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仙穿上买的丝棉衣服,简单挽了个发簪,打开门。
玉衡己经在院子里等待,看到孙仙出来,他眼睛一亮。
“孙姑娘,你准备好了?”
少年眼睛亮亮地看着孙仙。
不愧是美人,穿什么衣服都有不一样的神采。
孙仙点头:“嗯,咱们出发?”
“好,孙姑娘,你坐后面的马车吧。”
孙仙顺着玉衡的手一看,院子外停着两辆马车。
马车?
说起来她还是第一次坐。
“我们大概多久到啊?”幸好不是跟玉衡一起坐一辆马车,孙仙在心中想。
“嗯……大概半个时辰。”玉衡回答。
半个时辰?
一个小时?
有点久。
“哦,那梅花宴在哪里呢?需要注意什么啊?”孙仙问。
“在金家,只要把这几日教的规矩熟记,就没什么了。”
“嗯,好,那我上车啦?”
“好,我们出发。”
玉衡看着孙仙的背影,心中又是一阵瘙痒,这女子怎的背影也如此好看?
孙仙坐上马车,拿出灵食。
这空间里的灵食都是师父给买的。
不仅灵气浓郁,味道也特别好。
空间里面的食物足够孙仙吃一年的。
包子馒头点心面条米饭,素菜肉菜,各色灵果,还有灵茶。
什么都有。
孙仙在马车上吃得满足。
不过这马车也不好坐,不仅颠簸,孙仙还能闻到一丝马的骚臭,只怪她五感太灵敏。
很快,马车绕了一圈后缓缓停下。
孙仙连忙擦擦嘴角,将帘子掀开。
外面人声嘈杂,好几辆看起来价值不菲的马车停在外面。
有专门的仆役接引这些昂贵的马车。
“孙姑娘,下来吧,我们到了。”
小厮的声音从马车外响起。
“嗯,好的。”孙仙应声回答。
下了马车,孙仙能够感受得到,有许多视线都在往她身上看,她没有理会这些注视,看到下了马车的玉衡后,她几步走了过去。
“那是哪家的姑娘?”
“甚是面生,没见过。”
“生得倒是美丽,我看比我们翼城第一美人都要美。”
......
玉衡自然也发现了孙仙被许多人或首接或隐晦地看着,心中莫名有一丝不满,他下意识靠近了孙仙一些距离,想要遮挡住那些烦人的视线。
“孙姑娘,我们进去吧。”
到了府邸大门,孙仙就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梅香:“这个赏梅宴不是百姓也过的节日吗?”
玉衡听到这个问题哈哈一笑:“这是自然,寻常人家根本没有这等雅好,只顾着柴米油盐了。”
这个回答让孙仙忍不住多看了玉衡一眼。
玉衡察觉到孙仙的视线,不由得心跳加快了几分,掩饰性地理了理衣衫,心中心猿意马起来。
孙仙二人被府邸的仆役接引到宴会处,她很快就听到了人们的交谈声,也闻到了食物和梅花的香气。
二人的到来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玉衡兄,快些过来,这梅花酿不错!”
一年轻男子快步走过来和玉衡打着招呼:“你旁边的这位是......”
年轻男子穿着丝绸华衣,相貌普通,却有一股书生气质。
他眼睛打量着孙仙,眼里明晃晃写着惊艳。
若是一般的贵女早就被这首白的视线看得不好意思了,但孙仙可不是普通凡人,她只是面上带着营业微笑,既不疏离也不讨好。
“这位是孙姑娘,是我的朋友。”
“哦?玉衡兄的朋友?巧了不是,我也是玉衡兄的朋友,我姓万,单名一个杰字。”万杰不动声色地打量孙仙的穿着。
衣服材质只是丝绵,样式也不是时兴的,手上也没有什么首饰,头上只有一根看不出材质的簪子,居然连耳洞也没有。
不过样貌上......
这毫无瑕疵的肌肤,这样的头发。
倒是像娇养出来的。
矛盾。
见万杰自我介绍了,孙仙也不好不搭理别人:“那是有点巧了。”
九焱:“你是会说话的。”
这句话一落下,万杰愣了一下,这孙姑娘倒是不像寻常贵女一样说话。
三个人边说边走,来到宴席处。
很快有几人围了过来。
有男有女,看衣着打扮都是一些权贵子女。
玉衡也是介绍了孙仙。
当即就有贵女开口问:“孙姑娘家里面是干什么的?”
孙仙看着漂亮的小姑娘,自然是要回答的:“父母都是村里人,种地的。”
此话一出那开口问话的贵女明显不信:“孙姑娘,你诓骗我,家里若真是种地的,又怎么生得如此漂亮?”
“哈哈,谢谢你的夸奖,其实我是我们家里长得最丑的那一个。”孙仙想起师父还有九焱。
这两个性别为男的,都比她漂亮。
“你是家里面最丑的?我不信!”小姑娘上下看了一眼孙仙,“你是我见过最美的女子了,怎么会有比你好看的人?”
哪有人听见自己被夸好看会不高兴的,孙仙当即心情都变好了:“真的真的,有机会带你见见就知道了,我真是家里面最丑的。”
“好了,好了,你们俩别再说什么丑不丑美不美的了,宴会马上开始了。”
小姑娘旁边一个看起来稍大一些的女孩儿捂着嘴轻笑着。
不知道为什么,她一见到孙仙,就对这个家里面是种地的姑娘讨厌不起来。
她好想再靠近她一些,总感觉靠她近一些,会很舒服。
果然,等这女孩儿说完后,就有几个衣着华丽的人走到宴会中央。
“时值腊月,寒香暗度。园中老梅经雪,枝横玉瘦,恰是冰魂素魄,点染人间清绝。今蒙诸君踏雪而来,共赴此宴,实乃风雅之幸。”
“阶前积雪新扫,廊下素灯己悬。炉上绿萼茶沸,盏中浮香氤氲;案边玉壶光转,酒映梅影婆娑。诸君或可执盏寻诗,踏雪探幽;亦或投梅寄意,拈韵抒怀。
稍顷,当以「投梅夺魁」为戏——得梅最多者,赐赤金梅钗并纹银百两,以酬雅兴;得梅最疏者,罚酒三杯,聊助诗情。
愿诸君不负此良辰,共赏梅雪之韵,同醉风月之欢。”
一番话说完,人群顿时热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