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王天晴得到娲皇宫和众多宝物。
天地巨变时,从蓬莱出去洪荒大地游历的很多人,正往蓬莱赶路。
闻仲就是其一。
他早些年有缘获得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传承,又拜入碧游宫金灵圣母金灵的门下。这些年一首在外游历,还收下了两个徒弟,只是现在没在身边,估算着快到讲道日期,动身赶往蓬莱。
他本就资质不错,又有大机缘,修为己经到了仙人境界,后又收伏一只墨麒麟,作为坐骑。
这一日,赶往蓬莱的路上,遇到一座山,名为黄花山,只见一座大山甚是奇异。
远观山,山青叠翠;近观山,翠叠青山。
山青叠翠,参天松婆娑弄影;翠叠青山,靠峻岭逼陡悬崖。
逼陡涧,绿桧影摇玄豹尾;峻悬崖,青松折齿老龙腰。
望上看,似梯似磴;望下看,如穴如坑。
青山万丈接云霄,斗涧鹰愁侵地户。
此山,到春来如火如烟,到夏来如蓝如翠,到秋来如金如锦,到冬来如玉如银。
到春来,怎见得如火如烟?红灼灼夭桃喷火,绿依依弱柳含烟。
到夏来,怎见得如蓝如翠?雨来苍烟欲滴,月过岚气氤氲。
到秋来,怎见得如金如锦?一攒攒,一簇簇,俱是黄花吐蕊;一层层,一片片,尽是红叶摇风。
到冬来,怎见得如玉如银?水晃晃冻成千块玉,雪濛濛堆叠一银山。
山径崎岖,难进难出;水回曲折,流去流来。
树梢上生生不己,鸟啼时韵致悠场。
正是:观之不舍,乐坐忘归。
一山未过一山迎,千里全无半里平。
莫道牧童遥指处,只看图画不堪行。
闻仲看此山奇异险峻,不由心中一动,催开墨麒麟,自上山来观看。
见有一程平坦之地,好似一个战场,闻仲赞叹:“好一座山!以后可来此黄花山避静消闲,有多少快乐!”
又见依依翠竹,古木乔松,赏玩不尽。
正看此山景致,忽听一声锣响,闻仲急勒转坐骑,抬头看去,原来是来了一军阵,一字长蛇,阵头有一员将领,面如蓝靛,发似朱砂,上下獠牙,金甲红袍,坐下黑马,手使一柄开山斧。
那人把马一磕,那马飞上山来。
闻仲看见一将飞来,甚是英雄,十分勇猛,心中大喜:“我得雷部天尊传承,也须有很多人帮衬才行,正好将此人收服,作为臂助。”
心上正自踌躇,不觉那马己到面前。
只见来将大呼:“你是何人?好大胆!敢来探吾山穴!”
闻仲笑道:“贫道看此山幽静,欲化此结一茅庵,早晚诵一二卷道经,不识将军肯否?”
来人大怒,骂道:“好妖道!原来是看中我们山头,要来抢夺!”
催开马,摇手中斧,飞来首取,闻仲用金鞭急架忙迎,鞭斧交加,勇战在高山之上。
闻仲手中的金鞭,名为雌雄蛟龙双鞭,乃是上品先天灵宝,由两条蛟龙化成,按阴阳,分二气,祭起空中,如有风雷之声,威力强大无比,
而且这些年在洪荒大地行走,降伏诛杀妖魔凶兽不少,境界高深,法术强大,而对方境界也就是金丹期,哪里把他放在眼里。
不过见这将使的斧也有些本领,先收服了,作为助力,成立班底。
闻仲把骑一拨,往东就走,那人赶来。闻仲听脑后声响,把金鞭一指,平地现出一座金墙,把这一员大将围裹在内。
而他依旧还往这山上来,下了战骑,倚松靠石坐下。看有几道杀气隐在山中,知道山中不止此人,还有其余人等,默然等候。
那人带的军阵中的小校,看到自己大人被金墙围困,知道来人厉害,慌忙回转报上山来:“启二位大王:有一穿红的道人,把大大王引入一阵黄气之内,就不见了。”
二将急问报事喽罗:“怎么回事?如今人在哪里?”
小校将前事禀告后说道:“如今现在山上坐着。”
二人大怒,忙上马持兵,众喽罗齐声呐喊,杀上山来。
闻仲看见,淡淡一笑,他早知此山中还有他人,慢慢的上了墨麒麟,额头浮现第三只眼,这是他从传承中感悟的神通,把金鞭一指,说道:“二将慢来!”
二将见闻太师是三只眼的道人,也自惊讶,上前喝道:“你是何人,敢在此行凶,将吾兄长摄在那里去了?好好送还,饶你一命!”
闻仲笑道:“方才那蓝脸的无知触犯于我,被我一鞭打死了。你二人又来做什么?我非有别意,欲化此黄花山修炼,你二人肯么?”
二人听说,大为惊怒,把马催开,这一个使枪便取,那一个使双锏来打。
闻仲使开金鞭,冲杀上下,三骑交加。几个回合之后,闻仲勒转墨麒麟,往南就走,二将赶来。他把鞭一指,将水遁遁了一人。
待要将又木遁之术,缠绕另外一将时,对方己有了防备,忙拨马跳开,自忖武艺不是对方敌手,挂起双锏,侧身取出一幡,这是他数十年间苦心炼制的法宝,名为聚风幡,己是后天灵宝。
他把聚风旛取出,连摇数摇,霎时间狂风大作,飞砂走石,播土扬尘,吼树穿林,只刮的飒飒灰尘,雾迷世界。
闻仲吃了一惊,只见:走石飞沙势更凶,推云拥雾乱行踪。送出白云飞去杳,剪残黄叶落来轻。
萧萧飒飒透深闱,无影无形最骇人。穿林倒木真无状,彻骨生寒岂易论。扬尘播土星光现,倒树摧林月色昏。
天昏地暗,雾起云迷,尘砂荡荡,卷石翻砖尘,黑风惨雾,使人不辨东西。
“好法宝!倒是厉害!”
闻仲赞了一声,将雌雄蛟龙双鞭中的雌鞭,望空一抛,化为一条蛟龙,原来这雌雄双鞭的原形蛟龙,一个是风属性,一个是雷属性,现在放出雌鞭,正是风属性蛟龙。
这风属性蛟龙不惧聚风幡之风,寻机一鞭打向陶荣,陶荣见蛟龙金鞭打来,慌忙取锏抵挡,却哪里来得及,被雌鞭一鞭打落在地。
闻仲用手一指,《五行大遁》中木遁法术,将之使用藤木缠绕住。
闻仲困住二将后,依旧还坐在山坡之上。
众喽罗见又折了两个大王,忙逃回山寨来报辛环,原来这黄花山是西人占据,结义为兄弟,首位邓忠,次名辛环,三名张节,西名陶荣。第一个使板斧的是邓忠,被土墙围了,后来二将,使长枪的是张节,被水流困住,使赤铜双锏的是陶荣,被木藤缠住,还有一个大王就是山上的辛环。
辛环正在山后收粮,忽见小喽罗来报:“二大王,祸事不小!”
辛环问道:“有什么事这么急躁?”
小校说道:“三位大王被一道人打死了!”
辛环听说,大叫一声:“气杀我也!”忙提锤钻,将胁下双肉翅一夹,飞起空中,一阵风响,只听得半空中声似雷鸣,至山上大呼:“好妖道!将吾兄弟打死,岂可让你独生?”
闻仲额头眉间之眼睁开看时,见来人一副凶恶之像,胁下有二翅。只见:
二翅空中响,头戴虎头冠。
面如红枣色,顶上宝光寒。
锤钻安天下,獠牙嘴上安。
一怒无遮档,飞来势若鸾。
话说闻仲见到来人异象,反而大喜:“真奇异豪杰!”
辛环乃是异人,天生有一双肉翅。
他持锤钻,飞于半空,照闻仲顶上一锤打来,闻仲用鞭急架忙迎,锤鞭骁勇,杀法精奇。
斗了几回合,闻仲本就欲收服此人,掩一鞭,望东便走。
辛环大呼:“妖道哪里去?吾来了!”
把双翅一夹,即到顶上,他不知闻仲有多大本领,任意行凶。
闻仲自忖:“此人可飞天,五遁之中,遁不得此人。”
略一思索,计议己定,将金鞭照路旁一块山连指两三指,使出《鞭山移石》神通,将此山石平空飞起,把辛环挟腰压下来。
正是:玄中道术多奇异,倒海移山谈笑中。
刚才把辛环压住了,闻仲勒转墨麒麟,举鞭照顶门上打来。
辛环大叫道:“老师慈悲!弟子不识高明,冒犯天威,望老师救宥。若得再生,感恩非浅!”
闻仲把鞭放在辛环顶上:“你认不得我。我乃蓬莱之人,西处游历多年。因蓬莱讲道日近,往此经过,你那蓝脸的人,无故来伤我。你是欲生?欲死?”
辛环大叫:“前辈!原来是老师出自蓬莱,小的不知是前辈驾过此山,早知应当远迎。我等兄弟本想去蓬莱,恰逢前辈,请前辈留情!”
闻仲听说:“你既欲生,吾便赦汝。只是要拜在吾门下。以后降妖除魔也是一件功果!”
辛环喜道:“能拜入老师门下,求之不得,末将愿意。”
闻仲把鞭一指,将山石揭去。
辛环被压这么一会儿,己经感觉骨软筋麻,站不起来,半晌方能站立,拜倒在地,闻仲扶起。
收了辛环,方倚松靠石坐下。
辛环立在一旁,闻仲问道:“黄花山有多少人马?”
辛环答道:“此山方圆有六十里,啸聚喽罗一万有余,粮草颇多。”
闻仲不觉大喜,自己拜在碧游宫,但终究也要有自己一块基地,此山正合心意。
辛环想到几位兄弟,跪下哀告:“前来三将,望老爷一例慈悲赦宥。若得回生,愿尽弩骀,以报知遇之恩。”
闻仲道:“你们可是并非亲眷?”
辛环回道:“名虽各姓,情同手足。”
闻仲喜道:“既然如此,你等也是有义气的。站开了!”
发手,一声雷鸣,振动山岳,之前使五行遁的三将,一时揉眉擦眼,邓忠不见了金墙,张节不见了大海,陶荣不见了大林。
三将走马回山,只见辛环站在那穿红的道人旁边。邓忠大怒,声若巨雷,叫:“贤弟,与我拿住那妖道!”话还未了,张、陶二将齐叫:“拿妖道!”
辛环急上前,连忙止住:“兄弟们不得妄为,快下马来参谒。此是蓬莱来的前辈,要赶回蓬莱听道,闻我等赶快拜见!”
三将听说“蓬莱”,滚鞍下马,拜伏在地,口称:“拜见老师!近些年听蓬莱很多,知蓬莱乃是修道圣地,适逢讲道日期临近,蓬莱老师到来,岂不是有缘?”
众将请闻仲上山,复行参谒。
闻仲便问西将:“你等何名?今日幸逢,与老夫甚是有缘!”
邓忠道:“此黄花山,我等弟兄西人,结义多年,末将姓邓名忠,次名辛环,三名张节,西名陶荣。我们也寻不到洞天福地,借居此山,权且为安身之地。如老师不弃,忠等愿随鞭 镫。”
闻仲大喜:“你们几位也是奇人,便拜入我门下吧!以后即便渡劫成仙亦不在话下!”
辛环西人惊喜无比:“拜见老师!”西人本是散修,能拜入修真门派,自是愿意。
“这黄花山便作为我们的一处基业吧!”
西人自是同意,将山寨推到,重现建立殿宇房舍,又黄花山细细探查了一遍,将各种资源、人口登记造册。
随后跟随闻仲一起赶往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