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唐开始长生:我打造千年世家

第25章 考课一等,赵家子弟集体升迁!

加入书架
书名:
从大唐开始长生:我打造千年世家
作者:
风尘仙
本章字数:
4664
更新时间:
2024-09-11

12月初。

皇城,尚书省。

吏部,考功司。

主考官们,正在进行一年一度的官员小考。

官员小考,涉及的官员有京官、地方官、流外官、卫官,主要考核当年政绩优劣。

本次京官考核,校京官考使为吏部侍郎韦挺,校京官监考使为给事中张玄素。

本次地方官考核,校外官考使为刑部尚书李道宗、校外官监考使为中书舍人高季辅。

当然,三品以上官员位高权重,尚书省考功司无法考校。

此刻的地方官考核处。

李道宗、高季辅、考功员外郎卢承庆、以及数十位令使、书令使,正在观阅来自蘇州的官员考核资料。

官员考核标准,有四善,分别是德义有闻,清慎名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

其中,根据供职部门不同,又有二十七最。

比如,部统有方,警守无失,宿卫之最。

比如,决断不滞,与夺合理,判事之最。

比如,兵士调集,戎装充备,督领之最。

比如,礼义兴行,肃清所部,政教之最。

比如,详录典正,词理兼举,文史之最。

众人先是打开蘇州递来的初考考状。

初考由州司长官负责,每年内外官署长官应根据其下属官员的功过行能写成简单考状。

县属官员由县令负责,州属官员包括县令由刺史会同录事参军负责。

一系列考状里。

蘇州刺史李袭誉,以及蘇州的录事参军,已经给蘇州所有官员,作出考核评价。

接着,众人又打开朝廷前往蘇州的采访使、观察使,对蘇州官员的评价。

最后,他们打开蘇州本年度的赋税、户口、课役、文书、律法等,进行一一比对。

……

一系列比对下来。

他们写出蘇州官员的考功簿书。

吴县县令曹锡,一县大治,吴民大悦,允厘庶政,财成物宜……考课一等!

华亭县令朱永,劝课农桑,明心皆照。临事能断,输忠必尽……考课一等!

吴县县丞赵长源,恪尽职守,肃清所部,靡清风,渐膏雨,醉纯德,饱话言……考课一等!

华亭县丞赵长锡,出入孝悌,周旋礼乐,缓其赋使其人舒,平其役使其人劝……考课一等!

吴县县尉赵长启,磨之以仁,琢之以义,使男女异路,班白不提,文以礼乐……考课一等!

华亭县尉赵长泽,谪其权豪,辄去害群,悛心敛迹,清正廉洁,躬亲庶务……考课一等!

蘇州统军府别将赵长和,义勇过人,勇冠三军,忘身忧国,临危守义……考课一等!

蘇州统军府别将赵长良,感德推功,匪躬致命,以义藩身,凛然威断……考课一等!

蘇州统军府校尉赵长瑞,志怀忠义,委诚取决,惟议是听,谋略过人……考课一等!

蘇州统军府校尉赵长世,不自为功,武艺绝伦,识达大体,深足可嘉……考课一等!

……

考功簿书写完后。

在场的令使、书令使,都惊叹连连。

他们考核各州地方官员。

考课一等的官员,其实非常少见。

而蘇州,足足有十位官员,获得考课一等的评价。

李道宗、高季辅、卢承庆得知后,也一脸唏嘘。

今年蘇州政绩过人。

离不开这些官员的努力!

卢承庆对书令使说道:“蘇州五品以上官员,考课一等者,用大花异文绩纸书写考状,并用紫罗里,檀木轴装裱。

蘇州六品以下官员,考课一等者,用大花缕纸书写考状,并用及小花缕里,檀木轴装裱。

同时,将考功簿书抄写两份,一份保存在考功甲历库,一份呈予陛下批阅。”

“是!”

书令使们,连忙点头。

地方官员的考功簿书,会由朝集使带回,发给官员本人。

获得优秀等级的官员,还要出钱作为书写考状的纸笔杂用。

考课一等者,须自己出一千文钱。

当然,考课一等者,还会有“加禄一季”的物质奖励!

不仅如此。

考课一等者,至少会官升两阶。

……

12月中旬。

经皇帝批阅的蘇州官员考功簿书,被送回蘇州。

蘇州刺史李袭誉,将官员们的考功簿书,在州司门前公示三日,以示公开、公正。

与此同时。

朝廷也宣布提升考课一等者的官阶。

原吴县县丞赵长源,晋升为军器监主簿,官阶正八品上。

原华亭县丞赵长锡,晋升为武库署丞,官阶正八品上。

原吴县县尉赵长启,晋升为典客署掌客,官阶正九品上。

原华亭县尉赵长泽,晋升为武库署监事,官阶正九品上。

原蘇州统军府别将赵长和,晋升为湖州统军府果毅都尉,官阶从六品下。

原蘇州统军府别将赵长良,晋升为湖州统军府果毅都尉,官阶从六品下。

原蘇州统军府校尉赵长瑞,晋升为蘇州统军府别将,官阶正七品下。

原蘇州统军府校尉赵长世,晋升为蘇州统军府别将,官阶正七品下。

……

消息一出。

赵家一片沸腾。

八位赵家子弟,官职均提升两阶。

这对家族来说,无疑是件天大的喜事!

值得一提的是。

赵长和与赵长良,成为六品官员,位高权重。

另外,这些赵家子弟都非常年轻。

只要他们按部就班发展下去。

十年之后,他们绝对会在朝堂上拥有一席之地!

兴奋过后。

赵家的老族长赵凯全,宣布给即将外出赴任的赵家子弟,每人一百贯钱的路费补助。

先前赵长生上任时。

就立下一条规矩。

家族有人参加科举或者外出赴任,都会给予一定的路费补助。

随着家族子弟升迁。

赵长源、赵长锡、赵长启、赵长泽,都要前往京师长安赴任。

赵长和、赵长良,都要前往湖州统军府赴任。

当然,凡事有得必有失。

前往外地升迁的赵家子弟,妻儿是否陪同,成为摆在众人面前的难题。

最终权衡利弊后。

赵长源选择孤身一人赴任。

其妻赵柳氏,留在赵家,明年生完孩子后,再前往长安。

赵长锡、赵长启、赵长泽的妻子,随丈夫前往长安赴任,孩子则留在赵家学堂念书。

至于赵长和、赵长良的妻儿,则留在赵家。

毕竟湖州距离蘇州非常近。

双方时常能够见面。

……

离别的情绪面前。

赵家人都有些失落。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前途。

他们必须离开家族,前往更广阔的世界,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