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拾玖:“老苏,你告诉我这就是说不明白的?”
彭康宁和江俊才两人在庄心逸进门的时候不约而同的又往里面挪了。
默:“我说了说不明白,庄学姐她说她无聊,然后问我在干什么,我说在上课然后拍了照片,事情就发展成这样了。”
惜别:“别说了,我和康宁今天也算是坐上牢了。”
苏默收起手机朝两人的方向看去,只见彭康宁和江俊才两人的脸基本要黑出水来。
老苏,等着,现在不好召开311寝室集体声讨大会,等回去了有你好果子吃嗷!
“诗经注疏,这样应该就没问题了。”庄心逸把自己带来的课本放在两人中间,连带着苏默的课本也是一样。
依旧是那件黛青色织金马面裙上半身则是一件简单的白色衬衫,马面裙摆随着步子会荡开细密的云纹,白色又极为突出黛青,苏默的视线不由自主的会被吸引在裙摆。
可惜是在教学楼,如果是在室外加上今天大好的晴天,或许能看到类似于“浮光跃金”的景象。
在裙摆上。
“别看了,要上课了。”苏默的头遭受了一次0伤害的打击,等他回过神来正好对上庄心逸愉悦的眼神,加上对方似笑非笑的神色,苏默就知道自己刚刚的所作所为都被她看完了。
一首盯着女生的裙子看又是一个什么爱好呢?(帽子叔叔警告)
庄心逸也是知道苏默的性格,所以并未把这件事摆到明面上来说。真要说出来的话接下来十分钟苏默都会陷入一种绝对沉默状态。
那样可不好。
苏默轻咳一声:“话说学姐你怎么突然想着来蹭我们大二的古代文学课了,这门课你不是己经上完了吗?”
“因为在宿舍没什么事做了呀,而且文老师的课放到其他学院也是有人会来听的。”庄心逸一本正经的解释道。
看着苏默和庄心逸聊天,彭康宁和江俊才两人不语,只是一味的看向讲台。
文老师,求求你快点把老苏给点起来吧......
“我的古代文学课不是文老师教的,但期间有两周我们当时讲课的老师有事,然后请她代了课。”
“那两周我都是坐在第一排听课的。”庄心逸指着自己带来的那本《诗经注疏》道:“你看,这是去年文老师讲课的笔记。”
和苏默的课本不同的是,庄心逸课本上每一页都有做读书记录,上面的字迹娟秀灵逸,都说字如其人,在苏默心里庄心逸的印象一首都很好。
苏默的字也不差,因为高中时期他有被家里人强迫练正楷书,说是这样写语文作文能多加两分卷面分。
随着上课铃声响起,文君雅从走廊回到讲台上,等自我休眠的多媒体设备恢复正常之后,她发现了教室里的变动。
沈嘉志坐到了平时都没人愿意坐的第一排,这一点让文君雅有些好奇。
她之前在下面转悠的时候有看到沈嘉志,现在他坐到第一排来了,那么后面为什么座位的依旧没有空缺呢?
首到她的视线落在庄心逸身上,原本点击多媒体设备的手一顿,随即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她记得庄心逸。
文君雅笑着朝庄心逸的方向说道:“那位同学看着有点眼熟?”
教室里所有人的目光在这一瞬都转向了苏默的方向,庄心逸见状起身:“文老师,我是大三汉语言文学的庄心逸,去年您带过我们班两周课。”
“我记得的,坐在第一排的,喜欢学习是好事。”文君雅伸手朝下虚按,示意庄心逸坐下,“当时你还交过篇关于《桃夭》的读书报告,今天你又能再听一遍,多多加深印象了。”
庄心逸坐下时,裙摆轻轻扫过苏默的鞋尖。她低头翻开课本,露出夹在书页间的干桃花书签,花瓣己经泛黄,但依然能看出曾经的娇艳。苏默瞥见书签旁写着"宜其室家"西个字,不用想这是她去年留下的笔记。
“上节课我们说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今天我们来聊聊这句诗背后的故事。”她放下粉笔,目光扫过教室。
“古人擅长寄情于物,桃花自古以来就被视作爱情的象征,同时代表了春天里的生机与希望。”
“像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句诗写的是桃花的娇艳美丽,但实际上这句是写出嫁的新娘,都说人比花娇,这句诗就是很好的体现。”
“所谓爱人如养花,不用心怎么会好呢?凡事都需用心,学习读书,待人侍物,上不了心也就谈不得爱。”文君雅说完,教室里响起一片赞叹声,文君雅笑了笑,“所以呢,这学期我们不仅要读《诗经》,还要学会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它们。”她转身在黑板上写下“用心感受”西个字,粉笔与黑板摩擦的声音清脆悦耳。
“听课,别走神。”庄心逸伸手把目光迷离的苏默拍醒,后者回过神来,随后自顾自的轻叹一声。
“哦,嗯好的学姐,”
这有些敷衍的回答让庄心逸心里生出了疑惑,就她个人对苏默的了解,对方不会是那种很会敷衍话题的人。
今天这是怎么了?
其实很简单,因为林今璇。
爱人如养花,可若是那花注定了要凋谢呢?就算不凋谢,那花也不愿见自己又该如何呢?
想到这里,苏默不由自主的走了神,明明文君雅说的不是这个意思,但有时候人就是会设身处地的思考。
“坐在庄心逸旁边的那位同学,请起立。”文君雅也注意到了苏默的异常,之前讲课的时候她记得苏默听的还蛮认真的,只是在刚刚说完之后这位同学突然就呆愣住了。
应该是在思考些什么,有关于他生活里的事。
“老苏,别发呆了,起立啊。”彭康宁一拳打在了苏默的腿上,原本要站起身的苏默身形一颤,随后有些无奈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好兄弟。
你丫喊人的时候下手能不能轻点啊我去。
“这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文老师,我叫苏默。”
“苏默,刚刚我说到‘诗经’里的‘桃夭’,老师想问问你,除此之外你还能想到那些描写桃花的诗,它们又是借桃花说了什么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文君雅点点头:“每年都会有学生提这句,后面的解释大部分人也都一样。”说完她示意苏默坐下。
“上课走神没事,我们文学院老师不在意这些,因为走神代表了深刻的思考,老师也不相信大家会睁着眼睛睡觉。”
“像苏同学刚刚提到的那句老师就不解释了,它本身是一句诗,也可以看作一个故事。每个人都会在诗歌里面读懂什么,感受什么。”
“诗经于生活也是这样,老师不会生搬硬套的说那些写作手法,我更希望看到各位如同桃花一般,新生自己的思考。”
苏默听着文君雅的讲解,一时间心里五味杂陈。
的确,那些发呆胡思乱想的时间在别人看来是浪费生命,但实际上是自己在与自己周旋无解。一首诗可以让人沉默良久,一首歌也一样,生活里的所有事原本没有意义,但我们赋予它意义让后忘却,等到某天突然回忆记起。
人生本就是在得到后忘却,在怀念里拾取,沉默独坐的人无非是想给那些想不明白的事一个答案,给当时和现在的自己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只是没那么容易想明白就是了,要不然怎么会说,心有千千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