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
长安城,东市。
商铺如云,蕃客胡商云集。
笔行、酒肆、铁行、肉行、雕版印刷行等等,多达二百二十行。
赁驴人、买胡琴者、杂戏、琵琶名手、货锦绣财帛者……一切应有尽有。
密密麻麻的人群里。
李世民、长孙无忌、赵长生三人,穿着便服,在东市闲逛。
见到往来人群络绎不绝。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
一座城池繁荣与否。
只需看市场繁荣程度,往往就能略窥一二。
闲逛间,一家名为“赵氏医馆”的店铺,出现在三人的视线里。
不少百姓,聚集在医馆面前。
好奇之下。
三人立刻凑了过去。
往里一看。
只见一名容貌俊秀的少年医师,正在为一名女子诊病。
女子哭的梨花带泪,断断续续的哽咽道:“医师……奴家得了瘿疾……很快就要死了,呜呜……”
“瘿疾?”
众人听到这话,连忙看向女子的脖子。
只见她脖子非常肿大。
少年医师赵长风,查看了女子的症状后,说道:“小娘子,你的确患上了瘿疾。
该病由情志不畅、气滞痰凝、血瘀等因素导致,使机体内气运行不畅,导致颈部脉络受阻,造成瘿瘤。
其主要表症为颈部肿块、疼痛、胸闷、食欲不振等症状。
不过无须担心!
你只需多服用南海昆布、南海紫菜,即可消除颈部肿块,恢复如初。”
说到这里。
赵长风又道:“我倒是忘了,南海昆布和紫菜,都是朝廷贡品。
这样,我给你开个‘四海舒郁汤’的方子,里面有夏枯草、海藻、海螵鞘、海蛤粉。
此外,你再买点羊靥和鹿靥,坚持服用。”
“多谢医师!”
女子连忙道谢。
人群外,赵长生暗暗点头。
瘿疾其实就是甲状腺肿大,这病在古代和现代,都挺常见。
在现代,人们可以通过食用碘盐、海带、紫菜等事物,预防甲状腺肿大。
而在古代,就挺困难了!
古代人的饮食里,并没有多少含碘的蔬菜和事物。
海带在唐朝,叫做南海昆布,属于贡品。
南海紫菜,同样是贡品。
普通百姓想要吃到这两样,非常困难。
堂弟赵长风的方子,主要是给患者补碘,以海崖咸物,去除疾病。
一旁,长孙无忌对李世民说道:“二郎,这位年轻的医师,医术非常高明!”
“是极!”
李世民抚须笑道:“长安城出人才啊!”
赵长生插话道:“二郎,这位医师,正是我堂弟赵长风!”
“哦?”
李世民疑惑道:“赵长风也是你堂弟?”
前段时间,邓州天花肆虐。
幸亏有位叫做赵长洛的神医,发明人痘接种,治愈天花,拯救全城百姓。
邓州刺史陈君宾的奏疏里。
说神医赵长洛,是赵长生的堂弟。
“正是!”
赵长生笑着点点头。
……
几人说话间。
医馆内,赵长风给下一位患者看病。
一位书生,开口道:“医师,我近来眼疾越来越严重,只能看清楚周边几丈,看不清远处。
先前我找过其他医师,他们说这是能近祛远症,开药调理效果不佳。
赵医师,你有没有好的法子?”
听到这话。
赵长风详细询问了一些细节。
他说道:“所谓的能近祛远症,即使通过针灸或服用清肝明目的药,其实收效甚微。
想要让眼疾恢复如初,难如登天。
不过,我到有个法子,可以帮你!”
闻言,书生轻舒一口气,连忙道:“医师请讲!”
只见赵长风从药箱里,翻出几片拳头大小的琉璃片。
他将其中一块琉璃片递给书生,说道:“你把这块琉璃片,放置于眼睛前,向远处看!”
书生照做之后。
惊讶的发现,自己能稍微看清一些东西了。
接下来。
赵长风又将几块琉璃片,递给书生。
书生试了几块后。
神色越来越兴奋。
终于,在第三块琉璃片面前,他兴奋的说道:“赵医师,我能看清东西了!”
以为模模糊糊的景物,顷刻间变得清晰无比。
世间的一切都纤毫毕现。
“善!”
赵长风笑了笑,又找出一块相同的琉璃。
他缓缓说道:“你可以把这两块琉璃,绑在一起,立于眼前。
如此一来,你就能清晰的看到周边的景物。
当然,以后你要勤于保护眼睛,不要熬夜读书。
否则,药石难救!”
“多谢赵医师!”
书生行了一礼,连忙道谢,并支付诊金。
……
现场围观的百姓见状,都赞叹连连。
“赵医师,真乃神医啊!”
“赵神医妙手回春,药到病除!”
“赵医师医术了得,令人佩服!”
“赵医生年纪轻轻,却有如此高的医术,想必家学渊源!”
“……”
人群里。
赵长生看到这一幕,脸上扬起一丝笑容。
这位书生的“疾病”,其实就是近视眼。
他常年在烛火下看书。
视力就会越来越差,从而形成“眼疾”。
而赵长风给书生的琉璃,其实是有度数的玻璃镜片。
一旁,李世民惊叹连连,被赵长风的医术所折服。
他问道:“赵长风和赵长洛,谁的艺术更高?”
“相差无几!”
赵长生直言道:“两人熟读各类医学典籍,医术应该不分伯仲。”
李世民又问道:“赵长洛云游天下救治苍生,而赵长风却在长安城东市开医馆,你可知为何?”
赵长生笑着解释道:“两人从医之路,各不相同。
不过,他们都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医术。
据我所知,赵长风在长安开设医馆,主要是想以医术闻名长安。
如此一来,他就能名正言顺的拜访甄权、甄立言、巢元方、孙思邈等名医,交流医术,集百家之所长!”
话音落下。
李世民赞叹点头。
甄权,擅长针灸和颐养之术。
甄立言,是甄权之弟,精通本草,善于鉴别诊断,现在是大唐的太常丞。
巢元方,擅长治疗寄生虫病,著有病因学巨著《诸病源候论》。
孙思邈,擅长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被尊称为药王。
赵长风年纪轻轻,声名不显。
他直接找各位名医交流医术,必然不受重视。
若是他医术闻名长安。
赵长风就有资格,和名医们平等对话。
想到这里。
李世民不禁感慨。
吴郡赵家,先有吴县县伯赵长生,又有赵长洛和赵长风两位神医,真是人才济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