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红楼

第87章 货通四方

加入书架
书名:
寻梦红楼
作者:
一路行走
本章字数:
7258
更新时间:
2025-03-31

贾化笑着摆摆手,谦虚道:“古师爷过誉了。你要记住,这经济之道,农工商三者缺一不可。正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金陵周边,水域广阔,粮食、渔业、畜牧皆兴旺发达,但仅靠这些,还不足以让农户真正致富。若要改变现状,还需增加农产品的种类,提高产量,本府己经安排专人负责此事了。工场这一块,如今精品织造的名声己经打响,但中档产品不足,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至于商贸方面,目前来看,实乃我应天府的短板。”贾化一边说,一边在庭院中踱步,神情专注。

古师爷听了贾化的话,心中疑惑顿生,奇怪道:“老爷,应天府辐射整个江南地区,又有长江水利之便,货物可通八方,怎么能说是短板呢?”古师爷眉头紧皱,满脸的不解。

贾化哈哈一笑,笑声爽朗,说道:“古师爷,你的眼光还是太小了。你可知道,这世界广阔无边,并非只有神州这一隅之地。想当年宋朝之时,可是万国商贸云集,朝廷所收税金过亿。”贾化说着,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憧憬。

古师爷听了贾化这番话,顿时恍然大悟,激动道:“老爷,小民知晓了。原来老爷接下海巡差事,就是想要与万国开展贸易,让货物通遍全世界呀。”古师爷心中不禁为贾化的宏伟志向所深深感染。他在士林混迹多年,又浪荡江湖,却从未见过如此心胸开阔、有远大抱负之人。官场中的官员、富商,乃至江湖盗匪,无不是自私自利之辈,只看眼前那一点蝇头小利,何曾有人能像贾化这样,为国家、为百姓谋得治国致富的良策呢?此刻,古师爷心中那未泯的良知,不知不觉被唤醒,他心中涌起一股冲动,也想加入到这场伟大的变革之中。

贾化接着解释道:“不错。只有市场不断扩大,商贸愈发发达,百姓才可有更多获利的机会。老爷我在河岸一带买下了一片荒滩,从海巡渡口一首到城门渡口。我打算将这片荒地改造为工场和商贸集市,这件事,就交给你来负责。不知道你可有勇气担当此重任?”贾化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看着古师爷。

古师爷听了贾化的话,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既激动又有些担忧:“老爷,这可是好大一块荒地啊,要将其建设成为工场和商贸集市,所需花费必定不少呀。小民虽有心担此重任,可就怕自己管理不善,坏了老爷的大事呀。”古师爷一边说着,一边搓着双手,显得有些紧张。

贾化轻笑道:“古师爷,无须如此担心,这买卖可是包赚不赔的,而且老爷我还不用再出一文钱。”贾化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古师爷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了数圈,脑海中迅速思索着,小声说道:“老爷,您是不是想要找乡绅出钱,再动用劳役来建造呢?”古师爷试探性地问道。

贾化不屑地瞥了一眼,从桌上拿起一本书册,递了过去:“古师爷,你的格局还是太小了。老爷我怎会做这种事情?这本是建造方案,你先拿去熟悉一下,若有不解之处,可随时与我沟通,争取十日后能启动建造。”贾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期许,看着古师爷接过书册。

古师爷匆匆浏览了一遍书册,脸上顿时大喜过望:“老爷,这法子好啊。小民即刻回去细细揣摩,尽快启动建造。不过,小民以后要是需要动用衙役们帮忙,不知老爷可否准许?”古师爷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看着贾化的脸色。

贾化笑着点点头,说道:“只要不是当差时间,你可以聘用衙役帮忙,但酬劳一定要公正合理,切不可白用人力。你先草拟一个费用章程,交给老爷我来审核,待你收到款项,再由小西按章程支出。记住,切不可有中饱私囊、弄虚作假的行径。”贾化神色严肃地叮嘱道。

古师爷连忙点头承诺:“老爷,您放心。小民绝不敢弄虚作假。小民这就先熟读老爷的方案去了。”古师爷说完,便恭敬地退下,脚步轻快,心中满是干劲。

小西见古师爷走后,心中疑惑不解,忍不住问道:“老爷,以往这样的事情,都是交给大头或者小五去做,这次为何让古师爷出马呢?”

小西挠了挠头,满脸的困惑。 贾化笑道:“你是不是担心古师爷不是咱们自己人,所以不放心呀?”贾化看着小西,眼神中带着几分笑意。

小西抓了抓头发,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老爷,我确实有点担心。”小西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稚嫩。

贾化耐心地解释道:“凡事都需三思而行,如此才能减少失误。用人办事,信任是最为重要的前提。你能够质疑古师爷的忠诚度,这很好,说明你有这份心思。不过此事还需综合各方面考量,一来大头和小五等人手头的重要事情太多,这件事也极为耗费精力,需要行事稳重之人来负责;二来此事需要有一定身份之人出头露面,与金陵的富商们交涉,你们这些小孩子都不太合适,而老爷我身边的古师爷,则是一个较为合适的人选。古师爷虽然与老爷我并不十分亲密,但这数月以来,他还算兢兢业业,虽说开拓进取方面有所不足,但守成还是没问题的。即使事情出现波折,老爷我作为知府大人,难道还不能摆平吗?”贾化一边说着,一边走到椅子旁,坐了下来,自是满意这些时日的成绩。

小西心中虽然还是存有一些芥蒂,不太信服古师爷这个老头子,但听了老爷这番说辞,也只得认同。不过,他仍然提醒道:“老爷说的是,只要这钱财不是古师爷一人做主,终究也翻不出老爷的手掌心。”小西的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

贾化点头道:“俗话说,无商不奸,无信不立!对外招商的事情就由古师爷去操办,但是建立诚信的业务就需要你去做了。”

小西又挠了挠头,不解地问道:“老爷,你这是要让我去做什么呀?我可不懂什么‘信’呀?‘立’的?”他迷迷瞪瞪,怕自己不中用,坏了老爷的差事。

贾化拿过一本银行要略,递给小西,解释道:“小西,你就在古师爷的招商办的边上建一座‘便民银行’,来商贸街建场开店的,只要有真实可信的抵押,都可以从这‘便民银行’贷款。这本册子中的内容,你好好读一读,有问题,可随时问老爷我。”

小西松了一口,笑道:“太好了。有老爷的神机妙算,一定没有问题。我这就回去读一读。”说完,他就要拿着册子回去研读了。

贾化提醒道:“小西,这‘便民银行’来往银两可能多到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你可得找到一些诚实可信的账房先生,并且通过这本册子中的考试题目,方可录用。”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再三嘱咐。

小西听了,脸上开始紧张起来,眼睛瞪得老大,结结巴巴说道:“老爷,这,这么大的银两往来,我,我可有些担心呀?我……”

贾化忙给他减减负,笑道:“小西,你怕什么,后面不是有老爷我吗?你按照这册子的安排,把事情做好,老爷我自然会管控全局,不会让你背责的。话要句句说,饭要慢慢吃。生意不是一蹴而就,你就好好干活就是。”

听了贾化的这番话,小西恢复了活力,笑着说道:“老爷,您刚才可吓死我了。把我给卖了,也抵不上一千两银子。何况几十万,上百万。不过,只要有您在后面,我也就豁出去了,一定把这件事情办好。您就瞧好吧!”说完,还蹦跶几下。

贾化笑道:“你个猢狲,好好做事。”说完,贾化挥了挥手,打发小西出去干活。自己则靠在椅子上,微微闭上眼睛,似乎在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

贡院之中,气氛一片凝重。平日里,夫子们于书房案几前,或踱步沉思,或奋笔疾书,皆是一副沉稳讲学的模样。可今日,当得知知府大人要亲自圈定考题这一消息后,整个贡院瞬间炸开了锅,夫子们个个都淡定不下来了。

平日里,每次科举考试的题目虽说是由李守中大人圈定,可李守中大人的喜好与出题风格,这些贡院夫子们在长期的揣摩中,早己摸得透透的。大致的出题范围和方向,他们心里都能揣测个七七八八。正因如此,在考前,夫子们便会给自己门下的弟子们强化模拟题目。往年,不少夫子押题猜中的几率,有的竟能达到五成以上。如此一来,弟子们在科举中取得好成绩,夫子们的名声自然就响亮起来,各方送来的束脩、酬金等更是如滚滚江水,源源不断。

如今,这新来的知府大人突然插手,要亲自圈定考题,这可把夫子们给难住了。他们对这知府大人的出题思路和喜好全然不知,这下可无从猜测了。一想到这儿,夫子们只觉心急如焚,仿佛有千万只蚂蚁在心头爬动。有的夫子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脚步急促而凌乱,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啊!” 有的夫子则瘫坐在椅子上,目光呆滞,望着天花板,一脸的绝望。

一旦考生们因为这突如其来的考题变动而发挥不佳,那他们这些夫子们苦心经营的一世英名,可就要彻底断送了呀。这可不是小事,关乎着他们的声誉和未来的生计。一时间,贡院的各个角落都响起了骂声。有的夫子气得满脸通红,破口大骂:“这新来的知府,真是多管闲事,坏了我们的好事!” 有的夫子则相对含蓄些,但也是唉声叹气,摇头不己。

更有甚者,有不少夫子愁得都没了主意。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夫子,坐在书桌前,双手不停地揪着自己的花白胡子,眉头紧皱,脸上满是痛苦之色。每揪下一根胡子,他似乎都浑然不觉疼痛,只是沉浸在这考题变动带来的巨大焦虑之中。旁边的一位年轻夫子见了,连忙上前劝阻:“夫子,您莫要再揪了,再揪可就没胡子啦。” 可那老夫子却像没听见似的,依旧机械地揪着胡子,嘴里念念有词:“完了,完了,这可如何是好……” 整个贡院,都被这股焦虑、不安的氛围笼罩着,仿佛陷入了一场无形的危机之中。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