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是养蚕的月份。
蘇州太湖一代,家家植桑,户户养蚕。
蚕农们非常辛苦,忙个不停。
他们以蚕桑为务。
女未及笄,即学习育蚕。
他们栽桑、养蚕,将蚕视为珍宝。
蚕农们在蚕月,用红纸粘门,邻里不相往来,陌生人更是忌入蚕室,防止蚕病传染。
蚕妇更是衣不解带,寸步不离。
他们将红纸剪成的猫形纸花“蚕猫”,糊贴于蚕匾之中,意指猫能灭鼠除害,保护蚕作安全。
蚕农们升火孵蚕,日夜留神。
蚕儿生长迅速,昼夜不停地进食。
为此,蚕农们将细嫩新鲜的桑叶,喂给“蚕宝宝”。
蚕宝宝藏在桑叶下,不停地蠕动。
它们以灵巧的细齿,无声地游走,打通一个孔,然后将桑叶分解。
蚕儿细细咀嚼的声音,窸窸沙沙,似山泉溪水的潺潺流音。
它们吃了又睡,睡了又吃。
每休眠一次,就脱掉一层皮,越来越白,越来越胖。
休眠数次后。
蚕宝宝爬上秸秆,开始吐丝结茧。
……
同一时间。
吴县西水乡,有一处赵家养蚕基地。
该“基地”内,养殖着数以万计的蚕种。
赵家的家仆、聘请的蚕农、雇佣的流民等人,专门负责养蚕。
基地内,林林总总数千人。
赵家养蚕基地,内置海量的蚕室。
蚕室有诸多禁忌。
比如,蚕室禁止有刺激性气味,如麝香、檀香等。
比如,蚕室禁止敲击门窗等,禁止大声喧哗。
比如,蚕室内禁止忽冷忽热,要保温促使孵化。
比如,蚕室内张贴许多红色猫形剪纸,防止老鼠伤蚕。
养蚕首先要“护种”。
护种的主要目的是暖种,即将蚕卵保温,以促使孵化。
一开始用衣服包裹,放进熏笼烘上一宿后,再放进棉絮中焐。
要是天寒,还要靠人的体温孵化。
护种的过程非常辛苦,要不分日夜密切关注,直到蚕卵由褐色转成绿色,等待蚕蚁孵出。
孵化后,要进行“收蚁”。
蚕农烧火烘烤初生的蚕蚁,等待其蠕动后,再用鹅毛轻拂。
每过三天三夜,极为“一眠”。
从初眠至三眠、四眠后,将熟蚕上蔟,放置于养蚕的竹席上。
在这个过程里。
养蚕基地,需要昼夜不停的给蚕宝宝喂食新鲜的桑叶。
赵家雇佣的流民们,不断从2万亩桑树地,采摘桑叶,送进养蚕基地。
……
四月初。
赵长生和赵谏兴二人,前来视察养蚕基地。
此刻的养蚕基地内。
蚕宝宝已经在秸秆上结茧。
令人惊讶的是。
这些蚕茧,都有拳头大小,比普通蚕茧大十倍!
赵谏兴看到蚕茧后,惊叹连连。
他感慨道:“长生,今年真是怪哉。
赵家养蚕基地内的蚕宝宝,生长速度快的惊人。
它们吃桑叶的饭量,也高得惊人,蚕食鲸吞。
老夫算了算,每只蚕才到拳头大小,起码要吃半斤桑叶!”
听到这话。
赵长生微微一笑。
通常来说。
一条蚕,一生能吃25克桑叶。
每亩桑地,收桑叶3000斤,养3张蚕种。
一张蚕种平均2.5万-2.8万个蚕卵,可产60斤左右的蚕茧。
相比往年。
今年赵家有农业产量翻倍光环加持。
家族的2万亩桑树。
在光环加持下,桑叶的生产数量,是普通桑树的十倍。
蚕宝宝的生长速度,又极其惊人。
它们食量翻十倍,又有源源不断的桑叶供应。
正因如此。
赵家的每只蚕茧,大小都是普通蚕茧的十倍。
“让老夫来算一算!”
赵谏兴拿出算盘,边打边说:“今年我赵家有2万亩桑地,养蚕6万张种。
按照今年每张种600斤蚕茧来算。
赵家有3600万斤蚕茧,折合360万斤干蚕丝。
大唐的丝绸,一匹所用生丝十二两,即一斤。
换言之,赵家今年能织360万匹绢。
每匹绢售价300文。
故而,我赵家今年的春蚕,能盈利108万贯。
刨去请蚕农养蚕的费用,请织女织布费用,雇佣流民的费用,以及各项成本。
赵家应该也能净赚100万贯以上!”
话音落下。
赵长生满意的点点头。
光是春蚕。
赵家就能净赚100万贯。
等到秋天的秋蚕呢?
起码还能净赚100万贯!
每年仅仅养蚕,就能带来200万贯的收益。
不夸张的说。
系统奖励的家族农业产量翻倍光环,实在太逆天了!
哪怕从今往后。
赵氏商行的玻璃制品、玻璃镜、香水、香皂、白纸、曲辕犁、马蹄铁等商品,一文钱不赚。
光凭养蚕带来的收益。
赵家都能自给自足,过上无比优越的生活。
赵长生笑着道:“叔父,蚕茧运往赵家纺织工坊,煮茧抽丝,织成绢后。
这360万匹绢,就交于赵氏商行销售至大唐各州。
从而为我赵家,攫取源源不断的收益!”
闻言,赵谏兴抚须点头。
起初,他还有些不理解。
为何长生要花费300万贯,购买十万亩良田。
其中,更是有两万亩良田,用于种植桑树。
现在来看。
光是这两万亩桑田养殖春蚕,就能为赵家带来百万贯的收益。
而且……
赵家年年都可以养春蚕、养秋蚕。
赵长生继续说道:“叔父,侄儿听说在大唐西边两万里之外,有一个名为‘罗马’的国家。
罗马缺少丝绸,却不缺金银。
若是让赵氏商行,将海量的丝绸运往罗马售卖。
在大唐,一匹绢售价300文。
但是去罗马的话。
一来一回,少说也能有两百倍的收益!”
“嘶!”
听到这话。
赵谏兴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360万匹绢,在大唐都能赚个100万贯。
若是去罗马售卖。
岂不是能赚两万万贯?!
不过很快。
赵谏兴冷静下来。
罗马距离大唐两万里,路途坚辛遥远。
暂时没有去罗马的必要。
光是在大唐的收益,就能让赵家赚得盆满钵满。
毕竟……
无论王朝如何更迭。
无论江山之主如何更换。
只要赵家始终植桑养蚕,就将永远富可敌国。
赵谏兴抚须笑道:“老夫这让派人,在吴县建造豪华的蚕神庙,保佑我赵家,养蚕代代丰收!”