事宜。至于婚礼大典,则由族叔柳芳包办了。要是柳湘莲还是一介白丁,恐怕柳芳也不会出手相助的。

这日,蒋柳氏带着女儿蒋凤歌及身边贴心的丫鬟,仔细整理着院落、正堂以及厢房。当踏入其中一间屋内,看到其中熟悉的陈设,那古朴的梳妆台,台上摆放的精致梳妆用具,蒋柳氏不禁陷入回忆之中,往昔做姑娘时的日子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她的目光柔和又带着几分怅惘,轻声说道:“凤歌,这间屋子就是为娘当初的闺房。想不到都过去二十年了,这里依然如旧。” 话语间,眼眶微微泛红,竟不知不觉感伤落泪。

蒋凤歌见母亲如此伤心,忙快步上前,轻柔地安慰道:“母亲,你这是何苦悲伤呢?表哥大喜,宝钗姐姐即将入住这里,难道不值得高兴吗?” 她一边说着,一边扶着母亲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动作小心翼翼,希望母亲能平缓一下心情。

蒋柳氏拿出随身携带的手帕,轻轻擦拭了眼角的泪水,拉过女儿的玉手,强装出一副笑脸,说道:“凤歌,为娘这是高兴呢。等你表哥大婚之后,为娘也要为你谋划婚事了。” 她望着眼前美貌如花的女儿,眼神中满是慈爱与关切,接着嘱咐道:“你以后也要好好学习持家礼仪,切不可再像从前那般动枪动刀的了。”

蒋凤歌原本性格有些粗犷,不过跟随薛宝钗这两年,在宝钗的影响下,竟也渐渐变得端庄贤淑了些。此刻听到母亲这般说,不禁有些扭捏,轻声说道:“母亲,这是否过早了,女儿还想在您身边多待几年呢。” 莫名间,她的脑海中浮现出海江镇那个木楞的接待使模样。听说他随着贾化大人早就来到了京都。这般想着,她的脸上突然泛起一阵红晕,恰似春日里盛开的桃花,娇艳动人。

蒋柳氏看着女儿娇羞的模样,笑着说道:“凤歌,你也十六了,不小了。你宝钗姐姐不过比你大上半岁,二年前不也定亲了。你早点成家,为娘的不也就少了一桩心事。”

母女俩正说着话,柳湘莲匆匆归来。他神色焦急,走进屋来,请出两人来到正堂。一到正堂,他便重重地叹了口气,说道:“唉!姑妈,凤歌妹妹。可又出事了。薛蟠那厮又惹祸了。被抓去京兆府大牢,还被打了二十大板。一个月都不能归家。” 他眉头紧锁,神情沮丧,满脸的愁容仿佛能拧出水来。

蒋柳氏听闻,大吃一惊,连忙问道:“怎会如此?那薛蟠伤得如何?可有人前去看望?你这大舅子,我就看着就不太稳当,你那亲家母不得伤心坏了?” 她这一路上虽承蒙薛家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平日里见着薛蟠与其媳妇夏金桂整日争吵斗嘴,心中甚是不喜,觉得薛家这一家子关系复杂,纷争不断。

柳湘莲说道:“薛蟠那边,有人照料,倒还无妨。只是宝钗母亲病倒,那儿媳回了娘家,只余宝钗一人,我有些担心。故此想请凤歌妹妹前去陪一陪宝钗,以免生出事端。”

蒋凤歌心思甚是机灵,一听便明白了柳湘莲的意思,连忙应道:“表哥,这有何难?恐怕你是担心那夏金桂回去后添乱,让我去保护宝钗姐姐吧?”

蒋柳氏一听,忙出声制止道:“你这小妮子,怎么说话呢?薛家的事情,岂能容得了你来说话。” 她表面上是在斥责女儿,实则是在暗暗提醒女儿,不要轻易沾染薛家那些复杂麻烦的事情,薛家如今就像个泥潭,进去了恐怕难以脱身。

柳湘莲却没有听出姑妈话中的隐藏含义,只是满心焦急,哀求道:“凤歌,既然你说此事不难。那就请你去荣国府陪一陪宝钗。如何?就当表哥求你了。”

蒋凤歌不敢擅自作主,忙将目光投向母亲,眼中满是询问之意。蒋柳氏见侄儿如此模样,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说道;“唉!湘莲,这婚期将近,你让凤歌一个女孩子去薛家,也不合适呀?”

就在众人说话间,门外突然传来薛宝钗丫鬟莺儿焦急的声音:“不好了,姑爷,快救命呀!” 那声音带着哭腔,在寂静的院子外显得格外突兀和揪心。

一行人连忙跑进内院之中。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