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唐开始长生:我打造千年世家

第38章 论功行赏,赵家兄弟闻名天下!

加入书架
书名:
从大唐开始长生:我打造千年世家
作者:
风尘仙
本章字数:
4598
更新时间:
2024-09-11

四月下旬。

北征军灵州平叛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长安。

大同道行军总管李道宗,处理完所有事务后,率大军班师回朝。

军队出征时,是以急行军的速度。

但班师回朝,速度远没有那么快,显得非常悠闲。

当军队来到长安时。

时间已经来到了五月十四。

明德门之外,站着一排排长安百姓,迎接众将士。

将士们见到百姓如此热情,心里一暖。

他们前往灵州平叛。

一路急行军,舟车劳顿,疲惫不堪。

不过,百姓如此支持他们。

这一切都值了!

保家卫国、驰骋沙场,为的就是守护这些可爱的百姓!

此刻,红色的花瓣雨漫天飞舞,将明德门化作一片红色的海洋。

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声音响彻全城。

同时,百姓们高喊各种口号。

“大唐必胜!”

“唐军威武!”

“北征军必胜!”

“鲜衣怒马北征军,所向披靡万人敌!”

锣鼓喧天,金鼓齐鸣。

庆祝着大唐将士正式凯旋。

……

五月十五。

太极殿内。

朔望日大朝会。

李世民头戴通天冠,身穿冕服,端坐于御座之上。

文武百官在监察御史萧翼的代理下,按照品级于殿内就位。

群官在典仪唱赞下,行拜礼。

朝会伊始。

中书舍人岑文本,上前承旨,对凯旋将士论功行赏。

“敕曰:任城王李道宗,大破斛薛部,赐实封一千户、金缕玉腰带一块、千里炎龙宝马一匹。”

“敕曰:武安郡公薛万彻,大破斛薛部,赐实封六百户、十万金、良田五百亩、绢五百匹。”

“敕曰:江南道湖州统军府果毅都尉赵长和,大破斛薛部,杀敌数百,殊勋茂绩,授赵长和为蘇州统军府果毅都尉,官阶从五品下。”

“敕曰:江南道湖州统军府果毅都尉赵长良,大破斛薛部,杀敌数百,殊勋茂绩,授赵长良为蘇州统军府果毅都尉,官阶从五品下。”

“敕曰:江南道蘇州统军府别将赵长瑞,大破斛薛部,杀敌数百,殊勋茂绩,授赵长瑞为千牛备身,官阶正六品下。”

“敕曰:江南道蘇州统军府别将赵长世,大破斛薛部,杀敌数百,殊勋茂绩,授赵长世为千牛备身,官阶正六品下。”

“敕曰:少府监甲弩坊监丞赵长源,改良钢刀、钢枪、钢槊等武器,壮我军威,授赵长源为甲弩坊少监,官阶正六品上。”

“敕曰:武库署丞赵长锡,改良钢盔有功,赐万金,彩绸百匹,授赵长锡为卫尉寺丞,官阶从六品上。”

“敕曰:武库署监事赵长泽,改良钢盔有功,赐万金,彩绸百匹,授赵长泽为武库署丞,官阶正八品上。”

“……”

“臣等多谢陛下恩典!”

一系列任命下来。

凯旋而归的将士们,皆有封赏。

官阶、爵位、勋号、黄金、锦帛、良田、铜钱等奖励,像不要钱似的分发给诸位将士。

受到封赏的将士们,各个喜笑颜开。

先前请功,却未前往灵州的将领们,则一个个长嘘短叹。

若是陛下让他们前往灵州平叛。

说不定……

现在封赏的就是他们了!

太极殿内。

赵长和、赵长良,都兴奋无比。

原本,他们是湖州统军府果毅都尉。

大唐的统军府,分为上府、中府、下府。

上府,一千二百人的编制。

中府,一千人的编制。

下府,八百人的编制。

湖州统军府是下府,果毅都尉的官阶是从六品下。

而蘇州统军府是上府。

上府果毅都尉,官阶从五品下!

赵长瑞和赵长世,同样很高兴。

两人从蘇州统军府别将,晋升为千牛背身,官阶正六品下!

千牛背身的正式名称,叫“左右千牛卫”,掌执御刀宿卫侍从,是皇帝内围贴身卫兵,有十二人。

该职位,必须世家贵族子弟,才能担任。

前朝之时,太上皇李渊,曾经担任过隋炀帝的“千牛背身”。

相比普通将军。

千牛背身,可以佩御刀,深受皇帝信任。

另一边。

赵长源、赵长锡、赵长泽,都很高兴。

他们三人,分别得到堂哥赵长生赠书的《新式炼钢之法》、《新式甲胄》。

半年不到的时间。

他们都官升几级,仕途无比光明。

……

封赏的人群里。

武安郡公薛万彻,看着志得意满的赵家子弟,脸上不禁扬起一丝微笑。

先前,他带着五千骑兵来到战场时,发现赵长和等人,被将士们簇拥。

当时,他还有些疑惑。

区区府兵,为何如此受将士爱戴?

直到得知赵家兄弟四人,都在战场杀敌数百人时。

薛万彻才恍然大悟。

赵家兄弟,勇力过人,实属“万人敌”!

凯旋回朝的路上。

薛万彻私下里,还和赵长和切磋过,发现自己不是他的一合之敌。

他可以预料。

多年之后。

赵家兄弟,定能成为赫赫有名的一代名将!

……

太极殿内。

文武百官们,都感慨不已。

本次北征军前往灵州平叛。

获得封赏最多的,无疑是赵氏七兄弟。

赵长和、赵长良、赵长瑞、赵长世,个个都是绝世猛将。

赵长源、赵长锡、赵长泽,凭借改良钢刀、钢枪、钢槊、钢锏、钢盔等武器,迅速升官。

这让他们羡慕连连。

羡慕的同时。

文武百官,也非常佩服蘇州赵家培养人才的能力。

现在的赵家子弟。

有些在科举上,取得耀眼的成就。

有些在战场上,有万夫不当之勇。

有些在医术上,有着神医的称号。

有些在官场上,步步高升青云直上。

有些在生活中,发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物什。

这一点,着实令人钦佩。

对此,文武百官议论纷纷。

“赵家真是家学渊源啊!”

“一个新兴贵族,即将诞生!”

“江南吴郡赵家,堪称人才济济!”

“说起吴郡,老夫又想起去年已故的陆德明了……”

“可惜……没记错的话,今年进士科甲榜第三的陆玄之,就出自于吴郡陆氏!”

……

朝会结束后。

赵家兄弟齐受封赏的消息,传遍了长安城。

随着往来商贾的贸易。

一传十十传百之下。

消息又逐渐传遍至大唐各州。

一时间,全国百姓都得知,吴县赵家多俊杰!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