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化皱了皱眉,颇为不满,又问猎户:“你这猎户,可有猎狗?”
猎户回答道:“回大人,小人有两条猎狗,托付在王婶家中照料。”
贾化继续问道:“你那两条猎狗可否会辨别气味,循着气味追寻猎物?”
猎户一听,脸上露出一丝骄傲,自信地答道:“回大人,这两条猎狗经过小人驯养,辨别气味,追踪猎物的本领一流。去年野猪闯入村子,祸乱无数,就是小人的猎狗发现了野猪的巢穴,俺带着村民们一起行动,才把那害人的野猪给一锅端了。这刘小二家还分了一大块野猪肉呢?想不到,现在居然冤枉俺偷他媳妇?哼!恩将仇报!小人!”说着,他横眉怒视一旁的刘小二。惊得刘小二低下脑袋,更是蜷缩成一团了。周围衙役们皆轻声嬉笑,难得有这等笑话可闻。
“肃静!”贾化冷哼一声,令堂内杂音尽消。随后对着猎户满意地点点头,说道:“那本府就给你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猎户一听,从回忆中清醒过来,原本黯淡的脸色瞬间一喜,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连忙拱手道:“回大人,如有机会自证清白,小人当然愿意。还请大人明示。”
“这样,齐捕头,你带领西名捕快,跟随猎户和刘小二回家,询问邻居和家人的口供。刘小二另外拿上媳妇穿过的一、二件衣物,让猎户的猎狗辨别是否与陷阱中的衣物是同一人的。不管是否相同,以刘小二所拿媳妇衣物为准,让猎狗追踪其气味。三日内,如无结果,回来禀告。如有发现,务必小心行事,拿贼拿赃。” 贾化有条不紊地安排着,语气坚定而沉稳。
还没等齐捕头回话,猎户倒先应承下来,他也深知这机会难得,否则难以洗清身上的罪名。贾化见事情安排妥当,便抬手一挥,宣布退堂。衙役们齐声高唱“退堂!” 声音在大堂中久久回荡 。
齐捕头接到贾化的命令后,立刻风风火火地开始调集人手。他扯着嗓子在自己西名亲信中间穿梭,大声呼喊着:“兄弟们,都麻利点!带上家伙,跟我走!” 一时间,整个衙门前院一片忙碌景象,连同齐捕头,五名衙役纷纷整理着自己的装备,脚步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就在这时,石甘趁着众人的注意力都在齐捕头那边,悄然来到猎户身前。他微微侧身,用身体挡住旁人的视线,快速地塞给猎户二两碎银,同时压低声音说道:“这是知府大人给你的,等会去买一点金疮药和衣物。” 石甘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劲儿。
猎户听到这话,鼻子猛地一酸,眼眶也微微泛红。他下意识地就要把银子退回去,嘴里说道:“这银子小人不能要。” 可当他的手掌刚触碰到石甘的手时,却发现自己的手腕竟被石甘牢牢握住,动弹不得。猎户心中一惊,他平日里在山中打猎,自诩力大无比,寻常的猎物常常手到擒来,可今日却被眼前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其貌不扬的官差给压制得死死的。他的心里顿时涌起一股不甘,暗自想着,肯定是这两天被严刑拷问,身体虚弱,体力不及平时一半所致。日后定要比试一番。
石甘看着猎户的反应,呵呵一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温和,又带着几分不容拒绝:“收下吧,知府大人以后有用得着你的地方。” 说完,他松开了猎户的手腕,转身快步离去。猎户望着石甘离去的背影,愣了好一会儿。他缓缓摊开手掌,看着那二两碎银,心中五味杂陈。过了片刻,他像是下了什么决心,双膝一弯,“扑通” 一声跪了下去,朝着石甘离去的方向磕了个头。
两日后,阳光明媚,应天府衙前热闹非凡。齐捕头带着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归来,除了捕快、猎户和原告刘小二等人尽数完好归来外,还抓获了两名拐子,解救了三名年轻女子,其中就有刘小二媳妇。他们之中,有两名捕快押着拐子,另外两名捕快则小心翼翼地护送着获救的女子。所获的财物,也都被整齐地装在箱子里,一并上交。
原来,刘小二媳妇那日外出,不小心失足掉入陷阱。正巧被路过的拐子发现,给救了上来。可在救助的过程中,刘小二媳妇的衣服被刮破,拐子便随手将其丢弃在陷阱中。当时正值贾化大力打击城中罪犯,风声很紧,拐子们得到消息后,不敢进城,便在城外一处村庄借宿躲避。没想到,猎户带着训练有素的猎狗,循着气味追踪而至。随后,捕快们一拥而上,将毫无防备的拐子一举抓获。
两名拐子被依例判刑,另受害两名女子也被家人欢欢喜喜地领走。刘老汉得知消息后,激动得老泪纵横,他拉着侄子和侄媳,三步并作两步地来到府衙。一进府衙,三人便齐刷刷地跪在地上,朝着贾化的方向 “咚咚咚” 磕起头来。刘老汉还特意让人制作了一块 “青天大老爷” 的牌匾,高高地举在手中。然而,贾化一向不喜招摇,他皱了皱眉头,挥了挥手,令衙役们将刘老汉等人劝走。衙役们连忙上前,好言相劝,刘老汉等人虽满心不舍,但也只能无奈离去。
大堂上,齐捕头满脸红光,得意洋洋。他挺着胸脯,大步走到贾化面前,行了个礼后说道:“大人,咱们捕快这回可是立了大功!依照您的规矩,可得好好犒劳一下吧。” 说着,他转头看向猎户,脸上露出一丝愧疚,“不过这回要不是有这猎户的猎狗,恐怕也不会这么快找到丢失的刘小二媳妇。”他来到猎户身前说道:“这位猎户,本捕头以前错怪你了,还请勿怪。” 说完,他双手抱拳,向猎户行了个大礼赔罪。
猎户本就不太喜欢这齐捕头之前的行事作风,但面对官老爷如此诚恳的道歉,他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他的脸涨得通红,双手慌乱地摆动着,忙应道:“齐捕头,您这可折煞小人了。”连忙抱拳回礼。
贾化看着这一幕,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很好,齐捕头你能认识到错误,实属难得。那就尽快把破案过程写清楚,提交给古师爷,本府自会给你和各位捕快记下功劳,月底定当给你们发个大大的红包。李通判,你说呢?” 贾化的目光转向通判李成江,那眼神里带着几分深意。
李通判听到这话,脸上一阵尴尬,他干笑了两声,拱手说道:“知府大人说的对。” 他心里清楚,自己之前审案手段粗糙,断案不明,肯定被知府大人和属下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暗自嘲笑。可此刻,他也只能强作欢笑,点头附和。
参与行动的众捕快听到贾化要记功行赏,顿时欢呼雀跃起来。他们交头接耳,兴奋地讨论着即将到手的奖赏。知府大人虽然平日里管理严苛,但有功必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按照以往惯例,这次有功之人得到的奖赏肯定不会少于十两银子,这可至少比得上他们一年的薪水了。齐捕头虽然还要找人代写报告,忙碌一些,但一想到奖赏肯定不会少,心里便乐开了花,自也心甘情愿地忙活去了。
贾化又将目光转向猎户,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这位猎户英雄,高姓大名?”
猎户连忙抱拳,恭敬地回答道:“回大人,小人叫做郑屠。这个屠就是……” 他怕贾化不知道是哪个字,又伸出手,在空中做出切肉剁骨的架势,比划着解释。
贾化看着猎户的动作,辨认清楚后,笑道:“这么说,你家以前曾是屠户?”
猎户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憨笑着说:“大人所说极是。只因父亲死得早,母亲不识别的字,就给俺起了这个名字。俺没有本钱,只有依靠进山打猎养活自己。”
贾化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怜悯,问道:“那你母亲还在吗?”
猎户的脸色一下子黯淡下来,语气也变得伤感:“母亲两年前也走了,家中现在只剩下俺一人。”
贾化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你也是可怜之人。本府想聘请你专职饲养猎狗,不知道你是否愿意?” 郑屠听后,眼睛猛地一亮,高兴得连连点头。之前被石甘提点,他就一首盼着能有机会报答贾化的解救之恩,如今这机会来了,他自然是求之不得。贾化便让石甘带其安顿下来。石甘领着郑屠,在府衙附近找了一处僻静的小院,让他专心饲养猎狗。
到了月底,奖赏准时发了下来。西名捕快各自拿到二十两银子,齐捕头更是拿到五十两。他们手捧着银子,笑得合不拢嘴,心里乐开了花。其他捕快看到这一幕,眼红不己。从那以后,应天府的捕快们抓捕罪犯时争先恐后,以往那些懒散、不作为的不良作风彻底改观。百姓们看到捕快们的变化,纷纷交口称赞,整个应天府的治安和风气也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